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北京晋商博物馆里体验山…
海外华裔青年“禅武文化…
端午节的痛苦事:粽子味…
研究称濒死体验或由脑电…
克林顿的濒死体验:希拉…
少林景区五一举办功夫擂…
陆天明体验重庆“最民间…
虎年春节梦回明清 中国…
中国首条动漫体验街开街…
“孩奴”:80后的枷锁与…
最新热门    
 
痛苦体验生成的忧患情结——李商隐悲剧心理透视之一

时间:2010-7-8 11:00:44  来源:不详
早归故里,表达了急切盼望返回长安的心情。在桂幕期间,虽然深得府主器重,对自己的未来也曾有过“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的价值期待,但诗人自认以“出众木”的“高松”之才而沦落荒僻的“天涯”,加之党局时变,自己又投身于失势的李党门下,前路难料,想要由此进身的希望日渐渺茫,于是忧时伤己之情便时时流露于笔端:“有客虚投笔,无惨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诗人觉得自己虽有文才武略,却才高见弃,如同“失侣”之“沙禽”,在终日繁杂的幕僚生活中虚度光阴。

  另外两次罢京职而远赴幕府也是诗人一种无奈的选择,虽然也都因为深得府主赏识而获得知遇之乐,但内心深处的忧郁隐痛依然投射在字里行间。这是因为忧患意识本是李商隐性格的底色,而当现实的苦难积累又将其凝成了“情结”的时候,无论作何样的人生选择,他都将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因此,对前路无休无止的忧患,成为李商隐无法摆脱的宿命。大中三年,李商隐罢京兆掾而应聘徐州幕,最直接的原因是生活的极度窘困:“无文通半倾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更重要的隐痛恐怕是身份的卑微和不被重视以及“出则卑趋”带给他的屈辱感:“归来寂寞灵台下,著破蓝衫出无马。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因此,当卢弘止辟他为幕时,他似乎有些兴奋,在给卢的书信中甚至表达了“未离紫陌之城,已梦秦淮之月”的急切心情。但应聘后诗人一再延宕赴任,后在府主催促之下“寒夜”与妻子“断肠”话别,清晨又与友人都门醉别,然后独自郁郁上路。一路之上,风尘弥漫,旅途劳顿,加剧了心中的隐忧:“天池辽阔谁相待,日El虚乘九万风”,到徐州与友人唱和时还时时流露“老大犹伤悲”的落拓不遇的情怀,以及才俊之士虽胸怀锦绣却无人赏识的隐痛。一直以来处境艰危的诗人,此时对自己的苦难人生以及悲剧命运似有所思、若有所悟:“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托物寓怀,以栖高饮露、悲呜欲绝的寒蝉自比,暗喻自己因为品行高洁而落得官卑人微、穷困潦倒的悲剧命运,虽然苦苦表达自己满腔的悲愤,周围却一片冷漠,无人同情。如今想要结束这漂泊不定的羁宦生涯,却已经是回头无路,有家难回。
  尽管如此,当大中五年一份新的聘书寄到商隐手上时,虽然他正经历着人生最痛苦的一次事件,即爱妻的亡故,但他毅然做出了远赴梓州的选择。虽然他此时在京城所任是正六品的国子监太学博士职位,品级不低,但在他看来这只是“主事讲经,申诵古道,教太学生为文章”的冷官,故极为不满。在他看来,自己一生专攻文章,不谙世事,如今落得形容枯槁,穷愁潦倒,虽则诗工艺精,声名传世,却官冷位虚,遇合无时。这是诗人对自己悲剧一生的沉痛哀悼,其中的悲哀与无奈不言而喻。于是,远赴梓州就成了他必然的选择。在梓州期间是诗人一生中最消沉的时期,尤其妻子的死对他不啻是个致命的打击,悼亡的悲痛严重地折磨了他的精神和体力,甚至使他有了皈依佛教的念头。这次选择,对太学博士一职颇为不满是原因之一;新近丧妻,心情十分悲抑,最怕睹物伤情是原因之二;最主要的恐怕还在于对幕僚角色的不断重复使他行为上早已形成模式化倾向,自觉不自觉地充任着被自我和他人固化了的社会角色。而这种模式化的选择在潜意识中无疑是契合了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是痛苦体验积淀而成的忧患情结使然。
  “没有痛苦的实体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实体。只有能感到痛苦的东西才值得存在。只有具有丰富的惨痛经验的实体才是神圣的实体。没有痛苦的实体不是别的,仅仅是一种无感觉、无物质的实体”。我们引费尔巴哈这句话,实在没有觉得痛苦有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