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的构…
低俗化节目突破大众道德…
世界绝版《道藏辑要》面…
“不道德”判断何来?大…
荧屏相亲节目冲撞道德底…
外国如何“扫黄”? 主流…
鲍鹏山:为什么抬高孔子…
专家论名人故里之争:一…
郑渊洁说史:《道德经》…
艺人缘何频陷“是非门”…
最新热门    
 
《道德经》思想的分类研究

时间:2010-7-8 11:00:44  来源:不详
摘要:本文将《道德经》分为“论道体、论道之理、论修道、论事理、论治国用兵、论处世及修养”六个范畴,并对每一个范畴进行总体的研究及把握。通过这样的研究,使得对《道德经》的理解与把握更加清晰透彻,从而也使得《道德经》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道德经;言论;分类研究
  
  一、引言
  
  《道德经》俗称《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的典籍,但其影响绝不仅仅限于道家,其对整个中华文化、人心人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广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诸多方面;其思想辩证深刻,是一种看破世事与历史后的回归。无怪乎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如此优秀的一部经典,我们现代人当然应该好好学习及继承,但由于《道德经》为“分章记言体”,且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甚明显,同一类内容零散的分布于各章,这对学习者欲快速整体把握其主要思想、理清其脉络结构,造成了很大困难。基于此,笔者将《道德经》分为“论道体、论道之理、论修道、论事理、论治国用兵、论处世及修养”六个范畴,并对每一个范畴进行总体的研究及把握。通过这样的研究,使得对《道德经》的理解与把握更加清晰透彻,从而也使得《道德经》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分类研究
  
  1、论道体
  《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了其基本哲学概念“道”,这个“道”有形而上的道即“道体”,也有形而下的道即“道理”。在“论道体”范畴中,对“道”的形而上“道体”进行了一些描述,总的来说是:“虚而不空,用而不穷,行而不殆,极而必反”。但“道可道,非常道”,真体如何只可相契,不可尽言。
  
  2、论道之理
  此范畴承袭“道体”对“道”所体现出来的理性层面进行描述。如:“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有以为利,无以为用”、“天道无亲”、“相反相成”等等,并告诉人们体道行道可以“免罪得求”。
  
  3、论修道
  此范畴承袭“道体”以“道之理”为指导,提出“道法自然,致虚守静”的修道原则及“抱一为式,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行事指导。此部分是修道者修持的形而上部分之具体指导。
  
  4、论事理
  此范畴承袭“道体”以“道之理”来认识事物,解释事理。其思想辩证深邃。如:“祸福相依”、“以柔克
  刚”、“为大于细,图难于易”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可为行事指导。
  
  5、论治国用兵
  此范畴承袭“道体”以“道之理”、“事理”为基础,效法天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清静无为”来指导治国用兵。提出“清静治国,淳淳治民,谨慎用兵”的总原则。其“恬静淳和”的治民理想及“胜而哀泣”的人道主义情怀充斥全篇。

  6、论处世及修养
  此范畴承袭“道体”以“道之理”、“事理”为基础,以圣人言行为楷模,教导人们“慎独自正,慈俭不先,不争为下,雌柔归朴”,共促社会和谐。
  
  三、总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其基本哲学概念“道”,通过“道”来认识事物,效法“道”来修身行事及治国用兵,可以说林林总总头头是“道”。但总括起来《道德经》主要有以下思想特征:
  1、自然
  老子体察天地人生,发现事物各自都有自身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只有顺应了这种本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