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宋夏战争对范仲淹文…
略论李绅诗歌艺术的特点
南京尧化门一带发现六朝…
河北邯郸宋代古墓因南水…
略论老挝《休沙瓦》中的…
四川宜宾宋代名家黄庭坚…
湖南古墓宋代兽面人身精…
宋代米芾书法作品分藏两…
浅析略论现代包装设计的…
重庆巴县地下藏宋代解放…
最新热门    
 
略论宋代“诗史”说的阐释学本质

时间:2010-7-17 11:42:03  来源:不详
中说得很明白:“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是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属性的深入认识及实践,意味着诗与史的结合,或者说诗、史的混同,意味着诗具有与史同样的借鉴作用。早在初唐,著名历史理论家刘知己提出了“则文之将史”的观点:

  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载于周诗,怀、襄不道,其恶存乎楚赋。读者不以吉甫、奚斯为谄,屈平、宋玉为谤者,何也?盖不虚美,不隐恶故也。是则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固可以方驾南、董,俱称良直者矣。
  这段论述有三点值得重视:一、诗歌与历史一样“不虚美,不隐恶”,能如实反映社会现实,以察兴亡;二、他赞扬吉甫、奚斯、屈平、宋玉等人及其作品“不虚美,不隐恶”,不谄、不谤;三、大力张扬中国古代诗、史混同论,认为文学与历史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具有同样“言成轨则,为世龟镜”的历史借鉴作用。宋人的“诗史”观与此何其相似!邵雍在《诗史吟》说:“史笔善记事,长于炫其文;文胜则实丧,徒憎口云云。诗史善记事,长于造其真;真胜则华去,非如目纷纷。”即“诗史善记事”,可以记录下真实而形象的历史画面,比历史书更能反映出历史的本真状态,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表明了宋人对于诗史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这是“诗史”概念进一步扩大的第一个原因。不仅如此,宋人还把其他人反映社会现实、爱国忧民,甚至具有讽喻意味的诗歌也称之为“诗史”。如自居易、聂夷中等人的诗因此被称为“诗史”:
  聂夷中,河南人,有诗日:“二月卖新丝,五月染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孙光宪谓有三百篇之旨,此亦谓“诗史” “三百篇之旨”指《毛诗序》所云“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强调其讽时谕世的政治教化作用。自居易更是变本加厉,批评杜甫具有“风雅比兴”之旨的诗歌“亦不过三四十”,倡导诗歌直接干预政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缺,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达到“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的目的。这种“言成轨则,为世龟镜”的历史借鉴作用,不仅在于直陈时事以诗记史,还要如白居易那样“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史一样明得失,“救济人病,裨补时缺”。这是“诗史”概念进一步扩大的第二个原因。
  但是,作为一种直接干预政治的工具,文学反映社会现实,必然受到政治的反拨。白居易的讽谕诗当时就被“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苏轼因为写诗讥讽王安石新政,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意味着以文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党争中碰了壁。韩评价云:“长公(苏轼)亲见庆历人才之盛,备知安石变法之弊,进身元{右更化,卒罗绍圣觉祸。凡所感激,尽吐于诗,其诗视少陵为多,其荣悴升沉亦与少陵仅以奔行在者异。少陵事状颇略,而长公政绩独详,唐之杂纂不载少陵,而两宋纪录非长公不道。”随着党争的日益激烈,新旧两党的争斗已从政见的不同扩展到文学领域,文字成了两党人内部倾轧的借口和重要工具。诗人经世致用的政治热情逐渐减退,对现实逐渐漠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也随之弱化。宋人又从杜甫的诗歌中体悟出了“忠君忧民之心”,这既与其忠君报国的理念相符,是政治属性在文学阐释上的具体体现,也标志着“诗史”概念的转型与内涵的缩小。苏轼认为杜甫“一饭未尝忘君”观点在北宋最具代表性,绵延数百年,影响深远。南宋黄彻《巩溪诗话》最具代表性:
  世人喜子关造次不忘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