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析一篇《锦瑟》解人难…
试析冲淡平和的诗意追求…
试谈费密诗歌风格论
试析蒋琦龄诗歌的“诗史…
诗史之风忠烈之情——张…
由野而俗诗歌风格的嬗变…
试析欧阳修论梅尧臣诗歌…
王勃诗歌风格刍议
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儒学…
试析遗民诗人吴嘉纪的送…
最新热门    
 
金和诗歌探骊

时间:2010-7-17 11:42:04  来源:不详
事”的新题乐府,再到陆游、文天祥的爱国诗和金和、黄遵宪的纪乱诗,历代相承,几乎绵延于整个古典诗歌的历程。
  金和生活在社会转型的战乱年代,经历了亘古未有的社会剧变,他的诗就是这一时代的写照,也是他所见所感的真实记录,艺术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劫难和不屈的反抗精神,用血与泪凝成一系列不朽的历史性诗章,写出民族危亡关头和亡国易代之际的慷慨之音和离黍之悲,一部《秋蟪吟馆诗钞》就是一部用诗描绘而成的晚清史画卷。金和的诗继承了乐府传统,“诞生于血与泪、剑与火相交织的广阔背景上……它具有诗与史的双重价值,是诗与史的谐和,具有诗的特质和强烈的史感。有叙事诗的结构和抒情诗的精神.它具有古朴凝重、悲壮激越的艺术风格,体现出悲壮、崇高的美学特征。它是峥嵘岁月中的血泪之作,而不是寻常年代的浅吟低唱。”所以,人谓其诗“诚诗史也”。Ⅲ他的诗以形形色色的人物为点,再以历史事件为线把这些人物串起来,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微观到宏观,真实地记录了近代历史的演变轨迹。既有线形的过程叙写,又有立体的事件描述,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夷对神州大地的蚕食,可以看到满清铁蹄的践踏,可以看到起义军的硝烟,也可以听到被压迫人民的呻吟和反抗的怒吼。

  首先,诗人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写了一些反映鸦片战争的作品。鸦片战争爆发,年轻的诗人用义愤之笔写下了《围城记事六咏》,这是其“感事纪事诸作之先河”,]夷军尚未攻克镇江,南京的守将不去增援,反而“九城之门一时闭”(《守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慌乱中庸人自扰。将领们不率领人民去抗战,反而关起城门起内讧,国人的可悲和诗人的无奈自然流露。
  其次,批判清军的腐朽和罪恶,揭露了封建阶级一向极力讳饰、一般文人也不敢触及的那部分社会真实。如《十六El至秣陵遇赴东坝兵有感》写东坝告急,蜀军前去增援,然而,走了九天还不到五十里,救兵如救火,这种增援速度简直如同儿戏。最有趣的的是《双拜岗激战》,这支军队如此窝囊,可闹起内讧来却异常激烈,“大刀狂有风,长毛疾于雨……从来攻城时,未见今武;虽各数十人,半里暗尘土。”时值列强凭凌,祖国山河面临着沦陷的危机,这些“勇敢”的军士不去报效国家,反而同室操戈。更令人发笑的是如此激烈的战役竟是为争夺一民妇,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上出现如此丑剧,令人哭笑不得。然而如此腐朽的军队,对待起同胞来又是如何呢?《接难民》写清军以接难民为幌子,实则“束缚难民横索财”稍有不从,便“杀之冤骨无人埋”。这哪是保家卫国的军队?他们不救民于水火,反而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黄金贵》写:“大帅积钱塞破屋,老兵积钱压折轴。”《感事》贝U揭露了他们发家的秘诀在于“杀民当杀贼’’,他们用人血染红了顶戴,用民膏筑起了黄金台;诗人笔下这样的怪事很多,在当时都具有普遍性,揭示了整个清朝的支柱——一军队的腐朽,揭示了在中西较量中清军溃败的真正原因。
  第三、描写民生疾苦。长期的流浪生活,使诗层人民的艰辛有了切身的体验,他的部分诗歌可以看作黑暗社会之面面观。《印子钱》写出高利贷对人民盘剥的严酷,“今日与汝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复三百……”,这种滚雪球式的借贷方式,使许多人倾家荡产。《苜蓿头》则写出了卖儿鬻女的普遍现象,写得披肝沥胆,字字血泪。在重重盘剥之下,百姓举步维艰,而统治者即使在荒年也不体恤民情,《蝗至》:“千里夏无雨,江田未迟迟。人尤期稻熟,天又遣蝗至。难缓神仓漕,方增列灶师。”旱灾、蝗灾已让百姓叫苦,而漕粮军费却有增无减,于是自然出现“饿死只合从空山,冻死都教在行路”(《破屋行》)的惨状。天灾人祸使百姓接近生存的底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