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从忧患意识到哲理意蕴—…
浅谈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
浅谈从受众逆反心理看新…
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
浅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与庄共舞其乐何如——…
浅谈水族酒文化
善本掌故:经世致用之《…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
最新热门    
 
浅谈《西游记》中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

时间:2010-10-26 12:19:21  来源:不详
所产生的禅宗的呵佛骂祖的行为是一致的。在一些笃信宗教的国家是不允许公然嘲弄所信任的神的,而在明朝中叶的中国,这样的嘲讽却可以写进小说,广泛流传,并且为群众喜闻乐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宗教信仰观念的淡漠,人们更注重的是对个人心境的调适。小说中调侃佛祖的地方不止一处,孙悟空就曾讥笑佛祖如来是“妖精的外甥”说观音大士“该她一世无夫”等等。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作者顺手拈来,把宗教内容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增加小说的戏剧性效果,一同时也反映了宗教淡漠化思想。
  三、《西游记》宗教思想的形成根源
  《西游记》宗教思想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根源,笔者试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根源。明中叶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集中表现为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的兴起。陆王心学源于程朱理学,又与程朱理学“即物穷理”的主张不同,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求放心”、“致良知”。“心学”主张融儒教的“存心养性”、道教的“修心炼性”和佛教的“明心见性”于一体。明代“心学”的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极大,:深入人心。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8年,在世时,心学就己取得极大影响。《西游记》最后定型时期正是陆王心学影响巨大的时期。所以,《西游记》受陆王心学影响产生宗教合流化思想是很自然的事。
    2.政治根源。宗教历来是统治者控制人民群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因而只要有这一功能的宗教都是统治者乐于提倡和利用的。汉唐以来,统治者不仅尊崇儒教,他们中有不少还信奉佛教,更有一些人追求道教所谓的长生不老术。诸多朝代对儒、道、释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吴承恩生活的年代里,明朝皇帝如明世宗朱厚穗又是热衷于方士之术、沉迷于道教玄修的昏君。统治者对三种宗教的提倡为宗教多元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历史根源。自古以来,宗教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就比较低,“天、地、君、亲、师”中并没有宗教主神的位置。在这个等级序列中,皇帝的位置仅次于天地,而这个天地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神的含义,而是自然法则的意思。所以,当统治者与宗教起冲突时,人们就会背弃宗教,比如历史上的几次毁佛事件都是以统治者的胜利告终的。佛教和道教历史七的几次往复兴衰也是与皇帝的宗教取向有直接的关系。而如果一个统治者“不问苍生问鬼神”,则必为世人所耻笑。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般持两种态度,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鬼神是“二气之能也”,持较彻底的无神论观,而大多数人一般是敬鬼神而远之,对其采取漠视的态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教其实宗教意味一直很淡,在传统上也对宗教持一定的反对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宗教持淡漠态度,《西游记》中宗教淡漠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根源于此。
    4.传统文化根源。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包融性,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就会被同化融合。而中国人既需要积极入世的儒教,也需要讲究出世的道教和佛教加以补充。儒教专注于现实世界的属性,也给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安慰和平静人心。故而,三教共容有其文化深层的必然性。而明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传统文化发展到了项峰,拥有相当强的包容性。除儒教被官方认可外,道教和佛教也受到了相当理性的尊重。儒教、道教和本土化了的佛教已经高度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游记》中宗教多元化和宗教合流化的思想有其传统文化的根源。
  5.社会经济根源。明中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