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家谱所见底层文人对…
试论杜甫在夔州时期的诗…
试论《世说新语》中的文…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
试论我国信息化指标测算…
罗孝建:试论传播中国烹…
试论中美文化差异
试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莫把“东风”译“春风”…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
最新热门    
 
试论韩国古典小说批评与金圣叹文学评点

时间:2011-02-24 11:02:27  来源:不详
金圣叹尤为重视作品的首尾照应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留下了很多关于结构的论述。他说:“篇各成文,文各有意,有起有结,有开有阖,有呼有应,有顿有跌。”(金圣叹b,卷10:52)在具体的评点中,金圣叹也常用“照应”“呼应”“伏线”“起伏”等评语。这一观点也突出表现在韩国古典小说的评点中。如《汉唐遗事》评点中多次高度评价作品起伏剧烈、变化多端的结构,“今此书虽多有段落而忽起忽伏,正如兵家八阵,皆逐天文气候山川向背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多次用“遥遥相应”“下文伏线”等加以评论。(朴泰锡,1915)在《广寒楼记》中,水山也曾评价说“今见广寒楼记第二回,则行文曲折”。(1997:43)表现了作者对结构的关注,关于金汉去汉阳寻找李桃邻求救的内容,评点者以“伏线”二字做评,点明了这为后来金汉与微服私访的李桃邻中途相遇埋下了伏笔。

  金圣叹还对作品的结构进行了精密的分析,如在《西厢记》的评点中,金圣叹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多种结构方式总结为“生”与“扫”、“此来”与“彼来”、“三渐”与“三得”、“二近”与“三从”、“实写”与“空写”等,把性质相近的事件总结归纳在一起,并以数字表示其反复的次数,还通过“生”与“扫”、“此”与“彼”、“近”与“从(纵)”等反义词把多个情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揭示出作品各部分之间有机的联系。(金圣叹a,卷6:80—85)金圣叹极为欣赏这种变化多端的构成方式,认为“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与其问,斯真天下之至乐也”。(金圣叹a,卷6:49)这种对结构的细致分析在《折花奇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作品中,两位主人公互相试探、数次相约都未能如愿,后来又是在灰心绝望之际得偿夙愿,可谓一波三折,其情节之曲折跌宕为韩国古典小说中所罕见。因此,作者也感叹:“一期二期三呼四唤,竞莫能遂其意。则今之直走魏都,是果真耶,梦耶?”(石泉主人,1994:56—57)《折花奇谈》评点中对作品整体结构的分析也与金圣叹的评点极其相似:南华子日,上下六篇三题,见面者为九,有约不偕者为六。假梦者为一,真梦者为一。真心相思,假梦相接;假心自绝,真梦忽圆。先有意而自媒于妪,后有意而自绝于妪,以一李生而有自媒自绝之文。先有心而纳媒于生,后无情而峻斥于生。以一老妪而有纳媒峻斥之文。……梅之一见以生自媒,梅之再见,又以生自媒。自媒两遭,遥遥相对。妪之一期为真期,生之一失为真失。一梦而似真非真,真见而似梦非梦。……前后中终,问间相对,遥遥相连。
  (石泉主人,1994:56—57)
  文中把整个作品中分布于各处的相似或相反的情节分别总结为“真梦”与“假梦”、李生向老太婆“自媒”与“自绝”、老太婆向李生“纳媒”与“峻斥”、李生向舜梅“自媒两遭”,指出了各处内容的相互照应、相互关联以及不断出现的转折。评点者不仅仅指出了结构的起伏变化,并认为这种起伏多变的结构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性。(南华散人,1994:24)
  3.人物论
  在金圣叹的文学评点中,对作品人物形象化的论述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他对核心人物表示了关注,认为作品的核心人物只有一个,其他人物都为核心人物服务。如在《西厢记》的评点中,金圣叹指出:
  《西厢记》止写得三个人,一个是双文,一个是张生,一个是红娘。其余如夫人,如法本,如白马将军,如欢郎,如法聪,如孙飞虎,如琴童,如店小二,他俱不曾着一笔半笔写,俱是写三个人时,所忽然应用之家伙耳。……双文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的起承转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