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感受批评:论王蒙的文学…
关于王士祯“神韵说中文…
试论王维心态对其诗歌风…
兴会神到 天人圆融——…
试论王维山水诗的三重境…
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禎在…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
论王船山对杜甫诗歌的批…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
论王珪的“至宝丹”体诗
最新热门    
 
论王士禛的悼亡文

时间:2011-10-10 10:41:37  来源:不详
摘要:本文以渔洋山人王士禛的悼亡文为研究对象,从一个侧面反映王士禛古文创作的面貌与特色。王士禛的悼亡文突破了其古文一贯颂扬节妇烈女,忠臣孝子的传统,在对亲人故旧的追念之中,显示出其文深沉委婉,饱含感情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悼亡文;感情深沉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济南新城人。王士禛一生居官四十多年,康熙朝以刑部尚书致仕,位列台阁,但他生前身后均以诗显。《四库全书[注: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总目》曰:“当康熙中,其声望奔走天下,凡刻诗集者无不称渔洋山人评点,无不冠以渔洋山人序者。”赵翼《瓯北诗话》论康熙朝诗人,称:“其名位声望为一时山斗者,莫如阮亭。”所以在清诗研究上,王士禛是不能略过的“一代正宗”。但正是由于王氏以诗而特显,对于王士禛的论述和评价往往也就停留在诗论和诗作上。他的门人程哲在《渔洋文集序》中就曾言:“新城先生以渔洋著称海内者,凡五十余年,盖皆称其诗也。”“或疑先生之文,殆为诗掩”。[1]王士禛的散文创作直到现在还处在存而不论的状态,甚少有人加以研究。本文以渔洋山人王士禛的悼亡文为研究对象,从一个侧面反映王士禛古文创作的面貌与特色。
        张宜人是作者的第一位“糟糠之妇”,是她陪伴着自己从家乡一步步走向京城,从布衣一步步仕至郎中任上。王士禛在《诰封宜人先室张氏行述》怀念妻子张氏“宜人十四归予,二十年甘苦两人相与共之。数载以来,牛衣对泣,忧患惟两人共之。”“抑人情最不能忘者,所与共忧患之人也。”因而先生对她的感情相当深厚与真挚。王家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宜人初归“典尽恩礼”。在先生最初的印象之中“时予方为诸生,与诸兄读书家塾,每至丙夜不归,宜人一灯荧荧,缝纫以待无倦容。”张宜人勤俭持家的状貌与侯夫归家的缱绻深情如在目前。随着作者登第入仕,张宜人随之扬州任上。当时王士禛的扬州之任是颇不得意的,难能可贵的是张宜人“了无事俗交谪意”。在扬州“与予同志相助”,“忆辛丑在广陵,闽中友人许天玉公车北上,以缺资斧来告。会囊无一钱,宜人笑曰:‘君勿忧,我为君筹之。’除腕上跳脱付予曰:‘此不足为许君行李费耶?’予一笑,持遗天玉。”“同里徐东痴隐君贫且老,虽冻饿不干人。每严冬风雪无御寒之计,宜人辄出絮帛属予曰:‘君得勿念徐先生乎?曷以遗之?’”张宜人的音容笑貌清晰可见,使读者强烈感受到作者对死者鲜活形象的留恋与怀念。作者选择这两件小事,使张宜人的形象超越了普通妇女宥于家庭生活的传统,而在更这宽广的意义上表现了张宜人的善良品性。随着先生谒选京师,应该说生活该出现改观了。但不幸连接降临。先是子启涑新妇“以产殁”,再是子沂病死,然后子浑又死矣。中年丧子,可谓人生之大不幸,“宜人益悲不自胜,自是病日增。形神悴矣。”死别甫过,生离又至,张宜人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予奉使入蜀”。“时两丧爱子,宜人病骨支床,而予有万里之行,宜人虑伤予心,破涕为笑,反覆慰譬,扶病治装,刀尺之声与呜咽相间,惟恐予闻之也。”以形象的画面“破涕为笑”“扶病治装,刀尺之声与呜咽相间”直面读者,宜人心中的大悲大痛不写而写,浓浓的悲伤充溢其中。先生未归而母孙太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