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浅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应…
把握文言实词是高中文言…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五大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席…
吕传彬:在德国借中文书
中文学科如何走出困境?…
中文学科要在突破中复兴
我心中的浙大中文系——…
中文学科如何突围 国内…
著名学者、南开大学中文…
最新热门    
 
让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多些“文言味”

时间:2012-1-10 10:24:14  来源:不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渗透到了文言文的教学领域,正指导着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但不少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却矫枉过正,使文言文教学缺少“文言”味。本文重在论述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味;初中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由于现代[注: 时间名词欧美所指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后1936年(1936 AD) - 公元后1968年(1968 AD)[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今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特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今这个时期;有时也指]学生在生活经验、文化积累甚至语言感悟能力方面与古作者所在的时代有一定的差异,没有“文言味”的教学就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真正地实现在抽象中对文言文有生动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那么何为“文言味”?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都经过历史的洗涤,都是珠圆玉润玲珑剔透的典范之作。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就能赋予每一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带着感性的认识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就有“文言味”,必然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文言味”的缺失
  近年来,伴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弘扬,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文言文教学也呈现出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但在这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的曲解和误读,文言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一)忽视讲和练,过分运用说和演。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 训练 training 为了胜任指定的工作和完成分配给系统的任务所要求学习的程度。(防务采办术语-98)-xunlian]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于是,很多教师开始视“讲授”为“满堂灌输”,视“练习”为“死记硬背”,把“少讲”“少练”,甚至“不讲”“不练”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教师“讲”“练”多少成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以致不少教师开始在课堂上追求教学的浅层面上的热闹:不切实际的“戏说”,花拳绣腿的“表演”,特别是遇到公开课,那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是艺术课,学生或滔滔不绝,或引吭高歌,但透过这些,语文味寡淡,文言味尽失。
  (二)忽视工具性,过分注重人文性。《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于是,一部分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从摒弃人文性,只讲工具性,走向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教师大讲爱国主义[注: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精神,把文言文教学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言文毕竟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章,要解读、体悟文章必须突破古汉语语言本身的隔膜。如果忽视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那文章的解读只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