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受辱女服务员刺死官员是…
网络时代的操盘手和弄潮…
古代的“正月”指的是什…
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节日
唐代的冠服制度
历经元明清代 祭祀成吉…
安徽清代徽州古建筑艺术…
论唐代的水神崇拜
楚歌、横吹鼓吹与相和歌…
失落的光荣:后三套集成…
最新热门    
 
从清代的祀典看炎帝文化的传播

时间:2009-9-8 17:39:29  来源:不详
。又《左传》:鲁有大庭氏之库是也。今山东兖州府曲阜县。《水经注》曰:陈城,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③] 还有,雍乾时期官居大学士的张廷玉则阐述了炎帝的“火德”,“所谓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如伏羲以木德王,故风姓。代之者火也。炎帝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紀官。代之者土也。黃帝以土德王,故曰黃帝之类。此非洞达天人之际,孰能知其所以然者?惟其有如是之德,是以天子隆以宾師之礼。”[④] 这是用阴阳五行学说对五帝的诠释。而雷学淇在《竹书纪年义证》中则对炎帝的世系进行了考订。他说:“耆,姜姓国名,炎帝之先伊涉者,故曰伊耆氏。伊,即帝尧母家;耆,即文王所伐,皆炎帝支庶之封,使守祧宗邑者也。国之所在,未详。”[⑤] 而且,许多文人士子的游记或题记也成为了记忆的符号。如清顺治年间的知县于公允曾游历百谷泉和神农庙,留有《百谷寒泉》和《佚题》的题记。又如清康熙年间的长治知县姜愃游百谷山后,也感慨作《佚题》以悼之。

尽管这些记述都是传说的复述,不能称之为信史,但正是这些复述使得炎黄文化得以广泛的流传。这些由文人墨客记述下来的感怀之情,在表达时人对先人的爱戴与敬意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方式与历程,还有炎帝的历史地位。而清代的祀典,尤其可以对炎帝在清代的影响与地位作出说明。

《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就是说,古人制定祭礼的原则为,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或许正因如此,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多元信仰的国家,其表现之一是祠庙神祗的众多,而炎帝则为其一。

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记载看,有关炎帝文化的传播,传说中不乏祭祀的形式。例如,传说对炎帝的祭祀,始于黄帝。故《路史·后记》有云:黄帝“崇炎帝之祀于陈”。《轩辕黄帝传》亦云:黄帝“作下畤,以祭炎帝。” 而黄帝以降,历代崇祀有加。杜佑《通典》载:虞舜祀五帝于五府。周代凡行郊祀、享明堂、大雩、耕耤等礼,皆配祀五帝,而五帝中,炎帝配赤帝。除了传说之外,《史记·封禅书》曰: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3年),在吴阳“作下畤,祭炎帝”。这应该是古人祭祀炎帝最早的记载,似可作为信史。而后,人们对炎帝的祭祀可谓绵延不绝,几乎历朝历代都要立坛、立庙、立祠予以祭祀。如汉代,祠“五畤”,“南方帝炎帝”;“祀九天”,炎帝代表“南方炎天”。晋袭旧制,郊祀五帝,炎帝其一。唐宋以后,炎帝之祀范围更广、影响更大。这些祭祀,大都以帝王官僚主祭,直至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祀典。

习惯上,人们常说“清承明制”,但在对炎帝的祀典上,清人在继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清代对炎帝的祭祀大体为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炎帝为先农坛祀神。经过了神话定型的炎帝,其神农的形象大为丰富,农业神的地位在汉及汉以后为历代统治者予以肯定。加之,司马迁的《史记》正式将炎帝神农氏的神话搬入了史书,西汉中前期又正逢黄老无为思想盛行,于是,休养生息发展农业成为立国之策,对炎帝神农氏这一农业神的崇拜便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皇帝不仅举行亲耕典礼,还设立祭祀神农的坛庙,委任官员加以管理,炎帝神农氏的祭祀从而成为定制。而且,炎帝不仅就是神农氏,还被赋予了“先农”的尊号。

据称,远古时,人们称神农为田祖、先啬。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最新发现称,他们从龙山里耶二十余枚秦简中,释读出秦人祭祀“先农”的史实。而文字记载称:自汉代始,人们称神农为“先农”。例如,《旧汉仪》云:“春始东耕于藉田,官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通典》亦云:“北齐藉于帝城东南千亩,”“作祠坛于陌南阡西……每岁正月上辛后吉亥,祠先农神农氏于坛上,无配飨,祭讫亲耕”。而后,历朝皆在京城设坛祭祀先农,形成了规制。唐宋时将祭祀及设施规模予以扩大,元统一中国后,在大都城东耤田建先农、先蚕二坛,隆重祭祀。直到明清,先农一直成为国家的祭祀之神,被列入国家祀典的中祀。而清代在认定“炎帝神农氏”为一体的同时,也将象征人类农业鼻祖的“先农”尊号给予了炎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东总督王士俊在奏请奉祠先蚕的折子中明确提到:“前明厘正祀典,山川百神,各依本号。如农始炎帝,止称先农之神。则蚕始黃帝,亦应止称先蚕之神。” [⑥]  

可见,先农之祀虽源于古制,清代的祀典却是承袭了明制。位于北京外城南端中轴线西侧(北京永定门内)的先农坛建于明永乐十八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