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古代男色成罪过
十大古代官府雷人的幽默…
古代风水术“镇法”和“…
我国古代星象五行划分法
古代天文历法名词五行解…
古代治历的方法
中国古代皇帝取名中的五…
古代的“正月”指的是什…
古典家具的档次普遍要高…
关于古代看风水的九种概…
最新热门    
 
古代家祭偶像杂谈

时间:2009-9-8 17:39:52  来源:不详
是尊贵的社会地位的符号。中亚的滑国(即嚈哒)还曾向中原进贡所谓“白貂裘”,因此该画像既显示了墓主身分的特殊,又可能包含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

    从总体上看,每个时代的墓主画像大多具有统一的标准。画中人物方面大耳、满脸福相,一律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帷帐、屏风、麈尾、凭几等物,成为描写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显示死者地位与精神取向的符号,画家在这些“道具”上所下的工夫丝毫不亚于人物的五官。可以说,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实际上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时代的人”,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像。我们无法用欣赏《蒙娜丽莎》的目光来审视这些画作,无法根据这些资料准确地复原墓主生前真实的容貌,但是从这种“公共风格”中,却可以触摸到一个时代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

    从六朝开始,有较多的画家注重人物容貌的描写,还出现了为活人画肖像的事例。到了唐代,表现生者形象的作品越来越多。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一诗写唐玄宗时魏武帝之孙曹霸画像之事:“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写真”又称为“传写”、“写照”、“传神”等,接近于西方美术中“肖像画”(portrait, portraiture)的概念。“写真”一词在唐代有了写真人真容的特定意义。唐代流行在寺院净室中为高僧或世俗显贵写真的习俗,这种画像往往于生前请画师预先画好,不仅用于人死后的丧仪,而且也在人生前悬挂,以显示一种威仪。陈列这种肖像的房间称为“真堂”或“影堂”。这些概念和风俗,对于唐代以后中国传统的祖先祭祀、帝王崇拜都有重要的影响。

    唐代许多寺院供奉有帝后的肖像,这些画像称为“御容”。宋时各地有专门的建筑供奉先朝御容,称为“神御殿”。皇后御容也有专门的供奉场所。在位的皇帝经常亲自或派臣属礼拜先朝御容。北宋宫廷中有专门为皇帝画像的肖像画家,如牟谷、僧元霭、僧维真、朱渐等都曾画过皇帝肖像。皇帝皇后的御容多是死后所画,但也有为皇帝生前画像的事例。

    写真的风气还存在于社会其他层面。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有言:“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可见这些画作没有御容那样肃穆端庄,形式应较为活泼。又清嘉庆《杭州府志》续记,南宋赵君寿在临安水埠边为人写像,“争求写真者”“无日间断”。

    为生者画像的风俗与生者不画像的禁忌并行不悖,直到宋代,民间仍有很多人认为不到30岁,不可请画家写真,“恐其夺尽精神也。”(《画继》卷六)近代摄影术初传中国时,民间有人认为摄影“非目睛之水,即人心之血”,因而不敢照相,这种观念在今天比较封闭的山区农村仍有遗留。

    与西方肖像画当面写生的做法不同,传统的写真大多凭记忆作画,即通过对人物的观察,达到成竹在胸的境界,然后才可动笔。苏轼著有《传神记》,认为“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所谓“传神与相一道”,道破了“阴察”的奥秘。《图画见闻志》卷三记牟谷“工相术,善传写”。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也说:“通古人相法,遂能写真。”

    相人术通过观察分析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分类,并附会、推演出许多“意思”。如果删除其中推演出的结论,这种对视觉感受的归纳,就完全可以用作绘画时观察对象的方法。在不能面对面写生的情况下,通过细致的归纳与分类,就能获得对所绘人物面部特征的具体印象,易于记忆。写真与相术混杂在一起,势必将许多神秘因素掺杂在绘画的技术中,但另一方面,这种结合也与中国绘画强调形神兼备的原则有所关联。相术与写真的结合点不仅在于观察的方法,更在于二者都可以通过对外貌的观察获得一个“形而上”的结论,这个结论于相术为智愚贤恶或吉凶祸福,于绘画即是“神”或“气”。

    明清时期民间人像的种类很多,人物头像称作“大首”,半身像称作“云身”,全身像称作“整身”或“冠靴像”;老人像称作“寿像”,妇女像称作“福样”,全家像称作“合家欢”、“家庆图”,此外还有描写人物读书会客饮酒或老人子孙绕膝的“行乐图”。近代民间评写真作品第一等为“对面相公”,次等为“帘外美人”,三等为“过路客人”,均以是否肖似为标准。为了写实,偶尔也会出现面对面的写生,即所谓“实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