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车向山东 看齐鲁古韵风…
老舍缘何执教山东齐鲁大…
最新热门    
 
从齐鲁文化看汉族地域文化结构——再议汉民族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09-9-8 17:40:33  来源:不详
实行的礼制与“礼学”,都是在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充分体现了儒学仁治及大一统思想;齐鲁地域的多民族文化融合,是从大分化走向融合统一的,也是“大一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齐鲁文化是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思想的源头。
以上略述了齐鲁文化的若干特点,已可见其对汉族的形成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重大贡献。三、从齐鲁文化所反映的汉族民族过程特点1.剖析雪球滚动图象
汉民族若从出现汉族族称的汉代算起历二千年,若是加上汉族的前身华夏人则须至春秋战国,若再上溯至构成华夏人的夏、商、周三族及其先人,以及“蛮、夷、戒、狄”等少数民族族群,则至少经历五千年。汉族从远古走来,如何能成就为一个如此庞大之世界第一大族,一幅雪球滚动的图象或可解其中之谜。齐鲁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根据已有的历史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大致设想出汉族族体结构中的齐鲁地域文化形成的进程。山东地区大量史前考古文物和遗址证明,存在着从距今8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一个一脉相承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起码在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这一地区的东夷族是个文化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民族。之后,发源于黄土高原南端渭水流域的炎、黄等族人及其后裔陆续不断东迁,至公元前11世纪,随着周武王分封的齐鲁国在今山东地区建立,作为炎、黄族后裔的齐鲁人,更是大量进入东夷文化地区,各族群经过数百年至近千年的交流,形成了夏夷多族群融合特色的齐鲁地域文化参考王志民:《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国发展》2002年第2期。。春秋战国发祥于齐鲁之地的儒学及大一统思想又为齐鲁文化增添了恒久的内聚力,使齐鲁之地形成汉族地域性的“雪球”。由于大致相同的原因,汉族形成了10多片地域性文化“雪球”,这些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引发的交流,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雪球滚动,并加大加快了汉族的“一统化”,这便是汉族族体形成的过程。
有学者对汉族形成过程描绘了这样一幅精致的图象: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夏、商、周、楚、越等古代民族就象是茫茫的一片白雪。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把这些雪片往一起团弄着,到秦汉时已团成了一个结结实实的雪球——汉民族。从此, 这个雪球就带着自己特有的内聚力和吸附力在神州大地的雪原上翻滚着,越滚越大。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匈奴、乌桓、鲜卑、氐、羌、突厥、契丹, 还有其它许多民族的雪层、雪片都被这个雪球卷进去了。只有在它滚不到的沟壑之中留有着散在的积雪。大雪球是那样的坚实,只是偶尔有少量雪花从它的边沿散落下来,或与那些散在的积雪结合或被刮往邻近的海岛穆立立:《汉民族过程与欧洲民族过程的比较研究》,见拙编《汉民族研究》,1989年2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84页。。
齐鲁文化正是这个雪球滚动的核心典型。而雪球滚动的主要动力,就是由地域、族群长久融合所形成的文化特质及其产生的内聚力、吸引力。当然,雪球的滚动还有其他推动力,如移民;如统治阶级上层的政治控制与导向力,不同时期所表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张力,如汉、唐盛世吸引各国各族来朝;元代蒙古军力的扩张,等等,就象刮起的阵阵旋风,会加速雪球的滚动。但经久形成的民族文化融合与共同文化特质,应是恒久的内动力。比如其中,儒学及大一统思想对于汉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影响尤大,仅此也可见齐鲁地域文化对汉民族族体形成的贡献。2.移民与民族融合是汉族族体发展形成的主要方式
历史上,各国、各民族、各地域都会因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等因素不断产生着大量移民,于是产生着不同族群人们之间的自然同化或强迫同化。移民,就是汉族雪球滚动的外动力,而由不同地区移民的长久交流而形成的文化融合,则是雪球滚动的内聚力,这已证明是汉族族体发展形成的主要方式。综观齐鲁地域文化的形成,也无不说明这一规律。
在齐国、鲁国建国之前的齐鲁地,尽管也一直存在着东夷诸族群的内动和炎黄等诸族裔人的自由向东迁徙而产生的交流,但在周武王分封建立齐国鲁国之后,以齐人和鲁人为首的由西部东迁而来的却是大量的农耕者,产生了大量移民,这些大量西迁的农耕者移民,与当地从事渔猎的东夷人及其他族群共同开发了齐鲁地,并促进了夏、夷诸族群的融合。移民与民族融合密切相关,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优化过程。正是这个进程,使齐鲁之地获得了农耕经济加渔盐之利:拓展了齐人霸业与鲁人王道相结合的礼仪传统;成为古代诸子百家争鸣之地和产生了对汉族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