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车向山东 看齐鲁古韵风…
老舍缘何执教山东齐鲁大…
最新热门    
 
从齐鲁文化看汉族地域文化结构——再议汉民族地域文化研究

时间:2009-9-8 17:40:33  来源:不详
深刻影响的儒学等学术思想。3.汉族源头的多元性
汉民族形成的源头,起码可以上溯至数千年前之古代,由林林总总、数不清的诸多族群的生息互动为起步,演绎着多姿多彩的群龙共舞、群龙竞争的图象。汉民族的民族进程,自远古一路走来,是多地域、多民族(族群)卷入的雪球滚动,而并不只是从中原扩散向四方,也不是只有一个炎黄族中心和一个源头发展。迄今许多地域上的考古成果证明了这点,分析汉族各片地域文化的结构特点也说明了这一点。
考古说明,在中国东、南、西、北、中各地域,都有古文明的源头,通过地域文化的交流链接而逐渐形成一个共有的民族认同意识。而且这种多源头的汇聚融合进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同化、分化、互化、融合种种形式,也并不只是以炎黄族为中心,向四周“化”掉许多的小国、族群。比如炎黄族与东夷族会合,炎黄族就曾被东夷古文明所同化, 以后又经历许多互化进程的演变,而后归于融合。这种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汉民族形成后,这种互化、融合发展的例子就更多了。
齐鲁地域文化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已如前述,齐鲁地域民族文化的源头,是距今5000年以前就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创造了高度古文明的古东夷族。齐鲁人虽是炎、黄族后裔,却是东夷人的后来者,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继承者,尤其是西周至战国,中原地区与齐鲁地区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齐鲁地域文化与全国各地域文化的多元结合也更紧密。事实证明,汉族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广大的地域上聚合了无数族群而逐步融合形成的,因而它的源头不只是一元,而是多元的,仅齐鲁一地即可佐证。4.汉族地域文化是推动汉民族进程的重要纽带
汉族分布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正是汉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体现,但各片地域文化之间的互相连接,必然生长形成某些渐进的共同的文化因素、文化特质。正是这些共同文化因素成为强大的内聚力,把各片地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才使得汉族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而不致于使某些地域被甩离出去。所以每个汉族地域文化都是整个汉族文化链条中的一环,有其内聚的规律,是不中断的不可割裂的,这个民族文化的链条即是积累而形成的民族共同意识,是推动汉民族进程的核心与重要纽带,这也是汉民族经历数千年的考验而始终凝聚不散的关键。这个文化链条有着无穷的生命力,成为汉族发展过程最强大的内聚力与能动因素,终使汉族雪球屡经曲折却坚而不散,越滚越大。同理,以汉族为主体,与55个少数民族共聚而成的中华民族也同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凝聚力。这个特点,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所没有的和无法比拟的。所以,汉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族,也因此,中国成了世界上几大著名古文明发源地中,唯一保持著文明链接从不中断,而始终成为统一的大国。
同时,已如前述,正由于汉族族体的庞大,必须先借助于对各片地域文化作个体的研究,弄清汉族文化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再将各地域文化作联合的研究,才能将汉族的整体研究清楚,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分而研之”的方法,而各地域文化的联合研究又是汉族民族过程研究的纽带。正如我们通过对齐鲁地域文化的分析,可以探索汉族地域文化发展的某些共同特点和规律,从而窥视整个汉民族发展进程全貌一样,起到由一滴水探究大海的作用。
作者在20年前本学会南宁第一次“汉会”期间,就提出加强汉族地域性比较研究的建议袁少芬:《浅议加强汉族的民族学研究》,见拙编《汉民族研究》第26页。。本次“汉会”再作建议。
汉族地域文化研究确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仍存在不足。主要是,这些研究成果,仍大多是从地域地理、历史、考古、语言、经济、风俗、人口等等不同学科去进行分项研究的,总合各专项研究成果,用于进行汉族民族过程的联合研究仍显不足;而且各地域的研究发展不平衡,大多是各自分散研究,缺乏统一部署和互动。有些问题,比如汉族可划分为多少支系?恐怕至今还无人能回答,这与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族体分支的研究成果相比,还差了一大截。破解汉族族体结构与发展进程之谜,就在于把握汉族发展全过程所形成的文化链条这个内核。汉族这类课题,既有重大现实意义与学术意义,又有很大难度,没有全国学者的联合攻关是无法解决的。而且涉及经费、人力、统筹部署等重大关键问题,仅仅依靠学会这类民间学术组织是难以完全解决的。因而建议,由学会做好全国有关学者的沟通工作;吁请相关国家部门(如宣传部、文化部、统战部或国家民委等)解决经费、立项和统筹计划,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资助。这样,经全国各地学者若干年的有计划的通力合作,可有望完此大任。
希望全国汉民族研究会及学界同仁对此能有所作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