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广彩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生…
历史上“左派”幼稚病经…
历史的逆向思维:得天下…
历史上的危机与变革
五行历史渊源
历史上知名的阴阳师
关于易经的历史起源
易经观点 世界上历史最…
蒋介石挖毛泽东祖坟的历…
地域历史积淀、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历史视野中的临清

时间:2009-9-8 17:44:18  来源:不详

历史视野中的临清

发布时间:2007-08-23 来源: www.ccdy.cn 作者:李正爱
    


    临清,你这运河岸上的古城/像一只飞鸿,我曾在你身边留影/留影也留声,我的几百篇诗歌/就在你这土地上产生/……

    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特意为山东临清写的纪念性诗作,题名《临清,你这运河岸上的古城》。诗里饱含诗人的无限感恩和凄婉之情,不禁让人心生浮想,涌起一种探求临清历史的冲动。

鳌头矶孕育临清城

    大运河像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在它上面“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舳舻衔尾,日月无淹”。临清城能把这快速流动的人与物吸聚过来,它注定会成为运河上的璀璨明珠。

    鳌头矶是临清的一个特殊生长点,也是临清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在这里,沿着运河而来的各色人等和财货络绎不绝地到达并纷纷上岸,或玩赏或买卖或暂住,这使它成为热闹繁华的场所。这里市肆骈起,高楼栉比鳞次,热闹非凡。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踏上此矶时,见运河穿梭忙碌、两岸繁华无比的景象,感慨而作《鳌头矶》两首云:“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拍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可见运河在运来漕粮的同时,也酝酿了临清城生命的胚芽。

    然而回顾临清建城史,则不难看到依托运河生长起来的鳌头矶曾经的尴尬。最初它因不属政治关心对象而被摈弃在保护圈之外,但随着运河商品贸易的日益兴盛,鳌头矶逐渐成为临清最富庶繁华、交通最重要的中心,它是在运河的怀抱里茁壮成长的,并成熟繁荣了,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焦点。新城建起后,钞关在这里设立了,工部营缮司有了……最终它成了各种国家权力集中展示的舞台。这里的关税税收曾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近四分之一;这里的街市鳞次栉比、百货聚集、人潮蚁涌,其壮观图景定不会比《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逊色几分。

    鳌头矶景色独秀,又是临清人文景观的亮点。矶上河边成荫的柳树与河水交相辉映,仿佛是凝固在运河上的秀色画卷,有临清十六景之“鳌矶凝秀”的美誉。矶上曾于明中期创建精巧典雅楼阁一座,登上此楼可以远眺运河船闸和水闸景色,令人抚息叹喟、垂怜忘返。因而这里又是文人荟萃雅赏之地。商业繁华给了它的健康活力的血肉之身,使之显得一派生机;人文锦绣造就了它隽永深厚的精神气质,使之涤除了仄陋庸俗之气,出落得俊秀不凡。包世臣大概是在这里最后欣赏完临清风景,登船离开南回的。谈迁搭乘漕船北上京城时,也许在这里的岸边徜徉过。“十年三往复,此地忽重经。尘土长安辖,烟波汶水舲。平川涵夕景,远树隐春星。鲁酒偏难醉,从人笑独醒。”(明·储  《鳌头矶》诗)几百年来,交游南北的文人墨客、奔走天涯的仕宦、商客不知曾有多少人为之倾心沉醉,在运河上对之仰望遐思。

    从鳌头矶这个特例,我们可以看出临清运河两岸那些繁华市肆、街道楼宇的生命历程。给临清生命诞生起点的是运河,让其生命发生脱胎换骨的也是运河。只有当这运河上四处漂流来的人潮、物流聚集到它的岸边后,只有运河把它自身的文化生命在此驻留以后,这个城市才真正具有了它的精神本质,才能成为具有文化生命的大都市。它的生命精神来自于那运河上的滚滚波涛,来自那运河上白帆樯影下承载的文化生活。
临清人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运河经济改变了临清人的生产价值模式。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历来人们只注意到物质生产环节的重要性,而对临清一直是个典型商业城市的事实视若无睹,无法认识商业活动在临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力。时至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想大兴,人们仍然不能摆脱这种束缚:“县境僻处济西,风气谫陋,对于农工生产素不讲求,有利弃于地之憾。民国初元,地方实业始渐萌而事属草创,恒多简陋。时至今日,感于经济之惶恐,知非空言所可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