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合同范文 >> 正文
09年机关干部个人工作总…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09级新生军训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邓亚萍成为广州亚运注册…
厨师讨要600元工钱被老…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4000元打玉娇头的那沓钱…
最新热门    
 
2009日全食观测活动应急预案

时间:2009-8-9 2:51:49  来源:不详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及时防范和应对日全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日全食观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铜陵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部门分工,协作配合;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处置相结合。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境内因日全食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网络通信、教学医疗及公共安全等方面造成危害的预防、预警及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铜陵县日全食观测活动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县日全食观测应急工作。

县应急指挥部组成: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财政局、信访局、建委、教体局、交通局、商务局、环保局、安监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文旅局、气象局、广电局、工商局、物价局、科协、铜陵县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单位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应急办。

(二)县应急指挥部职责

组织会商、研判日食造成的天体引力、光度等变化给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商业活动、网络通信、教学医疗及其他公共安全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决定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研究重大决策和部署,协调各成员单位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督促检查应急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县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1.县公安局: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加大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力度,开展社会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场所安全管理,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证观测活动期间安全。县交警大队负责观测期间活动的车辆安排。

2.县建委:在日食“天黑”前,确保城市主次干道、居民小区等城市照明路灯明亮,最大程度地减轻日食对城市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3.县安监局:会同县经委、建委等单位督促有关企业在“黑天”来临前停止施工和野外作业,杜绝高空作业,不能停止施工和作业的要督促其采取防护措施。

4.县交通局:负责应急运输保障工作,确保运输安全畅通;发布水上交通安全通告,落实责任人员,会同当地政府切实做好各渡口、码头的安全管理工作。

5.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确保全县宾馆、餐馆等服务行业食品卫生安全;安排应急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分观测点安排医疗点,并备足防暑降温等应急药品。

6.县环保局:不间断进行在线监控和巡查,对重点企业、重点单位严格管理,防止因废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观测效果,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7.县教体局:组织各级各类学校于7月22日前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等方式进行部署,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8.县文旅局:会同有关单位做好来我县观测人员住宿、旅游等短信提示、推介、引导等服务工作。

9.县工商局、县物价局:加强各观测点和活动场所的物价监督,为日全食观测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0.县商务局:组织矿泉水、冷饮及防晒用品供应。

11.县财政局:负责应急保障所需经费。

12.县气象局:根据组委会的部署,通过业务服务平台发布相关预警提示信息。

13.县科协:组织开展街头咨询、散发宣传单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日全食科普知识和注意事项,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日全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运转可能带来的影响。

14.县“一报两台”:做好宣传、报道等方面工作。

15.铜陵县供电公司、铜陵县自来水公司、铜陵县电信公司、铜陵县移动公司、铜陵县联通公司:负责日全食观测活动期间水、电等供应和通讯保障工作。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公共安全和观测活动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

三、监测预警

(一)预警预报。加强气象预报工作,在应急指挥部的授权下,通过县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提示做好日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