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写吧 >> 演讲致辞 >> 正文
2009年中国文化的崛起:…
学者谈中国崛起:从两首…
姜昆:相声崛起还需时间…
崛起的背后:历史与关于…
文明形态、外部环境与“…
驳中国崛起威胁论
两类不同性质的“大国崛…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
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与新…
从儒家文化的和平思想看…
最新热门    
 
中部崛起论坛上的演讲稿(1)

时间:2010-2-8 10:40:36  来源:不详
中部地区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可以说,中部崛起,很关键的一点,取决于中部现代流通的发展。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中部地区崛起要“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中部地区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通过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和市场体系,形成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商品集散地、出口商品基地、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基地,以及完善的、网络化的区域内部物流分工协作体系。中部地区煤、金、银、铜、钨、铝等近几十种重要或稀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和经济安全。要努力推动中部能源和原材料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过市场改变能源和原材料的不合理定价机制,逐步改善中部地区贸易条件。
    第二,坚持对外扩大开放,实现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扩大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中部地区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



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机遇,继续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多年形成的经济技术联系,着力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中部各省要依托各自优势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通过与东部地区合作或自己拓展营销渠道,加强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中部地区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认知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打破地区封锁,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中部地区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中部地区要发展,就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充分发挥在全国板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区域合作,协调发展”,就是提倡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发挥中部地区整体的区位优势,促进中部地区现代流通的发展。要打破省、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通过以强并弱、强强联合的形式,组建一批在国内外有实力和竞争力的流通企业集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商务部将围绕“万商西进”工程,大力促进中部各省的省际区域合作和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第四,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陈旧落后,市场风险巨大,由此造成的直接、间接的实物损耗和价值损失高达30%。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消费70%以上发生在农村,要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农村、农业的发展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在彻底改变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同时,使更多农产品以更好的价格、更便利的渠道销售出去。商务部将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给中部地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更大的支持。
    第五,要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加强流通人才建设。我国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2002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在城镇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占全部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4%、4.2%和3.7%,明显低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目前,我国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三。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对流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施“人才强商”战略,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数量充足、人才齐全、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流通人才队伍,对促进我国尤其是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专家学者为中部崛起贡献智慧,政府部门为中部发展营造环境,工商企业为中部腾飞增添动力。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创造中部地区辉煌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