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稳定…
求测:我本月会有机会去…
旅游纪念品谨慎带回家
1979,旅游成为一种生活…
[记录·2007] 文化遗产…
当代台湾社会的宗教变迁
旅游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信用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旅游工作业者科学发展观…
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
最新热门    
 
当代旅游与传统审美的完美融合 ——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作家、艺术家观感选登

时间:2009-8-8 16:36:14  来源:不详
探乡寻故,再忆前尘,见到这熟悉的山水,便情不自禁地踏着浪花舞蹈起来……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打造,薛丽娜、李捍忠、马波导演的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就是从这样一种真幻难辨、既似太真重返故里,又是玉环初近君王的那一刻开端的。它开端的精彩,开端的别致,开端的好看,能在开演的第一瞬间便牢牢地抓住观众眼球,也决定了这部舞剧总体上的笔触唯美和手法上的梦幻风格。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其配套的演出产品也层出不穷。但其中经得起审美推敲,并能获得大众赞美的不算很多,潦草、简陋、浅薄,甚或是粗俗之作,屡有所见,致使资源浪费,口碑欠佳。实景舞剧《长恨歌》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匡正,给旅游文化注入了景气昂然的活力和生机。它的成功有两点深值关注:其一是内容上的文化情怀,其二是呈现上的观赏效果。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诗坛上凄美浪漫的瑰丽之作,其文化光焰映照千古。尽管它写的是宫闱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他们坚贞不渝,即便劫难让他们身处两界,仍不改当年的初衷。因为作品对爱情的描写是超然的,将人性中不分帝王,不分百姓,无尊无卑,无贵无贱,奉爱情为至尊、至善、至珍、至诚的优良品德描画得真切逼人,刻骨铭心。以这样的诗篇为样本打造舞剧,其美学价值、文学价值、人文价值不言自明。尤其是在亲历过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的华清宫实地演出,其文化意义又有不同,因为宫中的杨柳顾盼过他们的款步悠然,莲花汤里沐浴过他们的金身玉体,亭台楼榭倾听过他们的燕语莺声,风雨骊山见证过他们的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悲欢经历……因而这里是舞剧《长恨歌》最好的表演舞台,最具历史感,现场感,文化感的演出宝地。全国独尊,不可置换。这种文化含量能不厚重,能不珍稀吗!

  其次是观赏性愉悦性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予以考量。人们知道,旅游文化是相对物质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取向是最大化地招揽中外游客,最大化地宣扬本土文化的旖旎和精彩,最大化地树立起本土的文化品牌,最大化地博取市场效益以助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如何实现上述四个最大化,只有高标准地打造出美轮美奂,震撼心魂的佳作,方可告成。为达预期,编导的做法是:对《长恨歌》的思想精妙坚守不放,在形式手法上,进行破格地变通。如处理李杨二人的情感戏时,由于观众席到庭院深深的后宫龙吟榭,隔着水上舞台,中心舞台,距离是四百米。在如此遥远的地方,看他们芙蓉帐里的双人舞,是看不清的。于是聪明的编导便创议出三到四组杨李组合,利用灯光的快速切换,采取蒙太奇手法,适才还在深宫的杨李,魔术般地便出现在你的眼皮底下;一不留神他们又流连于花荫柳浪之中;眼睑开合之际,四组杨李又同时表演在不同点上——远景是芙蓉帐里的缠绵缱绻;近景是华清池里的戏水弄风;左中是庑廊下的花港观鱼;右中是花前月下的夜半私语……重叠表演,互为呼应,像四对紫燕呢喃出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玄想故事。

  作者还特别擅长用场面、用水景、用音效、用楼阁、用骊山山体、用电脑灯、频闪灯、成像灯、染色灯、激光灯以及目前亚洲最大的LED屏幕等高科技,以突然性,爆发性的手段,制造出陡然的壮观,难测的神秘,绚烂的华美,意想不到的突奇。如空空的水面,突然间便沸腾着无数美女的胡旋舞;黑漆漆的骊山倏忽间便有蓝宝石般的星斗满山。而山头上那弯冷月最为诡异,像历史老人以独目凝视着人间古往今来的风声水起,花落花发……冲击力最强的要数安禄山作乱的那场戏了。在“缓歌慢舞凝丝竹”的安适中,渔阳鼙鼓突然惊天动地,烽火台上狼烟四起,胡人的兵勇冲入宫中,九龙湖上火焰四溅,三个大型LED屏幕上战马萧萧,铁骑横扫;整个环境全方位地轰鸣、燃烧、爆裂、厮杀呐喊,连观众座席都上下颤抖,颠簸不定。一时间浑然不知自己是身在戏里还是戏外。

  演出结束的那一刻,只听到观众席里一阵阵掌声,一声声赞叹,他们是被这出实景剧征服了。因为他们的所得是剧场里得不到的,他们的所见是剧场里见不着的。于是我想,钟情于陕西一游的中外旅客,在饱览那片热土的好山好水,阅尽远古以来的文明胜迹,不妨到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在实景舞剧《长恨歌》中,品尝一次既如梦如幻又雷霆万钧的精神大餐,否则便难圆古都之行的完美句号。

陕西旅游文化之树上的长青藤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吕品田

  历史和自然天赐给这里两个不可复制的资源,即骊山脚下的自然资源,白居易的长诗和那一段历史的人文资源,这两个资源混合在一起,出现了《长恨歌》这样一台实景舞剧艺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诠释一千多年前的故事,来告诉参观华清池的游人,告诉他们站在这样一块土地上曾有过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这是陕西旅游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果,是陕西旅游文化之树上的长青藤。

  舞剧《长恨歌》给我带来了一个审美的高峰体验,让我在骊山脚下感受到了一种现代审美文化的强烈冲击。在我看来,《长恨歌》这部实景历史舞剧,是旅游文化经典,它把历史文化中的华清池,把地理文化中的华清池,还把科技文化中的华清池,以及景观文化中的华清池,还有包括在大众心中存在的华清池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审美激发力的旅游文化经典,这种经典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具有属于华清宫文化的特有归属性。它的实景演出、特定的历史故事、诗歌印象,以及亲临实境的景象,在这里展开的所有场景,均为华清池唯一的归属性。同时它还具有继续被打造这种精致性的追求。其次它有一种切合千万大众审美心理的功能,包括对这个最优美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审美意象、审美期待、爱情观的切合,这种切合是基于大众审美心理,同时它也有切合现代审美趣味和利用现代审美方式的娱乐性特点,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旅游文化经典。用这样一种经典为现代文化产业的探索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另外,我觉得《长恨歌》实景历史舞剧是融丰富的现代视听元素于一体的审美综合体。之所以用这样一个概念,是因为我觉得这部实景历史舞剧不仅完全达到了我作为一个观众在这里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而且它还大大超越了一种舞剧文化的审美形式,走出了室内,来到了实景当中。这个时候它不仅仅是走到室外的一个空间环境,而是在这里面把诗歌艺术、舞蹈艺术、影视艺术、造型艺术、科技艺术融为一体,把声光电融为一体,把景观、装置、表演、时装等艺术融为一体。舞台上,周围一年四季的景致随时在发生变化,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视听的综合体,而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是非常符合现代舞剧这样一种综合性艺术创造方式。在《长恨歌》里,这样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得到了非常成功的体现,这是一种综合的魅力,是由综合的艺术形式所产生的具有超越各种艺术局限的一种审美魅力。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