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锦绣风水洞
论从云锦看中国传统的丝…
最新热门    
 
丝织锦绣与文学审美关系初探

时间:2009-8-8 16:36:15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秦汉以降,大量有关丝织锦绣的术语范畴,被移用到文学批评领域,成为文学审美的“语言模子”和“思维模子”。这是一种极为特殊而有趣的文学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还没有人作过专题研究。本文将这个文学审美现象开发出来,并作了初步的探讨。丝织锦绣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文明,对于古代文学审美观念、文学创作、文学话语和文学批评等活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锦绣到文学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审美历程。采用锦绣美“模子”批评文学,这样的文学批评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可谓是“丝国”的杰作。在当前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研究中,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

    秦汉以降,大量有关丝织锦锈的术语范畴,被移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从而成为文学审美的“模子”。这是一种极为特殊而有趣的文学审美现象。那么,这种文学审美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其中的奥秘何在?据我所知,历来还没有人对此作过专题研究。本文首次将这个文学审美现象开发出来,并进行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艺的国家。考古工作为我们提供的证据有:6000年前象牙盅上的双蚕纹(1975年至1978年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5000年前的半个蚕茧(1927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4700多年前的丝织物残片(1958年,浙江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①。《尚书》中关于“黼黻绣,五采作服”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②的文献记载,也证明了我国丝织技艺历史的悠久。到了殷商时期,彩丝提花织绣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③。随着丝绸的对外贸易,中国很早就获得了“丝国”之称④。

    新石器时代有两大发明,一是彩陶,二是丝织。前者缘于食,后者缘于衣。彩陶是人类艺术第一大杰作。陶器之形状,千奇百态;色彩之运用,简洁明快;彩绘之构图,稚拙神秘……,先民们将“食”的感性冲动和理性膜拜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与彩陶技艺相比,丝织技艺的成熟却晚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丝织还处于发轫阶段,不染色,也没有图案。彩丝织绣技艺出现于何时,现在人们还不大清楚。但是,到了商周时期,彩丝织绣技艺已经很普遍了。所以,彩绣是继彩陶之后人类艺术第二大杰作,其色彩之丰富,构图之精致,是远远超过了彩陶的。但与彩陶所不同的是,丝织锦绣技艺更为全面深入地浸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之中。诸如,原始宗教方面,有“蚕神”和“蚕王”崇拜;礼仪方面,有周代日、月、星、山、龙、虫、黼、黻等十二章纹祭服;政治方面,“夫罗纨文绣者,人君后妃之服也”,而一般布衣百姓只能“耋老而后衣丝”(《盐铁论》第二十九);外交方面,丝绸锦绣成为对外贸易和馈赠的珍品,开拓出了一条“丝绸之路”;民俗方面,锦绣也成为贵族男女婚嫁丧葬的必用物;文字方面,甲骨文中由“糸”(细丝)和“丝”衍生出的文字就有100多个。荀子《蚕赋》云:“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为咏蚕,其实也是对丝织技艺的赞颂。总之,由于丝织锦绣在宗教、礼仪、政治、外交、民俗和文字等方面的文化增值,因而具有神秘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

    当然,丝织锦绣最具有价值的,还是它的审美性。古人认为,用彩丝织成图案者曰锦,刺成图案者曰绣,也合称锦绣。锦与绣只是工艺手法不同,而相同的则是都讲究构图和色彩(《考工记》:“五采备谓之绣”),也都很美丽。因此,古人便常用锦绣装饰自己的生活,除了制作衣、被、衾、带、帐、帆、囊等物件外,还用来装饰宫室、车船和书画等。由此看来,锦与绣是古代中国人审美创造的杰作,也是古代中国人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典型标本。事实也表明,丝织锦绣的发明和大量生产,深潜在先民的意识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积淀时间久长以后,便又形成了一种审美心理定势,即产生了“锦绣美”的原型审美范式和“模子”。《辞源》“锦”字条说:“锦为美物,因以喻鲜艳华美”;“绣”字条又说:“华丽、精美如绣”。很显然,《辞源》也是将锦绣作为审美模子看待的。这个“锦绣美”的“审美模子”,既是一个“语言模子”,又是一个“思维模子”⑤。也就是说,以“锦绣美”作为审美模子,并以此为参照和标准,对其它的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思维和言说。这一点可从古今汉语中寻找到大量的证据。先看“锦”字例:

    (1)、锦鳞:有美丽花纹的鱼。范仲淹《岳阳楼记》云:“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锦鸡:一种色彩鲜艳、羽毛华丽的鸟。杜牧《朱坡》诗云:“野翘霜鹤,潭舞锦鸡”。

    (3)、锦石:色彩和纹理华美的石头。罗含《湘中记》云:“山有锦石,斐然成文。”

    次看“绣”字例:

    (4)、绣壤:植被色彩美丽的土地。张仁美《西湖纪》云:“间或渡平畴,履绣壤。”

    (5)、绣岭:风景美丽的山岭。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上有东绣岭和西绣岭。杜牧《华清宫三十韵》诗云:“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6)、绣户:古时妇女所住的华丽居室。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三云:“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再看“锦绣”词例:

    (7)、锦绣谷:庐山有一处山谷,奇花异草,红紫匝地,如被锦绣,故名锦绣谷。贯休《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诗之二云:“世情世界愁杀人,锦绣谷中归舍去。”

    (8)、锦天绣地:形容环境美丽如锦绣一般。李翠微《元宵艳曲》云:“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

    (9)、锦绣山河:形容山河或国土如锦绣一般美丽。戴良《秋兴五首》其二云:“王侯第宅苍茫外,锦绣山河感慨中。”亦作“锦绣河山。”朱德《寄南征诸将》诗云:“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以上所举各例可见,鱼、鸟、石非锦,壤、岭、户非绣,谷、天地、山河也非锦绣,但均以锦、绣和锦绣名之,就是因为这些事物或有鲜艳的色彩,或有精美的花纹,堪与锦绣媲美。在这里,锦绣成为审美的参照物和模子。即人们运用锦绣的审美经验为模子,对于鱼、鸟、石、壤、岭、户、谷等事物进行审美观照。“锦绣”审美模子不仅运用在自然审美和社会审美方面,也大量运用在文学审美方面。诸如:

    (10)、绣虎:曹植的别号。《玉箱杂记》云:“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这是指曹植诗思敏捷,文采华丽。

    (11)、锦绣堆:指文采华丽,佳句精美。白居易《卢秘书二十韵》诗云:“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唐人谢廷浩以辞赋著名,号锦绣堆。

    (12)、锦心绣口:形容文思优美,词采华丽。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⑥

    由此可见,锦绣也成为文学的审美模子。这一点将是下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二 

    锦绣作为文学的审美模子,对于我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起源具有发生学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是文学观念的原始启蒙。诸如:“文”、“文章”、“文采”和“文华”等术语,早先是用在言说丝织锦绣的话语里。秦汉以后,这些术语才逐渐被移用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中。因为在古人看来,锦绣美与文学美之间有着奇妙的审美关系,或者说是“锦绣美”审美模子发生作用的必然产物。解读这些术语符号,还可以看到隐藏于其中的诸多审美奥秘。现尝试解读如下:

    文。甲骨文写作“”、“”、“”,具有“美”的意思⑦。《说文》云:“文,错画也,象交文。”现在,一般认为,“文”与原始纹身有关。而我认为,这是一种缺乏实证的说法,真实情形恐与原始编织有关。陶文与甲骨文中都有“”符号,恐是经线与纬线相交之形,也是麻织、毛织和丝织最简洁的符号概括。而“”、“”符号,更像是有花纹的织品,或鱼网,或麻布,或丝帛。《考工记》云:“青与赤谓之文”,是指两条不同颜色的经纬线相交而成的图案,这便是丝织锦绣了。段玉裁注云:“纹者,文之俗字”,“像两纹交互也。”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文”与丝织品有关。如果这样理解,与甲骨文“美”意才是符合的;如理解为“纹身”,则与原始义和后来义均难相符。

    文章。段玉裁认为,先秦古文字应写作“彰”。《说文》云:“,也,从彡文”。“,有彰也。”“彰,彰也,从彡章。”理解“彰”的关键是正确释读“彡”符号。段玉裁认为是毛笔及所画的花纹。我以为,这是误释。《说文》云:“彡,毛饰、画文也。”画文即花纹。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上就有这样的花纹装饰,不过多于三根。其中“彡”三根斜线,是一个概括性

    的符号。它既可以为毛线、麻线、丝线,也可以是绘画的线条。这至少是许慎的意思。参照《考工记》的说法,“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其中除了“赤”重复外,实际上这“彡”就指“青”、“赤”、“白”三种颜色的丝(毛)线。这与原始彩陶的用色相近,彩陶花纹多以红、黑、白三色为主。“彡”(三)代指多种颜色的丝(毛)线,即彩色线。那么,“彰”就是由各种颜色的丝(毛)线织成的彩绸(或毛织品)。而“彡”三色斜线,是织布机上经斜线的真实写照,为象形。这是“彰”的本义。作为文学的“文章”本源于“彰”,即用各种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字,写成美丽的篇章。在古人看来,文学作品也应该像丝织锦绣一样精致美观。或者说,丝织锦绣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