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周易学
周易八卦
周易八卦免费算命
关于风水,周易,中医的…
周易指导人生,八字推算…
周易六爻
周易五行
周易五行歌
《易经》与《周易》
《易》道观
最新热门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时间:2009-8-8 16:37:08  来源:不详

   摘要:诸子之学皆源于《易》。就墨家而言,其思想的基本特征为:贵节非乐,贵兼泛爱,尚用尚齐,兴利节用,尚力自苦,尚贤尚同,右鬼薄葬,非礼非命。以此为参照,考诸《易经》,不难发现,墨家思想的许多方面,如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皆可在《易经》中见其端绪。

  关键词:易经;墨家,尚节;尚力;尚用;兴利

 

 Abstract: All of the learning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Pre-qin dynasties originated from Yi. The thought of the school of MO characterized with upholding frugality and resisting rites & music; advocating pan-love, utility, laboring, self-hardship, sages, ghosts, thrifty funeral, and promoting what is beneficial; resisting rituals and not believing fate and destiny. Basing on thi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discover that many aspects, such as advocating frugality, laboring, utility and promoting what is beneficial, of the thoughts of the MO school originated from I Ching.

 Key words:  I Ching; MO school; advocating frugality, laboring, utility and what is beneficial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话的桥梁。因此,我们认为,墨家和儒家、道家一样,也同《周易》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将从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具体讨论《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为了讨论的方便,首先请允许我们从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谈起。

一、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1.《庄子.天下篇》论墨家

   《庄子.天下篇》把墨家列为首家。其云:“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肔闻其风而悦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鑡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鑡,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于王也远矣。”“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综《庄子.天下篇》所述,墨家思想有如下5个特点:(1)节用;(2)非乐;(3)泛爱兼利;(4)不异(尚同);(5)自苦。

     2.《尸子.广泽篇》论墨家

   《尸子.广泽篇》把墨子思想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贵兼”。其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梁任公解释这句话时说:“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第65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

   兼爱应该是墨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孟子在批评墨子和杨朱时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也是把兼爱作墨家思想的特征,予以鞭挞。同时,兼爱也是与尚同(无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思想特征,尚同是兼爱的理论基础,兼爱是尚同(无异)在社会伦理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3.《荀子.非十二子》论墨家

   《荀子.非十二子》批评墨家时说:“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鑢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镳也。”

   根据以上所论,墨家思想特点又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上(尚)功用;(2)大(尚)俭节;(3)鑢(无)差等。

     4.《荀子.天论》与《荀子.解蔽》论墨家

   《荀子》之《天论》与《解蔽》把墨家思想概括为两个特点:一是“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二是“蔽于用而不知文”。《天论》篇对第一个特点的评价是:“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解蔽》对第二个特点的评价是:“由用谓之道,尽利矣。”事实上,《荀子.天论》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一个特征也就是《天下篇》的“不异”和《非十二子篇》的“鑢差等”;《解蔽篇》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非十二子篇》提出的“尚功用。”与前者不同的是,荀子在这里论述了“齐”与“用”的消极意义,认为“齐”的消极后果是“政令不施”,因为政治法律制度设置的初衷就是治理各种有差别的现象,如果像墨家那样“尚同”、“兼爱”,那么,政治、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实施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用”的消极意义在于“不知文”,在于“尽利矣”,也就是说只讲狭隘的实利与功用,而不知文饰与形式之功用,只讲物质之功用,而不知精神之功用。故梁启超称荀子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这一评价,“极得墨子之症结”。

   5.《吕氏春秋.不二篇》论墨家

   《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

   孙诒让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孙诒让《墨子间诂》引《吕氏春秋》)。梁启超先生则认为,廉是兼的刨字。(梁启超《尸子泽篇吕氏春秋不二篇合释》)因此,《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学派特点概括为贵兼,这与《庄子.天下篇》所概括的“泛爱”,《尸子.广泽篇》概括的“贵兼”,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6.《韩非子.显学篇》论墨家

   《韩非子.显学》论墨家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

   由上所论可见,在战国时期墨家已分为三,儒则已分为八,三家墨学,虽取舍不同,但从《显学篇》的记载来看,墨家思想的特点可概括为:(1)节俭;(2)节葬。

  7.《淮南子.要略篇》论墨家

   《淮南子.要略篇》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鑥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僻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鑦,濡不给鑧。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根据以上所述,墨家思想特征应概括为:(1)节财;(2)薄葬;(3)兴民利。

     8.《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墨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认为,“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鑩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粮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可见,司马谈认为墨家思想之长是:(1)强本节用;(2)人给家足。其不足则是:尊卑无别(尚同)。

     9.《汉书.艺文志》论墨家

   《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可见,班固认为,墨家思想的优点在于:(1)贵俭;(2)兼爱;(3)上贤;(4)右鬼;(5)非命;(6)上同。其不足则为:(1)非礼;(2)不别亲疏。

   至此,我们可以依据上述九家对墨家思想的概括,给墨家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轮廓:“节用”、“非乐”、“泛爱兼利”、“不异”、“自苦”(《庄子.天下篇》)、贵兼(《尸子.广泽篇》)、“上功用”、“大俭节”、“鑢差等”(《荀子.非十二子》),“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荀子.天论》、“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贵廉(《吕氏春秋.不二篇》)、“节俭”、“节葬”(《韩非子.显学》)、“兴民利”、“节财”、“薄葬”(《淮南子.要略》)、“强本节用”、“人给家足”(《史记.太史公自序》)、“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非礼”、“不别亲疏”(《汉书.艺文志》)。如果去掉了一些重复性的概括,对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作如下概括:

   (1)贵节非乐;(2)贵兼泛爱;(3)尚用尚齐;(4)兴利节用;(5)尚力自苦;(6)尚贤尚同;(7)右鬼薄葬;(8)非礼非命。

   以上八点作为参照,去检查《易经》,我们发现上述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在《易经》中皆可见其端绪。

二、《节》卦与墨家的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