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商铺风水浅谈2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浅谈曾国藩对联的古文手…
浅谈国防教育与班级管理
浅谈毛笔字课程体会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
浅谈《文心雕龙》中的“…
浅谈《三国演义》的人物…
浅谈《三国演义》中刘蜀…
浅谈古文阅读中主旨的把…
最新热门    
 
浅谈颓废的现代性

时间:2009-8-8 16:38:21  来源:不详
人生的美化只是使人越来越不忠实于他的天职和他的真正本性。他呼吁人们远离理智傲慢的矫揉造作,回到淳朴的天然感情中去,回到纯真的、生气勃勃的自我中去。[6] (P718-719) 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一反古典主义文学强调和讴歌理性的惯例,而把主人公难以扼制的真挚爱情作为一种高贵的道德品质来歌颂和赞美。青年歌德创作的书信、日记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作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样也是站在审美的立场上,抨击平庸、鄙陋、充满清规戒律的社会现实。卢梭与歌德的文学创作成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先导。19世纪以来,艺术审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反抗,在德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康德、席勒美学的支持下继续向前推进,到了19世纪后期的颓废主义、唯美主义那里,审美感性在与理性主义的对抗中终于占据了压倒优势,并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因此,颓废主义、唯美主义,既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抗,同时也是理性主义推向极端之后所产生的后果。尼采并不欣赏、甚至竭力批判这些“颓废艺术家”以及他们的颓废主义文艺:
  他们根本上虚无主义地对待生命,逃入形式美之中,逃入精选的事物之中,……“爱美”不一定是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它恰恰可以是对此无能的征象。[4] (P384)
  雨果、瓦格纳、德拉克罗瓦、波德莱尔以及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派等等,都受到尼采不同程度的抨击。相反,尼采期望能够通过对真正的悲剧精神——古代酒神精神的重新发现和弘杨,而建立起更加具有生命活力的真正的艺术。
  如果说尼采对现代文化艺术中的各种颓废形态持一种严厉的批判态度;那么,各类颓废形态本身所寓含的对抗性,则在阿多诺论斯宾格勒的文章中得到阐发。阿多诺认为,正是由于颓废的拒绝顺从和否定性,它才成为“更好的潜在可能性的庇护所”,能够释放出隐藏的乌托邦力量。[1] (P227-228) 的确,无论是艺术上的逃避,还是生活中的纵恣沉沦,颓废本身就蕴含着对抗和否定的潜台词。这一点在奥斯卡·王尔德身上有着十分典型的体现。作为一位“随着百种火焰燃烧”[7] (P246) 的颓废者、一位致力于颠覆传统价值秩序和伦理道德的艺术家,王尔德认为:“我有责任可怕地娱乐自己”,并且“我必须尽可能地向远处进发。”[8] (P405)他吸过含有鸦片成分的埃及香烟,服过用印度大麻提炼的麻药,但与毒品相比,苦艾酒喝得更经常更无度。王尔德追求醉狂以及幻象境界的心态是相当矛盾的:既有逃避现实生活的虚空、矛盾、痛苦、厌倦,借美感沉醉寻求此世救赎的意味,同时又处处流露出一种波德莱尔式的精神贵族的优越感和反叛先锋派的自豪。正如杰诺米·汉米尔顿·巴克雷(Jerome Hamilton Buckley)在其《维多利亚脾气》(1951) 一书指出的那样:
   颓废派意识到自己的特征,并为颓废这个称号颇感自豪。颓废派们感到痛苦的,或受影响而感到痛苦的,是迷惘的酒徒面对幻觉的宫殿一点点消失时的那种说不出的厌倦。[9] (P228)
  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卡林内斯库将颓废视为审美现代性对抗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家们站在审美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以及它关于无限进步、民主、普遍享有“文明的舒适”等等的许诺,进行了颠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种许诺不过是意在蛊惑人心,遮蔽阶级压迫、经济危机、殖民战争以及精神异化、道德堕落等可怕的现实,而颓废——无论是美学上的还是道德上的——则是对这种蛊惑和遮蔽的反抗,只不过,这一反抗采取了消极的方式。因此,一方面是现代性和进步的概念,另一方面是颓废的概念,两者只有在最粗浅的理解中才会相互排斥。进步和颓废的概念是如此紧密地互相包含,以至于如果我们想做出概括,就会得到一个悖论式的结论:进步即颓废,反之,颓废即进步。[1] (P166)
  综上所述,19世纪欧洲文化艺术中的颓废概念,是一个具有积极与消极多面效应、艺术与文化多重内涵的复杂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风格,也表现为一种生活姿态;既是艺术家借以逃避现代生活的矛盾、痛苦和精神荒芜的解救之道,又在客观上体现了艺术家对抗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不妥协的审美性立场。但无论是作为一种美学理想,还是作为一种文化样态,这一颓废概念都无法回避其现代性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马泰·卡林内斯库.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顾爱彬,李瑞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2]转引自威廉·冈特. 美的历险[M]. 肖聿,凌君译.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3]Beckson, Karl. The Oscar Wilde Encyclopedia[M]. New York: AMS Press,1995.
  [4]尼采.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C]. 周国平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6.
  [5]E·卡西尔. 启蒙哲学[M]. 顾伟铭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6]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下卷)[M]. 罗达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全集(第5卷)[M]. 赵武平主编.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8]Ellmann,Richard. Oscar Wilde[M]. London:Penguin Group,1988.
  [9]Jerome Hamilton Buckley. The Victorian Temper: a Study in Literary Culture[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51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