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古文”是“苍颉”所造…
商铺风水浅谈2
略谈古代风水术的现代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浅谈曾国藩对联的古文手…
浅谈国防教育与班级管理
浅谈毛笔字课程体会
有关古文论“失语”、“…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
笑谈古今也从容
最新热门    
 
浅谈古文阅读中主旨的把握

时间:2009-8-8 16:54:10  来源:不详

中国最早的成篇文章出现在商代的《尚书》中,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国古文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1]借用南朝梁代萧绎的话,正可谓“世代亟改,论文之理非一;时事推移,属词之体或异”。面对如此丰富的古文世界,阅读者如何快速把握主旨,准确理解内涵,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介绍三种把握主旨的方法,供阅读者参考。

一、解题法

作文法上讲:“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题目有总领全文的作用,但文言文的题目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例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石钟山记》等等,似乎古文中的大多数题目中都会有一个字标示着本文的文体,这些题目中的“表、说、传、论、记”就是文体的标志。文体的标志对阅读理解有何意义呢?借用在曹丕《典论论文》中说过话:文章“本同而末异”,我暂且理解为每篇文章呈现的面目虽然各不相同,但只要是相同的文体,它们在构思上就有规律可循。因此,所谓解题法,就是要研究几种文体的构思规律,以期望读者在阅读文题的时候就能对文章主旨进行某种预测。笔者研究三种常见文体:记、论、说。

记:记,这种文体有“记,备不忘”之意,广义说包括一切事与物,是古文中内容非常庞杂的文体。我们常见的“记”从内容分为记事记人、记物、记游,根据不同的内容,所用的构思法也不相同。记事记人,构思法主要落在“突出典型”上,记事要记典型的事才能有效地议论抒情,记人要记此人做过的典型的事才能有效地塑造人物独特的个性。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清代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此类的典型代表。记物,可分为亭台楼阁与自然物,大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构思法。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岳阳楼四时晴雨,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与理想。欧阳修借《醉翁亭记》说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心声。苏轼的《喜雨亭记》以“亭以雨名,志喜也”记录下他在凤翔府任通判时,正值此地久旱逢雨,而作为父母官与百姓同忧同喜的心情。曾巩的《墨池记》则在王羲之洗笔处阐发出精深艺术绝非天成,而恰恰是对勤学苦练的结果的领悟。记游,又称为山水游记,在亲历自然山川之后,或抒情或议论,通常采用的构思法按时代而分,唐代借景抒情,宋代叙事议论。借景抒情的技法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最为著名,《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句子可谓人人耳熟能详,如此清丽的小潭却被众人弃置一旁,自己贬谪中的孤寂油然而生。叙事议论则以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最有代表性。王安石游洞未成,叹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苏轼亲身探访,不禁对古人所说的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发出质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论:论为议论类文体,最早说明议论文性质和写作特点的是刘勰,[2]他在《文心雕龙·论说》中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也。”议论文,就是要概括各种言论、意见,精密地研求出唯一的道理。它的写作要领是:“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写议论文就像劈柴一样,顺着纹理下斧头,使之顺理成章,一语破的。按内容分,论,不外乎史论、政论和学术论文三大类,而古人尤善史论,虽谈历史可有极强的针对性,但借古讽今已成为史论最重要的构思法。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开史论的先河,而苏洵的《六国论》则在史论中充分体现出条分缕析的特征,他先提出总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后设分论点:(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思维滴水不漏,可谓典范。

说:也为论理性文体,带有说明性与杂感性质,构思法可分为因事感时,借物喻人。韩愈的《师说》因李蟠向他求学,而深感时代学风不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则借一个捕蛇者的悲惨命运,感叹苛政对人民的摧残与危害。

韩愈的《马说》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借物喻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马说》以千里马喻人才,来说明知遇之难;《爱莲说》则以花喻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也。”人的品格尽显其中。

罗列三种文体的构思法:

记:记事记人:突出典型

记物:托物言志

记游:唐代借景抒情,

宋代叙事议论。

论: 史论: 借古讽今

说:因事感时,借物喻人

我们可以通过题目中的文体标志,联系相应构思法,在未读文章之前就可对主旨进行预测。例如明代陆树声的《苦竹记》,从题目中看,是记物文,应该托物言志:竹是鲜美之物,但天生为苦,此为大不幸,可恰恰因为苦,无人砍伐而长成茂林修竹,此为不幸中的大幸。作者托此物要言何“志”呢?人生如苦竹,其实不幸中有大幸,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宋代苏轼的《留侯论》,留侯是汉代三杰之一——张良,此文为史论。张良一再忍受圮上老人的傲慢,为其桥下纳履,而终得兵法,辅佐刘邦夺取天下。苏轼借古讽今,指出当代欲成大事者必要有大忍的涵养。

二、关键句法

[3]所谓关键句一般指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倾向的句子,在写人叙事、摹景状物的文章中有点睛之效的句子,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点示作用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议论句或抒情句。关键句的所在的位置与文体有关,同时也是寻找它的捷径。

“记”的关键句多在文末或段末。例如《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在文末。

“论”的关键句就是观点,多在文首。例如《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说”的关键句则文末、文首皆有。例如《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文首。《爱莲说》在文尾,“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用此方法我们可以迅速找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关键句,准确把握其主旨: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为一篇“记”,文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感慨:世上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欣赏美的人。

再看看“三苏”中的苏洵给二子取名的《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我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作为一篇“说”,先借物后喻人。关键句在段末 “轼乎,我惧汝之不外饰也”,

“辙乎,吾知免矣”。苏洵害怕长子因不善掩饰自己的率真的性格而获罪,同时希望次子苏辙像辙一样远离福祸,成就最理想的为人之道。

三、推理法

所谓推理法,就是从文中的已知信息推论潜在信息,以助理解隐性主旨。丰富而变化多端的中国古文,其主旨有时呈显性,有时呈隐性。显性的主旨用关键句法一目了然,而隐性主旨则应采用推理法。推理法使用的关键在于要找到从已知信息到潜在信息间的桥梁,这座桥梁可以是矛盾处,可以是相似处。

以明代张岱《湖心亭看雪》为例,全文如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篇明代小品看似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的真爱之情,但细读全文,会发现一处矛盾:“独往湖心亭看雪”和“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明明舟中有两三人,却说独往,这似乎违反了真实性。细细想来,以小品文立足明代文坛的张岱不会因为笔误而产生这种矛盾,而这恰恰显示出张岱的另一层深意。他用“独”表明自己与芸芸众生不可为伍的清高,身处明末,对于祖国山水的爱的程度也与芸芸众生不一样。

当然,这桥梁也可是文中相似处,以清代梅曾亮《观渔》为例,全文如下:

“渔于池者,沉者网而左右縻之。网之缘,出水可寸许;缘愈狭,鱼之跃者愈多。有入者,有出者,有屡跃而不出者,皆经其缘而见之。安之夫鱼之跃而出者,不自以为得耶?又安知夫跃而不出与跃而反入者,不自咎其跃之不善耶?而渔者观之,忽不加得失于其心。嗟夫!人知鱼之无所逃于池也。其鱼之跃者,可悲也;然则人之跃者,何也?”

文章的关键句在文末“人知鱼之无所逃于池也。其鱼之跃者,可悲也;然则人之跃者,何也?”它没有点明题旨,但在鱼和人之间搭上了桥:命运相似。鱼跃出网,只是暂时逃脱,最终还是不能逃脱于池,也最终逃不出网;人世如池,世情如网,人们跳来跳去,终逃不出人世执政者的手掌心。可谓我知人之无所逃于世也。

把握主旨是深入理解古文的第一步,解题法、关键句法、推理法能有效地帮助阅读者抓住主干,为进入高层次的古文鉴赏做好铺垫。三种方法的使用要因文而异,联合并用,方能提高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上海教委教学研究室编.《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