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国人是最好的朋友
中国工人平均工资仅为美…
美国公司花2亿元拿到山…
美国警察变身公路劫匪敲…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美国为什么选择自杀式手…
丑陋的美国人
中国3月再次增持美国国…
最新热门    
 
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中《圣经》语言的批评性分析

时间:2009-8-8 16:39:22  来源:不详
[摘 要]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语篇、常识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圣经》语言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第一次就职演说中如何通过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以维护统治。
  [关键词]批评语篇分析 《圣经》语言 意识形态 艾森豪威尔第一次就职演说

  
  一、批评语篇分析理论
  
  批评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认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同时也是社会控制和权力关系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并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的构成。语言使用建立在一般常识的基础上,而社会权力关系则能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常识形成过程。CDA联系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语境,揭示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统治关系,研究语篇在再现和加强控制、统治中的具体作用。
  
  二、宗教与社会控制
  
  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方式之一就是参与社会控制。相比于政治、法律控制等更多使用暴力手段,宗教控制则更多依靠思想和情感的规范、约束。宗教控制通过诉诸超自然的力量,为现存的社会秩序涂上神圣化的色彩,达到维系其稳定的目的。同时,宗教也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这也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这种社会整合功能主要通过宗教信仰来实现。宗教信仰使个人和社会集团形成一个精神共同体,并进而可能发展为组织上的共同体,增强和促进共同体内部的团结与一致。
  (一)宗教文化和批评语篇分析
  批评语言学家认为,语篇不同层次的各种成分,包括词汇、句子都潜在地反映了说话人的信念、思想和价值观。权力阶层会借助语言传播自身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以维护自身权利。而政治语篇的作者正是利用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参与社会控制与整合的巨大作用,通过在语篇中采用具有宗教色彩的话语等来使人们感到亲切、信服,从而达到以自己的权势来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最终实现对人们的控制。
  本文从CDA的角度,来分析《圣经》语言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第一次就职演说中如何体现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弱化和掩饰权势阶级利用意识形态维护统治的作用。
  (二)《圣经》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社会广大民众笃信上帝,而《圣经》作为基督教的主要经典和精神支柱,则对西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多运用《圣经》语言,借助上帝的力量,增强自身的感召力,这一点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1953年第一次就职演说中可见一斑。
  就职仪式开始时,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手按《圣经》宣誓以后,就要求在场的各位低下头来,聆听他各人的一段祈祷文。
  Almighty God, as we stand here …… their fellow citizens everywhere。
  Give us, we pray, the power to discern …… all the people regardless of station, race, or calling。
  May cooperation be permitted …… the good of our beloved country and Thy glory,Amen。
  理解艾森豪威尔演说伊始就念祈祷文的真正目的就不得不考察他就职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即当时的语境。这篇演说发表于1953年,当时美国在二战后不久就挑起了朝鲜战争,战争的持续使美国的经济衰退,失业人员剧增,税收递减,物价上涨,国民生活艰难,纷纷指责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艾森豪威尔只能以向万能的上帝(Almighty God)祈祷的方式来祈求上帝保佑他和美国摆脱困境,同时利用多数美国人信仰基督,念祈祷词对民众具有感召力,来唤起民众的民族认同感,让民众产生他们(即政府)是在接受上帝的指示来服务于民众的,以此取悦于上帝的选民,博得民众心理上的支持。

  除了采用念祈祷文的方式,艾森豪威尔还采用了大量的《圣经》式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使用和上帝有关的专有词汇,如:“Almighty God”,“in the presence of God”,“beseech God's guidance”,“the Creator”,“His sight”,“Divine Providence”,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虔诚,另一方面让民众以为自己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来管理国家和服务于人民,消除民众的反感和厌恶心理,赢得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2.演说通篇充斥着复数第一人称代词“we”, 来缩短与听话人的距离,把自己纳入人民中的一员,给人一种平等参与、休戚与共的感觉,企图利用西方近乎相同的基督教意识形态(ideology),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3.仿《圣经》使用古体词,如不使用“You”而用“Thou”,不用“Your glory”而用“Thy glory”;
  4.使用《圣经》中常使用的正式得体的文词,如在演说第一段“those thoughts that I deem appropriate to this moment”中不用“think”而用“deem”这个文词;
  5.仿《圣经》段首多重复,而且段落简短,轻重音节的均匀分布,对称结构较多,在阐述维护世界和平的九大原则时,在九个段落的开头连续使用了相同的句子结构:Abhorring,Realizing,Knowing,Honoring,Assessing,Recognizing,Appreciating,Conceiving,Respecting;
  6.仿《圣经》句子开头多使用连词,用“for”开头的句子有5处,用“and”开头的句子有3处,用“so”开头的句子有2处。
  这种《圣经》语言和句式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显得庄重,从而得以突出强调,并使演说具有布道般的效果,似乎演说者在传达上帝的旨意,有助于使演说具有鼓动性。作为发话人,艾森豪威尔通过语言直接参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关系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常识形成过程的巨大作用,达到影响民众的心理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
  但他这么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是“多数美国人信仰基督”,并且很多是虔诚的基督徒,包括很多政治人物,因为基督信仰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常识和国家意识形态之中。这和美国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有关。“美国的公民宗教是美国人民的共同信仰,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美国文明中的文化现象、美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它是宗教复兴主义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结合、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它是秩序宗教和政治宗教;它是连接各人与国家的纽带、民族一体化和信仰多样性之间的桥梁。”(董小川,2001:54)理解了这一历史大背景,就可以理解艾森豪威尔在演说中不遗余力地采用《圣经》语言的原因了。念祈祷文,采用《圣经》式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施政方针和纲领,可以神化自己的权力,迎合民众的信仰感情和心理,艾森豪威尔认为,基督信仰是“美国自由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这种根基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就是美国人愿在上苍庇佑和指引下生活的愿望。”(雷雨田,1994:131)
  实际上,美国是一个表面上世俗化,实质上非常宗教化的国家。法国著名作家政治家托克维尔曾这样说过,“世界上没有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人的心灵保持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国家民族深受基督“公民宗教”的影响和上帝在美国人民心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的背景和社会语言环境下,艾森豪威尔利用和《圣经》有关的各种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从而掩盖了其企图向民众施加影响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消除和降低民众的对政治说教的反感这个副作用,消除或减轻来自受话人即美国民众的抵触情绪,以达到维持现存社会权力关系的目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艾森豪威尔利用各种形式的《圣经》语言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渗透于演说中,便于引起听众的共鸣,把听众置于相同的心理域中,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在达到控制社会的同时利用宗教信仰增强民族和国家内部的向心力,以维护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89
  [2] 陈浩,曾琦云,《宗教文化导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 董小川,上帝体悟美国文化的钥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5)
  [4]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 [J] 现代外语, 1996,(1)
  [6]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