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中国史…
2005年度史诗研究综述
【尹虎彬】2006年度史诗…
唐宋时期的杜诗研究
关于20世纪宋诗研究的对…
20世纪唐诗研究述略
百年苏诗研究述评
关于唐诗——兼谈近百年…
20世纪前半叶的唐诗研…
宋诗研究的展望
最新热门    
 
元佚诗研究

时间:2009-8-8 16:40:43  来源:不详
  本文从文献学角度研究元诗的佚存情况。为此,特意选择了明人潘是仁、《宋元六十一家集》、清人顾嗣立所编《元诗选》,以及《四库全书》作为参照。
                                               一
    潘是仁是新安人。《千顷堂书目》著录有其《宋元名家诗选》百卷,万历四十三年(1615)增刊,更名《宋元四十三家集》;天启二年(1622)重修,又增为《宋元六十一家集》。实则是典型的明人伪书。
    首先,它伪题书名,以充秘本。《宋元六十一家集》所收的35种元人诗集,其中半数以上是从无其书。其次,居然整卷编进了别人的作品。说到潘氏《宋元六十一家集》,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顾嗣立以及四库馆臣虽一再引称本集,但《元诗选》竟没从其中取材,《四库全书》则连“存目”也未列入其名。认识有元一代之诗,顾嗣立《元诗选》问世,情况才得到根本改观。
    顾嗣立康熙三十二年(1693),辑成《元诗选》(又名《元百家诗选》)初集。康熙四十一年、五十九年又刊行了《元诗选》二集、三集。全书共选录330位元代诗人之作,立意欲传一代之诗。
    就文献学而言,《元诗选》更不容忽视。从它成书到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其间仅隔几十年,不少顾氏得见的元人诗集竟再无传本。因此,《元诗选》自从问世,就成为元诗无可替代的权威选本。
    但《元诗选》的编刊显然也受到资料、条件等限制。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元诗选》选录的各家诗集绝不都是“并从全稿录入”的。它真正的问题仍在于底本。
    贯云石原有《酸斋集》行世,但其集久佚。《元诗选》二集《酸斋集》录诗27首,25首能查到原始出处,仅《当涂郡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山谷守当涂方九日而被谤谪宜州遂作返棹图而系之诗》2首一时不明所据。我们注意到,元代流传有名画《脱靴图》、《返棹图》。“当涂”“山谷”二诗,正是牟子才为其《脱靴》《返棹》二图作的两则赞语。原来顾嗣立割取双行夹注作为两则离奇古怪的诗题,于是宋人牟子才的“赞”就进入了《元诗选》二集《酸斋集》。无疑此《酸斋集》并非有原集孤本可据,而是顾嗣立自辑成。《元诗选》的症结,仍然是元人诗集原本的佚与存的问题。
                                             二
    元代已至近古,或以为诗集应较单纯,只是版本学的考究:善与不善,全与不全的问题。实际上元代诗集情况亦颇复杂。我们的研究可以证明,在没有就元人诗集作精确的文献学考索前,谈不上全面评价元诗。
    进而,我们准备分析研究两部佚存情况错综复杂的元诗别集。
    元代诗僧释英字实存,有《白云集》三卷传世。但是笔者在披阅元明诗文集过程,却发现《白云集》与明初人张羽《静居集》有着相当奇特的联系。
    张羽生于元统元年(1333);释英享年87岁,当卒于后至元六年(1340)之前,两人完全不可能成为诗友。张羽诗集有两个系统,一是《静居集》六卷,一是《静庵集》四卷。一般均认定,六卷本为原编全本,四卷本是删并六卷本而成,而我们比勘的结果竟是,《静居集》存诗725首,95首重见于释英《白云集》;而《白云集》存诗101首,除最初3首及接近结尾的3首,几乎整集与《静居集》共有!当然,真正的问题是,这共有的诗究竟属于谁?
    据我们研究, 《白云集》是真本,而《静居集》亦是一部伪书。首先,这95首两集重见诗所涉及者,除少数无考,都是宋元间人。《静居集》相当常见的与高启、杨基等的酬和,都不在重见诗中。那首《径山夜坐闻钟》都重见于《静居集》卷四,而在径山闻钟,感悟皈依释门,本是释英生平的重要事件。
    相当古怪的是,有不少并非两集重出、仅见于《静居集》的诗,实际应原属《白云集》。这类例子还可举出不少。《静居集》编入的释英诗绝不止与今本《白云集》重见的95首。进而可以认为,编刊伪书《静居集》所据的《白云集》,版本却远比今本《白云集》好,是内容完备的善本。今本《白云集》均收诗101首,而收诗150首的原本《白云集》,却隐藏在《静居集》中。《静居集》对张羽来说是伪书,对释英《白云集》来说却是优于今本的善本。这是元诗文献学研究奇特的一例。
    就张羽诗而言,保存402首诗的《静庵集》四卷反而是可信的原本,论及张羽,只能依据《静庵集》,上述重见诗均不见于《静庵集》。至于《静居集》,我以为其刊刻者张习就是作伪者。既然将《静庵集》与《白云集》拼合成《静居集》是张习完成的,张习“明初四家集”全有认真校勘的必要。
    元诗佚存研究的下一实例,是西域诗人萨都刺的《雁门集》。
    萨都刺诗集是流传较广、成就较高、版本较复杂的一种元人别集。一般认为,14卷本已括尽传世萨诗。然而日本1905年刊出《永和本萨天锡逸诗》,存诗142首,据认为,其中92首是14卷本集外佚诗。
    日本逸诗明显特点是,14卷本集外佚诗三分之二以上是咏物诗。
    元人文献中,确有萨都刺写过咏物诗(或称“巧题”)的记载。应该指出,萨都刺是元诗热点,也是元诗难点。除生平诸疑问,萨诗混入他人诗集,他人诗混入萨集,都较常见,往往也颇难取舍。
    谢宗可确有其《咏物诗》传世。应作于1315—1350年间。《永和本萨天锡逸诗》绝大多数又见于谢宗可《咏物诗》,区别只是异文的多少。
    在元诗别集、总集中,常见以咏物为题的诗篇,而且多是七律。完全被忽略的是,以咏物诗成气候的,除谢宗可,还有何孟舒。两者都是名位不显,生平无考,而后者连集子都早已湮没无存,所作仅靠《诗渊》流传至今。署“本何孟舒”的百余首诗,绝大部分是七言咏物诗。此何孟舒引起我们特殊注意的却是,他的“咏物诗”,与谢宗可《咏物诗》、亦即萨都刺“逸诗”的咏物诗完全是一回事。
    目前的结论是:元代诗坛确实流传着以咏物以题的100首(后扩为数百首)七言律诗,流传过程署名不一。它们不是萨都刺所作。由于谢、何全无时名,当然不可能是诗坛名流萨都刺写了再托名(借名)于他们,只可能是相反。这批咏物诗当是元明间人何孟舒作于元统、至正间。然而在《雁门集》14卷本之外,萨都刺有没有佚诗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
    《四库全书》编者对元人别集的搜集、整理、辑佚相当著力,收入的善本甚至孤本,就全书比例而言,也是较高的。但从文献学角度审视,仍存在明显问题。判断的失误直接影响到从《永乐大典》辑佚书时的取舍,不该辑的辑了。该辑反而未辑,可以郭昂《野斋诗集》为证。
    郭昂字彦高,号野斋,林州(河南林县)人。有《野斋诗集》,但历来未见传本,仅姚燧《牧庵集》卷三有《郭野斋诗集序》。据姚序,集为郭昂嗣子、杭州路镇守万户郭震辑刊,存诗600首。作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
    由于《野斋集》原本流传不广,亡佚过早,元诗史难为郭昂设一席之地。而今天重新认识郭昂,只有借助重辑出《野斋诗集》才能作到。郭昂佚诗大量保存在《永乐大典》残帙和《诗渊》等书之中,由于《诗渊》的存在,可以部分挽救因四库馆臣走眼,未能在《大典》完整辑出《野斋诗集》带来的遗憾。《诗渊索引》列出郭昂诗260多首,还有一些漏编的。再加《大典》、《元风雅》等书所收,今存郭昂诗在400首左右,大致相当于原本的三分之二,存诗足成一家。
    释宗衍《碧山堂集》,是另一个原佚实存的例子。
    《元诗选》二集有《碧山堂集》,选诗44首。但修《四库全书》时,原本《碧山堂集》已不存。
    在披阅《诗渊》时,我们注意到,其中大量收入了署名为“本释道原”的诗。与《元诗选》二集《碧山堂集》所选宗衍诗作了比勘,可以断言, 《诗渊》的“本释道原”,就是元诗人宗衍,《诗渊索引》录出道原诗近130首,还有少量漏注的,再加《元诗选》中不重复的,共存诗170首左右,基本可以恢复成《碧山堂集》三卷。
    本节最后,拟讨论诗人顾逢诗集的佚存。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江苏苏州)人。《癸集》云“有诗集十卷,传日本僧”,但未见著录,也无传本,亦不知集名。《宋诗纪事》、《元诗选癸集》等总集存其诗仅数首。而《诗渊》却录存顾逢诗250首以上,而且还录有一组宋元之间人赠顾逢诗,可以肯定,上述赠诗正是顾逢原集的附录,而《诗渊》中的顾逢诗正是据其集分类抄入的。《诗渊》整卷抄入顾逢诗,而《大典》却不见其名。但《大典》中较多地录入了署为“顾世名梅山集”的诗,并归于元诗。与《诗渊》所收顾逢诗重合。所以可以肯定,顾逢又叫顾世名,那“传日本僧”的十卷诗集,名叫《梅山集》。《梅山集》原本虽早已亡佚,但据《诗渊》、《大典》及总集等,尚可辑出佚诗约300首。
                                  &nb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