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户型的点评与化解
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
古代文学论文《怎样看待…
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
对“循环阅读”批评方式…
《文心雕龙》批评文体三…
学科意识与体系建构的学…
如何重建批评的公信力?
殷璠《河岳英灵集》的文…
文学鉴赏的主观性与文学…
最新热门    
 
批评与创作的张力

时间:2009-8-8 16:41:00  来源:不详

 做了几年的文艺批评工作,写了些长短不一的评论——这些批评文字又集中在戏剧评论上,范围非常窄。大多时候,我对自己的文章也不满意,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是:理想中的评论该是什么样子?今天,仅从我所从事的非常狭小的领域出发,通过对自己工作的自我检讨和自我反省,通过对文艺批评内部几组概念的思考,参与到当今对于文艺评论的讨论中。

  技术批评与思想探讨
  按照评论关切的内容,我将目前的评论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我称之为技术型的评论;另一类,我称之为思想探讨型评论。
  技术评论,多针对作品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剧本的结构,导演的调度,演员的表演,有时甚至会具体到某个道具的使用是否准确。这一类的评论多半是非常专业的,大多评论者也都接受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这种评论,有的时候能直接起到应有的作用——那就是导演言听计从,会很快更改某些细节上的设计,甚或也有可能去修正一些结构性的要素。但这样的评论其实很危险。评论者往往从自己的观看立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思考某一个细节该怎么处理,但这种细节与导演的整体构思是否一致,与戏剧的走向是否合拍,却又是很难验证的。因此,经常的情况是,创作者对于此类评论视若不见。这其中除去创作者本身的“顽固”秉性之外(作为创作者,他要是对评论意见都言听计从,真是很难结构一部戏),过于技术性的评论,做得不好,就会有指手画脚的嫌疑,而看到自己的评论不被接受,因而怀疑创作者的诚恳,这就更为不必要了。
  文艺批评的某些方面,比如说戏曲评论,有时就需要非常技术化的评论。真能把技术评论做好,其实已经很难,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更多的还是思想上的探讨。
  我不否认在文艺批评中强调思想探讨的重要性——我的大多评论都是此类写法,经常被人认为社会关怀太多,戏剧训练太少。有许多思想性的评论是从作品的观念出发,讨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讨论创作者的美学趣味的。但我们看到的许多思想探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看上去是从作品出发,实际上天马行空。比如说,“从某部作品谈最近一段时期的创作倾向”,或者“从某部作品看当下创作思想的若干问题”,等等。这类思想评论,看上去很有“理论水平”,也很有学术修养,但这种理论与学术,都有着过于宏观、过于迂阔的问题。随着学习文艺理论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评论,往往是从文艺理论的概念出发,把作品、作家当作了阐释某些概念的材料。
  将评论文字区分为技术型和思想型,我无意否定以上两种类型的评论,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二者紧密的结合,从对文本精细的技术分析中,抽取出其中最关键的舞台要素,将之与这部作品所关切的核心思想问题关联在一起。这或许就是某种“理想评论”,但这种评论有没有可能?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与评论氛围中,在我们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刺激与约束之下,我们又能做到哪一步?

  大众媒介与“内循环”
  像我这一拨的年轻学人,最开始的批评,直接面对的就是大众媒介,就是在大众媒介上发言并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我最开始写的一些文章,会有许多“我想”、“我以为”之类的话——这一类的批评,与其说是在面对文本,不如说是在面对自我。这种“读后感”式的评论,有它一定的道理。许多并非戏剧专业的读者,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作品做出自己的感性判断,是非常容易和读者沟通的。我至今也很爱看一些读者的感性文字,因为其中保存着鲜活的观剧感受。但问题是,“读后感”的写作者拿出的个人感受式的评论是有限度的。如果批评家凭借着喜怒爱憎,对着作品指手画脚,有些自以为是的霸道,就变得面目无趣了。

  由于“读后感”式的评论容易吸引大众读者,大众媒介比较偏爱这种批评文字,有时甚至是在刺激着这一类的评论。当大众媒介越来越被关注的时候,“读后感”在大众媒介的刺激下,越来越往“酷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不管是对待什么样的作品,经常是以激烈的否定来引人注目(如果否定是出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那就更等而下之了)。而且,否定性的文章,也往往是攻其一点,不顾及作品的整体,也不顾及作品所嵌入的社会语境。比如说对于孟京辉的作品,我越来越发现,批评他似乎成了批评中国足球,已然成了时髦,在这种风气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大众媒介上,理性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少。
  除去这种面对大众媒介的批评,还有一种批评,我称之为“内循环”的批评。比如说某些研讨会,比如说某些专业刊物。内循环的意思是评论者的评论说给创作者听,甚或是说给评论者听的,是让评论者讨论的。
  我不知道,批评界这种内循环的批评如此盛行,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得奖、评职称等现实因素,是不是与此有关——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但让我不满的是,相比于大众媒介上“酷评”的泛滥,在“内循环”的评论中,又常见些不痛不痒的批评。这一类文章大多肤浅,对于作品的分析,都有着自己的“套数”。
  “内循环”的批评,也经常讨论些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探讨,确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内循环”的好处,是它有可能将评论推进、深入。但这些讨论,往往局限于戏剧界内部,不向大众开放,那些深刻的理论问题,缺少了来自社会的检验,会让人怀疑其命题的真与伪。
  如果说,“读后感”式的批评,在市场机制下,刺激生长了“酷评”,将评论与创作脱离,而过于内循环的批评,是我们以往的戏剧体制造成的,看上去像是沟通着批评与创作的最好方式,但由于缺少大众的参与,因而缺少对于普通观众所关心问题的敏感。批评界如果将自身的内循环开放一些,在讨论中听听普通观众的意见,会不会对严肃的批评略有刺激?其实,无论是大众媒介的“酷评”,还是“内循环”的评论,尽管渠道不一,状态不一,对于批评者来说,都有着要坚持的底线。有评论家将此命名为批评者的“自律”,亦可称之为批评的“公心”——即批评是要为整个戏剧环境承担责任。

  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张力
  评论家经常抱怨:要不就是创作者过于强势,对于批评毫无接纳的诚意,要不就是与批评者关系良好,使得批评变得碍手碍脚。批评自然要面对一些具体的创作,会和创作者有一些碰撞,那么,在碰撞的过程中,如何形成一种良性的关系呢?
  我非常希望评论者和创作者之间保持一种有张力的关系——不是那么近,不是近到他出一个作品你就得为之鼓掌喝彩;也不是那么远,远到他出一部作品,你就得拼命地挑刺。理想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张力的关系。这种张力,既存在于批评有不准确之处,在创作者辩驳与反批评中,会加深批评家对创作者的理解;也存在于批评有些精准之处,能够使得创作者加以反省。
  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张力呢?仅仅在创作与批评之间保持这种张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打破批评与创作之间的二元关系,在这种二元关系中,引入读者(观众)作为第三种要素,将读者(观众)作为批评的直接受众,将创作者作为批评的第二受众,批评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也许会有新的可能。有了读者(观众),批评就不一定直接作用于创作,批评者通过对公众的发言,阐发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而这种思想与见解,经过观众的视线,经过公众的反馈,重新抵达创作者。远近之间,或许因为有了这第三个要素的介入,而变得游刃有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