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河南栾川县委书记“张三…
花木兰到底是河南人还是…
河南发现民间泥彩塑
河南安阳五亿元建中国文…
尘埃落定话凄凉―从《青…
从《元史·列女传》析元…
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的新…
《元代宰相制度研究》评…
元代回回人与中西文化交…
科举取消的历史——略论…
最新热门    
 
元代河南三先生文集叙考

时间:2009-8-8 16:41:42  来源:不详
诗七首重编而成,光绪二十二年至宣统二年(1910)刊入《藕香零拾》丛书。1999年2月, 中华书局又据原刊本缩印出版。卷一为诗七首,卷二文十二篇,卷三文八篇,卷四乃收孛术鲁翀生平资料,分别为《元史》本传、苏天爵撰《神道碑铭》、虞集撰《画像赞》。编后有缪氏辑本自跋,跋云:“《访碑录》载有《襄城学记》、《大兴尹提名记》、《重修香城院记》,均未见录。”可见,限于文献资料,此书漏辑尚多。
    集外经见孛术鲁翀文尚有元同恕《榘庵集》附录《元故太子左赞善赠翰林直学士亚中大夫同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鲁斋书院礼请司业同公先生主领师席疏》文两篇⑩。另外,从一些方志中也可找到孛术鲁氏的遗文线索,现将所见排列于下:
    (一)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二十四:“湖州路安定书院夫子燕居堂碑铭,富珠哩翀撰。”
    (二)《畿辅通志》卷五十四:“尊经堂,在藁城县西管镇,元安熙建,以储六经,翰林承旨富珠哩翀有记。”按,缪氏辑本中收有《安氏尊经堂铭》而无《记》。
    (三)《河南通志》卷六十四:“萧景凤,邓州人。初尝出仕,已而辞职,养母以终其身。富珠哩翀高其行,遂效韩昌黎董生行,为作萧卿行以纪其实。”
    (四)《河南通志》卷六十四:“陈介,邓州人。力学强记,博通经史。汴省以文学辟主师席,不就。性至孝,亲终,庐墓尽哀,乡人化之。富珠哩翀为撰墓碣,备述其行。”
    (五)《山西通志》卷五十七:“元《李谦亨墓志铭》,南二里,富珠哩翀撰文。”
    (六)《山西通志》卷六十:“元《云中郡公谥襄茂忽神公墓碑铭》,在东镇,学士富珠哩翀撰文。”又,卷一百七十四陵墓三:“元云中郡襄公玛呼墓,在东镇,峨眉山下,学士富珠哩翀撰碑。”
    (七)《山西通志》卷六十:“元《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姚天福墓表》,在路村,富珠哩翀撰,虞集书。”
    其他方志及金石文献记载待考。此集俟后贤重辑。

    三、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

    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号石田,先世乃西域雍古部族基督教徒,占籍光州(今属河南信阳)。七岁知学,曾受业名儒张须之门。延佑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荐贤拔滞,知无不言。因劾权相特们德尔,黜为开平县尹,避祸退居光州。起翰林待制。泰定元年(1324)升典宝少监、太子左赞善,寻兼翰林直学士,除礼部尚书。丁祖母忧,起为右赞善,复除礼部尚书,辞归。天历元年(1328)召为燕王内尉,仍入礼部,两知贡举,一为读卷官,时称得人。升参议中书省事,拜江南行台中丞。元统元年(1333)召议新政,历同知徽政院事,拜御史中丞。以疾辞。复除江南行台中丞,又迁陕西行台中丞,皆以疾不赴。至元四年(1338)卒,年六十,谥文贞。生平事迹详《元史》卷一四三本传、许有壬《至正集》卷四十六《马文贞公神道碑铭》、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九《马文贞公墓志铭》。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二对其家世有详尽考证。
    马祖常是元中期名臣,也是一位影响颇大的诗文作家。他延祐初进入大都上层文坛主流,先后与袁桷、王士熙、虞集、王结、许有壬、贡奎、欧阳玄等更迭倡和,如金石相宣,主持风会达20余年,蔚为元代诗文的盛世气象,被后人誉为一时巨擘。究其成因,除其汉学家学渊源和所受儒家教育外,他早年的壮游经历及延祐、天历间文坛整体风气的培养对他独特风格的形成和创作倾向的确立至关重要。马祖常诗文继姚燧、元明善,上宗秦汉,以古为美。祖常年轻时宗韩之风正盛,王恽、姚燧等皆由宋返唐,以韩为法,马氏则由唐入汉。许有壬撰《神道碑铭》说他“为文精核,务去陈言,师先秦两汉”,怀念他的诗有“当年笔阵扫千军,要继先秦两汉文”之句(11)。他力图用一种“浑噩弗雕”、质朴“雄浑”的文风,矫“浇漓浮薄”之习(《陈刚中文集序》)。马祖常诗文的另一大特征是崇质尚实,不薄文采。他把“质实”作为诗文创作追求的一种境界(《杨玄翁文稿序》),但又认为“华之大艳者必不实,器之过实者必不良”,只有“赋天地中和之气而又充之以圣贤之学,大顺至仁,浃洽而化,然后英华之著见于外者”才是自然之理(《卧雪斋文集序》)。后人评价他的文章“如彝器陈于宗庙,无甚华饰而质雅可观”(12)。中和雅正,简洁精核是其诗文的又一特征。他反对文章浇漓浮薄,更反对“乖戾邪僻忿懥淫哇之辞”(《卧雪斋文集序》),主张应赋予文章以“天地中和之气”,体貌上追求中和平正、淳庞雅大,而章法上要求简洁精核,务去陈言。王守诚序其集,把他的诗文比作“篆钟编磬,淡乎其韵;瑞珧荡琫,票然其光”。“简而有法,丽而有章”,“质古而文亦奇”。王结说,“伯庸之文章,简洁精密,足以鸣一世而服群彦”(13)。虞集赞扬他为文“用意深刻,思致高逸,亦自成一家”(14)。他们都从一个侧面指出了马祖常的这一特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大德、延祐以后,为元文之极盛。祖常才力富健,以博瞻鸿丽之文倡导于内,南宋猥琐庸沓之习殆尽湔除,苏天爵序称,后生效慕,文体为之一变,盖不虚矣。”特别是他作为一位西域雍古部民族的汉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难得。
    《石田先生文集》15卷,乃马祖常去世后,苏天爵于后至元五年(1339)编辑整理,并呈请朝廷,经批准,由宪司委员校勘无误,发至扬州儒学刊行。此元刊本大版心,半页十行,行十八字,黑口,左右双栏。刻印非常精美,在元刻中为最上乘。前有王守诚序、苏天爵序、陈旅序。其前当还应有后至元五年牒文,今存本已失。收藏印章有:“元本”、“汪文深印”、“士钟”、“阆源”、“骏昌”、“雅庭”、“平阳汪氏藏书印”、“郁松年印”(回文)、“泰峰”、“姑苏城外人家”、“安贫乐道”、“丽文”、“大梁邦氏”等。卷二、三、十四、十五乃抄配,今存国家图书馆。其编纂刊刻始末,苏天爵序云:“公既没,其从弟察院易朔出公诗文若干篇,合天爵所藏共若干卷,请于中台,刊诸扬州郡学。”陈旅序云:“淮东宪使赵郡苏伯修甫汇公文稿若干卷,将锓梓以行于世。适旅至广陵,乃使缀一言于篇端。”1986年,中华书局曾据此本影印发行。
    又有明弘治六年熊翀重刊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谓,此书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大黑口,四周双栏,前有后至元五年牒文,钤有“翰林院印”四大字,卷中夹签删改甚多,主要是一些重译人名地名,即《四库全书》所用底本。此本为写刻,字体圆润秀美,尚存元刊遗矩。清以来藏书家往往误以为元刊。海虞瞿氏铁琴铜剑楼、刘氏嘉兴堂、邓氏群碧楼、卢氏抱经楼诸所藏号为元刊本者,皆为此本。此本卷首加李东阳序,卷尾有张颐、熊翀二跋文。民国十一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收入《元四家集》。
    1991年3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有李叔毅、傅瑛点校本,收入《中州名家集》丛书。点校本以元刊为底本参以明弘治本、清《四库全书》本和《元四家集》本校勘而成,此本卷首有李叔毅所撰《前言》,王、苏、陈三序外增李东阳序和至元五年九月皇帝圣旨牒文,目录及十五卷诗文与元、明刊本同。后增附录四类。附录一为辑佚诗文七篇,附录二为新编《马祖常年谱》,附录三传志碑铭十一篇,附录四辑后人评论。惜用简体排印,讹误字甚多。

    注释:
    ① 明·刘昌《中州名贤文表》卷首(清康熙四十五年宋荤刊本)。
    ② 明·薛瑄《读书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11册)。
    ③ 元·许衡《鲁斋遗书》卷七《时务五事》之第一《立国规摹》(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丛刊》第91册第382页)。
    ④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中华书局1965 年影印本下册第1430页中)。
    ⑤ 瞿良士《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⑥ 《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十(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66页。
    ⑦ 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孛术鲁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3页)。
    ⑧ 同上,第127页。
    ⑨ 明·宋濂等《元史》第一八三(中华书局排印本第14册第4222页)。
    ⑩ 元·同恕《榘庵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06册。
    (11) 元·许有壬《至正集》卷十九《天临索录事出伯庸诗求和伯庸薨三年矣》(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11册)。
    (12)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1页)。
    (13) 元·王结《文忠集》四《书松厅事稿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06册)。
    (14) 元·傅若金《傅与砺诗文集》卷首虞集《傅与砺诗集序》(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13册)。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