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一个警察眼中的修脚女
作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
做一个“良民”的代价
这一年,一个个公众眼中…
小时候听大哥讲了一个穷…
一个小孩的话让我自卑了
一座城市没有博物馆 就…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遇…
一个沟沟坎坎的女人
纠正一个错案需要多少年
最新热门    
 
一个晚明小品选本与一次文学思潮

时间:2009-8-8 16:42:14  来源:不详
的营养创造了心理条件。这种被钱钟书称之为“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29的情况,有效地帮助中国现代小品文作家克服了外来影响的焦虑。从这时开始,传统小品文的质素开始更多地融入现代散文,受英、法随笔影响、注重说理的现代小品文更多地融入了晚明小品和六朝文章的抒情等成分。这带来了小品文的繁荣,出现了周作人、林语堂这样的大家,为新文学下一个十年小品文在梁实秋、钱钟书、张爱玲、王了一(力)等人手中走向成熟打下了基础,也遥启了1990年代的小品热的产生。并且,晚明小品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某几人身上,或一些个别的方面,而是具有远为普遍的意义。

    自然,小品文热存在不少问题。最为人诟病的是在那个国事阽危的情况下提倡闲适的小品文,脱离现实。只是有的论者夸大了文学对世道人心的消极影响,道义上的正当性并不等于批评上的正确性。再者,任何文学一经模仿,不免成为一种滥调。晚明小品热也不例外。虽然言志派作家未必有心让天下人同习晚明小品,但过分张扬是容易造成弊端的。

    不过,如果我们不是以一方的是非为绝对的是非,不把文学的发展看作是一方绝对地压倒另一方的过程,那么就可以看到,1930年代的言志派和左派、京派等的主张和创作对立、竞争、互补,既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又在一定的程度上纠正了功利主义文学的偏失,保证了文学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健康自由的发展。

    1曹聚仁:《言志派的兴起》,《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259—268页。

    2阿英曾说:“周作人的小品文,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是成了一个很有权威的流派。”“这一流派的小品文,周作人而外,首先应该被忆起的,那是俞平伯”。(阿英:《俞平伯小品序》,《现代十六家小品》,天津市古籍出版社1990年,37页。)俞氏文章与周作人文章在思想上颇为一致,然而在质地上属于抒情散文,不同于周作人、废名(1930年代)和沈启无的小品文(familiaressay)。

    3沈启无:《珂雪斋外集游居●录》,,1935年7月5日《人间世》31期。

    4沈启无:《闲步庵随笔?媚幽阁文娱》,1934年4月20日《人间世》第2期。5沈启无:《无意庵谈文?山水小记》,1939年3月《朔风》第5期。6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3页。7周作人:《周作人书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9页。

    8周作人:《陶庵梦忆序》,《泽泻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3页。9周作人:《杂拌儿跋》,《永日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6—77页。

    10周作人:《关于近代散文》,《知堂乙酉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8页。11周作人:《周作人书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6页。

    12林语堂:《论文》(上篇),《我的话?下册——披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页。

    13林语堂:《四十自叙》,1934年9月《论语》49期。

    14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15中书君(钱钟书):《近代散文抄》,1933年6月《新月》第4卷第7期。16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45页。

    17林语堂:《论语录体之用》,《我的话?下册——披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55—61页。18阿英:《明末的反山人文学》,《阿英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121页。19阿英:仙、记二章》,《阿英书话》,北京出版社1996年,288页。20参阅郁达夫《重印〈袁中郎全集〉序》等文章。

    21施蛰存:《〈现代作家书简〉二集序》,《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851页。

    22大杰:《袁中郎的诗文观》,《袁中郎全集》卷二,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23阿英:《〈袁中郎全集〉序》,《袁中郎全集》卷四,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

    24鲁迅:俨招贴即扯”》,《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28页。

    25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75—576页。

    26鲁迅:《致郑振铎》(1934年6月2日),《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43页。

    27陈子展:《公安竟陵与小品文》,《晚明文学思潮研究》,吴承学、李光摩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9页。

    28参阅阿英:《评明文学史两种》,1935年11月《书报展望》创刊号。

    29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版,3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