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最新热门    
 
从明道到载道——论唐宋文道关系理论的变迁

时间:2009-8-8 16:42:47  来源:不详
文”、“道”体用、本末关系的倒置。苏门之中,老苏这样描述文道关系:“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 46 在这里,“道”与“事”、“词”、“法”并列为文章的“四用”之一,“文”为体,“道”为用,二者的本末关系完全颠倒过来。张耒转述东坡之说云:“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47在这里,“文意”只不过是承载“文章”的“车”,“文气”只不过是推动“文章”的“马”。无论是“文意”还是“文气”,都统一在“文章”的物质外壳之内。“文”为“体”,“意”、“气”为用,至为明显。晁补之也将文章的要素区分为四端:“凡文章之不可无者有四:一曰体,二曰志,三曰气,四曰韵。”这里的“体”,指“述之以事,本之以道,考其理之所在,辨其义之所宜,卑高巨细包括并载而无所遗,左右上下各若有职而不乱者” 48。“文体”本之以道,是“道”的外化形态与物质外壳。而这“体”与“志”、“气”、“韵”并列,只不过是“文章”的四大要素之一。“道”从属于“文”,明白无误。吕本中《学道》云:“道苟明于心,如马得坚车。养以岁月久,自然登坦途。” 49 “道”如车,“心”如马,其立意与东坡、张耒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苏洵以“道”为用,东坡、张耒、吕本中以“车”喻“道”,都将“道”视为承载“文”的工具。“文”为“体”,“道”为“用”,这一观念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颇为接近,但与唐宋时期道本文末的文道观相比,却颇有颠覆性。这一观念表现在创作理论上,就必然重文而轻道。张耒虽然也说“学文之端急于明理”,但他的“明理”与道学家不同:“夫文何为而设也?知理者不能言,世之能言者多矣,而文者独传。岂独传哉?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而理益明,是以圣人贵之。” 50 在这里,“知理者不能言”,不能流传,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能文者,“言益工”、“理益明”,才是最值得珍贵的。吕本中有诗云:“稍知有诗味,复恐道相妨。” 51 他也和朱熹一样担心“诗”、“道”相妨,但与朱熹不同,他担心的是“道”妨“诗”,而不是“诗”妨“道”。

重文轻道的观念必然发展为单纯注重文辞技巧的唯美主义倾向,三苏及其弟子尤其是黄、陈门下就更为注重对艺术技巧的追求。东坡、颍滨、山谷、后山、张耒、洪觉范已多耽“句法”,黄、陈、洪又多溺“句眼” 52 。此外,山谷执著于“无一字无来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灵丹一粒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53 ,后山则致力于“立格”、“命意”、“用事”。后山评杜诗云:“《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叙述功德,反复外意,事核而理长,《阆中歌》辞致峭丽,语脉新奇,句清而体好,兹非立格之妙乎?《江汉》诗言乾坤之大,腐儒无所寄其身,《缚鸡行》言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兹非命意之深乎?《赠蔡希鲁》诗云‘身轻一鸟过’,力在一‘过’字,《徐步》诗云‘蕊粉上蜂须’,功在一‘上’字,兹非用字之精乎?学者体其格,高其意,炼其字,则自然有合矣。” 54其兴趣集中在“辞致”、“语脉”、“句格”、“字意”。黄、陈影响下形成的江西诗派,锻字炼句,拗折尖新,津津乐道于“诗日进而道日远” 55 。韩愈开创的文道一体的艺术超越之路,最终被异化为诗律诗格之学。

结  语

韩、柳倡言“明道”,其文道本属一体;宋人阐扬韩学,道学家重“体”,政治家重“用”,文学家重“文”,各执一偏,遂成“载道”之说。浸至现代,韩愈在哲学界被视为儒学革新运动的开创者,在文学界则被视为古文运动的领头羊。其实对韩愈本人而言,思想系统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话语系统的转换,革新儒学与革新文体本来就是一回事。关于这一点,同样置身于思想语言系统更新潮流中的周作人理解最为深刻:“文学这事物本合文字与思想两者而成。表现思想的文字不良,固然足以阻碍文学的发达;若思想本质不良,徒有文字,又有什么用处呢?”他认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发生的真正原因,正是五四思想革新运动的内在要求:“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是为他晦涩难懂,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使得表现力与理解力都不发达;但另一方面,实又因为他内中的思想荒谬,于人有害的缘故。这宗儒道合成的不自然的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廓清,所以这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已融合为一,不能分离。”说得更明白一点:从“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到博爱、平等、自由、民主、人权,没有话语系统的转换,就没有思想系统的转换。“文学革命上,文字改革是第一步,思想改革是第二步。” 56五四白话文运动不是五四思想革新运动的工具,而是思想革新运动的本根和本体。用周作人的眼光去观照韩、柳的“明道”,可以认为: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不是儒学革新运动的工具,而正是儒学革新运动本身。这样的理解,或许更符合韩、柳的原意。对韩愈的“明道”,宋代三家在不同的层面上有所深化,同时也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消解。南宋时期江西诗派的渐行渐远,古文运动的无形消亡,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现代西方哲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对世界的探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哲学阶段。上古哲学关注的焦点是客观世界的形上本体,近代哲学则更为关注主客体关系,探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及其界限。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认识论问题被归结为语言问题,哲学不是理论,而是对思想进行逻辑阐释的语言分析与语言批判过程。以此为坐标观照唐宋古文运动,并进而观照五四白话文运动,对唐宋文道关系理论从“明道”到“载道”的历史演变进程,或许会有新的认识。

注 释

①《中说》卷二《天地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叶下。

②《全唐文》卷五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十九年内府原刊本,第5叶下。

③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一〇之二“安定先生”条记熙宁二年刘彝中对神宗问:“圣人之道有体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其民,归于皇极者,其用也。”并谓:“臣师瑗当宝元、明道之间,尤病其失,遂明体用之学以授诸生。”是体、用、文三分之说出于胡瑗。见《朱子全书》第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16页。参见《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④《扪虱新话》卷五,津逮秘书本,第10叶上。

⑤《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首,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叶上。

⑥谭正璧《中国文学史大纲》,上海光明书局1934年版,第1页。

⑦《争臣论》,屈守元等《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7页;《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全唐文》卷五七五,第14叶上;《答泗州开元寺僧澄观书》,《全唐文》卷六三六,第7叶下。

⑧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3页。

⑨《答陈生书》、《题欧阳生哀辞后》、《答尉迟生书》,《韩愈全集校注》第1529、1500、1462页。

⑩《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全唐文》卷五七五,第21叶上。

11《赋林衡鉴序》,《范文正别集》卷四,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叶上。

12《通书·文辞》,《周元公集》卷一,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2叶上。

13扬雄《法言》卷五《问神》,四部丛刊本,第3叶上。欧阳建《言尽意论》,《艺文类聚》卷一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14《老子道经》卷一,四部丛刊本,第1叶上。

15《南华真经》卷二《齐物论》,第17叶下;卷九《外物》,第11叶上。四部丛刊本。

16《周易》卷七《系辞上》,四部丛刊本,第11叶下。

17《荀子》卷一六《正名》,四部丛刊本,第6叶下。

18《文赋》,《陆士衡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第1叶上。

19《周易略例》卷一〇《明象》,四部丛刊本,第8叶下。

20《古希腊罗马哲学》:“德谟克利特在肯定文字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时,用四个论证来加以证明:一、不同事物可以用同一名称来指称;二、不同的名字可以用在同一事物上;三、改变名字;四、没有名字。因此,名称有约定俗成的而不是自然的性质。”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6页。

21海德格尔《诗·思·语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22《答李翊书》、《答尉迟生书》、《上兵部李侍郎书》、《答陈生书》、《送孟东野序》,《韩愈全集校注》第1454、1462、1652、1529、1464页。

23《原道》、《进士策问十三首》、《送陈秀才彤序》,《韩愈全集校注》第2686、1297、1668页。

24《上宰相书》,《韩愈全集校注》第1238页。

25《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全唐文》卷五七四,第11叶上。

26吕温《人文化成论》,《唐文粹》卷三六,四部丛刊本,第1叶上。

27《净德集》卷二〇,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3叶下。

28《古灵集》卷一六,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叶下。

29《华阳集》卷三五,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叶上。

30《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七,四部丛刊本,第14叶下。

31《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六〇,四部丛刊本,第3叶下。

32《全宋文》第三十二册《与祖择之书》,卷一三九二,第511页;《上人书》,卷一三九二,第510页,均为巴蜀书社1993年版。《韩子》,《临川先生文集》卷三十四,四部丛刊本,第7叶上。

33《全宋文》第三册《昌黎集后序》,卷一二一,第651页;《上王学士第三书》,卷一一六,第582页,均为巴蜀书社1989年版。

34《二程遗书》卷一八,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5叶上。

3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朱子全书》第二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页。

36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朱子全书》第十八册,第4314页。

3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1页。

38《朱子语类》卷一三九,第4305页;卷一三○,第4046页;卷一三四,第4177页

39《全宋文》第二十二册《仲兄字文甫说》,卷九二六,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157页。

40《答谢民师书》,《苏轼文集》卷四九,第1418页。

41《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三三,四部丛刊本,第2叶上。

42《诚斋集》卷八三,四部丛刊本,第2叶下。

43《苏轼文集》:《潮州韩文公庙碑》,卷一七,第508页;《韩愈论》,卷四,第113页。《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一一,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叶下。《韩愈论》,《张右史文集》卷五六,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8叶上。

44《海陵集序》,《鸡肋集》卷三四,四部丛刊本,第10叶下。

45《韩愈论》,《淮海集》卷二二,四部丛刊本,第2叶下。

46《史论上》,《嘉集》卷八,四部丛刊本,第1叶上。

47《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张右史文集》卷一四,四部丛刊本,第7叶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