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也谈“解决了十三亿人的…
也谈“舆论应止于一般事…
也谈生辰八字
刚强不阿 理性抗争——…
也谈“君之母俤是相”句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
版本不同 实质未变——…
也谈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与…
第一唐诗《秦妇吟》
最新热门    
 
也谈唐诗自然意象的具体性——与华生等人商榷

时间:2009-8-8 16:43:18  来源:不详
撷取一片自然风光,再现它的动人之处。如果说这种诗歌有某种情调、某种韵味在的话,那是由描述性意象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借景抒情、以景托情的诗歌也不少,如《送友人》(李白)、《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登鹳雀楼》(王之涣)、《江村即事》(司空曙)。既然它们以情景交融的境界为特征,就说明诗人是将景物作为感情活动的舞台,偶尔涉及典故与象征,也一般与“实际呈现在眼前的景物”有关。而在一些咏怀、讽喻等诗作里,诗人所吟咏的如“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类,才是地道的不涉眼前景物的典故与象征。然而,这样的诗歌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写景诗,这样的诗句无论如何也不能确实反映写景诗人的习惯。华生大概凡见含山川花木者即视为写景诗了。

    韦勒克(Rene Wellek)等人认为,意象构成比喻之后,重复出现,其指涉意义又持续不变,就会变成象征。20唐诗中确有许多充作象征的自然意象,如华生所指出的象征长寿与坚韧的松柏、象征红颜易衰的桃花以及象征羁旅行役的转篷等,它们都是经久沿用的产物。然而,象征意象的指涉作用并非是恒定的,在不同的环境里它可能有不同的功能。路易斯(C.D.Lewis)论述这种情况时说:

    诗中的意象很少是纯粹的象征,因为它们承受前言后语里的情感的摇撼,使得每个读者的反应,常常为个人的经验所修饰。21

    可见不管诗人的主观意图如何,他笔下的象征意象那种约定俗成的指涉意义,都有可能被削弱,直至被勾销,它或者获得新的指涉意义(这时因未经流传,还构不成象征),或者还原成只起描述作用的意象。

    路易斯的这一论断对于历来遭受曲解的诗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譬如王维所习用的“空”、“静”“隔”等词语,常被目为弘扬禅理的标记,其实,它们在上下文里,多是描述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且看《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里写的是由傍晚到入夜的山间小景。天光未褪,诗人悠闲地观看桂花凋落,少顷夜幕降临,眼前的一切都隐去了,耳边的响动也都停息了,春山仿佛空无所有。又少顷,月轮的清辉投进山来,惊动了宿鸟,鸣声在春涧里时起时落。“静”字与“山鸟”“时鸣”配合,增强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空”字在维系着光线由明而暗、暗而复明的变化,逼肖时间悄悄流逝的情状。它们使整首诗的意象栩栩如生。如果认为它们是“空寂”之意,与禅理有关,那么,月辉的移动、山鸟的呜叫就难以解释了。华生说,王维的写景诗无不是禅意诗,其中的意象“既起描述作用,又起象征作用”。22这种看法实在太绝对,似可进一步商榷。

    总之,在唐代的写景大家中,似乎找不到讽谕癖或象征主义者。他们的写景佳作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呈现在自己眼前的(包括想象中的)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长久以来沿传不衰,至今又在吸引着西方的读者。

    注释

    1  highly abstract按理,抽象是不具象的,不能诉诸感官。因此,抽象词语不能叫意象。从上下文看,华生似是以此指意象中所具之象较模糊者。

    2  见华生《中国抒情诗歌》(哥伦比亚大学,1971)第7章“唐诗中的自然意象”一节。

    3  华生说“马”是交通工具,故略去不计。事实上,它常点缀边塞风光,如“匈奴草黄马正肥”,“黄昏饮马傍交河”。王维论画时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山水论》),这又是“马”可入寻常山水的佐证。“马”不计入,也许是为了维持比例不致失调,因为三百首中“马”出现的次数很多。

    4  华生在“山”之下,统计了“石”、“川”、“壑”等,即是如此划分。不知何故,他未用之于其他类意象。

    5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论诗答问三则》之一。

    6  《三百首》不单纯是写景诗,其中的感遇诗、咏怀诗、赞美诗、讽喻诗、悼亡诗等,有时也用自然意象,但不是写景。华生一律当作写景诗统计。

是不妥当的。

   7  笔者怀疑华生把曲名“(玉树)后庭花”(2次)也计入了“花”内。

   8  《词语的相貌》(莱星顿,1954年),第138页。

   9  见《“具体性”与唐诗的自然意象》,载于《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台北,1977),第237—275页。

   10  高友工、梅祖麟在《论唐诗的句法、措词及意象》(载于《哈佛亚洲研究》,1971)一文中,曾提及这一问题,但未展开讨论。

   11  温氏说,这是典型的意象主义诗句。

   12  同注[9]。

   13  丰华瞻《翻译(乡村墓地鞔歌)的几点体会》,载于《外国语》1981年第4期,第28页。

   14  刘若愚把这种意象称作“单纯意象”,它能够“引起感官知觉或勾起心理上的图画,而不旁涉他物。”见《中国诗歌艺术》(芝加哥,1962),第102页。

   15  古代学者对“兴”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说,“兴”为“发端”,如《毛传》:“兴,起也。”一说,为“托物寓情”(见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本文从后说。

   16  17  见《管锥编》第2册,第613页。

   18  参见叶燮《原诗》卷四,外篇下。他在此论述的是整个诗歌的发展情况,而用来说明写景诗则更为准确。

   19  杨载:《诗法家数》,载于《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版,第728页。

   20  参见韦勒克和沃论的《文学理论》,1956年第4版,第178页。

   21  见《诗歌的意象》(牛津,1958),第4l页。

   22  同注[2],第171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