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许兰雪轩《广寒殿白玉楼…
试析《广雅》释义方法探…
《纂异记》和卢仝死因
《广东新语》成书时间考…
最新热门    
 
《广异记》中的幽冥情缘

时间:2009-8-8 16:43:21  来源:不详
于事,他们仍一心虔信巫术仪式是对抗苦痛和灾难的手段,不论它多么原始幼稚,仍然是最有效的抗争方法,至少心灵因此得到释放,惟其如此,苦痛就变得可以承受,灾难也熬过来了。无论原始信仰行为模式多么荒谬非理性,它揭示人们深层心理结构,透露人们对永恒的归依、对神灵的信仰、对社会束缚和不公平制度的反动抗争,及自我的豁醒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古人对宇宙人生的解释,不用抽象概念分析,也不用理论化的语言,而用象征性形象、神话、仪式去表达。梦幻想象、宗教神话、神秘经验是古人综合的信息体系,而其中形象是历史产物,乃由长期生活方式所累积而成的文化符号。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象征,往往可以世代相传,历久不衰。(MirceaEliade:Lemythedel’éternelretour.Paris:Gallimard,1969.Imagesetsymbols.Paris:Gallimard,1952.)

19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新艺出版社1967年版。又李剑国《叙录》上册《广异记》条:“本书上承六朝志怪,大都用记闻之法,故短幅者众,然重乎情致,发挥藻思,已是唐人面目;而较长之篇四五十事,装点笔墨,乃用传奇之法,尤可见演进之迹也。”

20《法苑珠林》卷七五,《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均作出自《搜神记》。《古小说钩沉》则作《孔氏志怪》,事同而较《太平广记》为节略。

21刘楚华《志怪书中的复生变化》,见《中国小说与宗教》,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版。

22《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昭公七年:“晋侯疾……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见《十三经注疏》。

23霍世休《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

24见《唐代传奇文与印度故事》。

25《左传》昭公七年:“子产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见《十三经注疏》。

26据[宋]章樵《古文苑》卷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艺文类聚》卷七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7《左传》昭公元年:“(医和曰)……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蛊疾。”古代医学文化中,梦寝、女色、淫欲、晦时与蛊惑,不无观念上的关联。在我国神话文学传统早已见于宋玉《高唐赋》、《神女赋》——楚襄王阳台昼寝,神女托梦通情,襄王的情欲对象是神而非鬼,行动与时间节奏则相似。

28伊利亚德《圣与凡》第二章《神圣时间与神话》谓:宗教信仰者生活在双重时间之中,除了现实生命时间,更重要的是神圣时间,后者吊诡地以可回归的循环时间形式出现,信仰者可以透过礼拜仪式随时通向神秘的永恒时间;超越时间,对于不信者而言是不可接近的,甚至是无路可通的。这两种时间模式,足以区分信徒与非信徒的行为。MirceaEliade:Lesacréetleprofane.Paris:Gallimard,1965。又可参考王孝廉《死与再生——原型回归的神话主题与古代时间信仰》,见古典文学研究会编《古典文学》七集,学生书局1984年版。

29《礼记·祭义》:“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孔颖达《正义》:“此之谓鬼者,鬼,归也。此归土之形,故谓之鬼也……言死者骨肉毙败于地下,依荫于地,为野泽土壤,谓在田野,故称为野土。”见《十三经注疏》。

30纪昀评《集异记》:“其叙述颇有文采,胜他小说之凡鄙。”见《四库全书总目》下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3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六,见《读书札记丛刊》第二集12—13册,世界书局1963—1984年版。

31洪迈《容斋随笔》(引自《唐人说荟·例言》),《容斋随笔》卷十五《唐诗人有名不显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3《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一,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34《大正藏》23册1442号,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七入王宫门学处八十二之四。

35《法苑珠林》卷七五《十恶篇之邪淫·述意》:“夫淫声败德,智者之所不行,欲相迷神,圣人之所皆离。……是以菩萨大士恒修观行,臭处流溢,遍身皆满,六尘怨贼,每相触恼,五阴旃陀,难可亲近。凡夫颠倒,纵此贪迷,妄见妖姿,封着华态,皓齿丹唇,长眉高髻,弄影逶迤,增妍美艳……或因荐枕而成亲,或借挂冠而为密,岂知形如聚沫,质似浮云,内外俱空,须臾散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6霍世休文所引罗刹女比喻出自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学地品第二十五:“其夫见妇庄严璎珞面色端正,尔乃亲近,假使念之在于冢间,啖死人肉,心即秽厌,又怀恐怖,得往还道。若见外形端正殊好,淫意为动,设说恶露瑕秽不净,淫意为灭。”《大藏经》15册606号。

37印度那摩衍那传说与罗刹女斗法故事,佛典多有记载,见鸠摩罗什《妙法莲花经·陀罗尼品》十罗刹女礼佛事(《大正藏》21册262号);见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四九,五百比丘缘品(《大正藏》3册190号);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七入王宫门学处八十二之四(《大正藏》23册1442号)。案:印度罗刹有男有女,变女身以诱男,好食人肉,能与人生子,亦食之,唐小说有《夜叉传》之类,在《太平广记》另入夜叉篇,不与鬼类同篇。

38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诸论下”。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