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俄藏敦煌Дх.06521残卷…
北京大学与敦煌学(上)
敦煌吐鲁番研究的典范—…
潘重规先生与二十世纪敦…
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
敦煌本《刘萨诃因缘记》…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考论
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
敦煌歌词告诉了我们什么…
日本及敦煌文献中所见《…
最新热门    
 
敦煌歌词告诉了我们什么(之二)——恋情:敦煌词的主体

时间:2009-8-8 16:43:39  来源:不详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词因多表现月下花前、依红偎翠的男女恋情而被人称为“艳科”,其说虽偏颇,却也渊源有自,不为无据。敦煌词中,数量较多、份量最重而又最为出色的作品即是恋情词。这些早期词作,显露出以表现恋情为主的倾向,奠定了词向表现爱情发展的基础,使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表现爱情、艳情成为主流。《云谣集杂曲子》中的作品几乎全都关涉恋情。考察敦煌词,如果将其中所有有关爱情、恋情的作品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就会发现,它已经较为全面地表现了人生爱河中不同阶段情感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青春的觉醒和爱情意识的萌动,到因倾慕而求婚的情形,从初恋时的微妙心态,到订情时男女双方的海誓山盟,而更多的则是婚后夫妻生活历程的展现和各种心态情绪的描述。诸如新婚的缠绵与甜蜜,离别的眷恋与伤悲,思念的沈挚与悲苦,孤眠的寂寞与感伤,盼夫归来的焦急与期望,乃至夫妻危机的忧伤、情感破裂的苦闷、女子被遗弃的愤怒与痛苦……真可谓爱情的甜酸苦辣样样有,人物的心态性格各有别。

在敦煌恋情词中,部分作品着意表现爱情的成功:

         高卷珠帘垂玉牖,公子王孙女。颜容二八小娘,满头珠翠影争光,百步惟闻兰麝香。    口含红豆相思语,几度遥相许。修书传于肖娘,倘若有意嫁潘郎,休遣潘郎争断肠。

                   ——《竹枝子》

        睹颜多,思梦误,花枝一见恨无路。声哽噎,泪如雨,见便不能移步。     五陵儿,恋娇态女,莫阻来情从过与。畅平生,两风醋,若得丘山不负。

                   ——《鱼歌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称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

这三首作品表现的都是爱情萌生并迅速发展,以致终身相许的情形,而各篇又略有不同。《竹枝子》描述了一对青春觉醒的年轻恋人两相倾慕互许终身的情景。作者先从女子的门第、年龄、服饰诸方面着力渲染其美丽动人,又以“口含红豆”暗示相思的细节,表现其聪颖,而“几度遥相许”则突出了她的多情主动;“潘郎”的“修书”与“断肠”,又有力地表现了男子追求的迫切。这对恋人,或许从小即是青梅竹马,大则不便过从,然相居不远,故有暗示、领悟、相许、传书诸细节。与此篇不同,《鱼歌子》表现的则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上片通过路遇时各自的心理情态,描绘双方的爱慕与缠绵;下片则写男追女从,两相欢爱,得遂心愿,且海誓山盟,至死不渝。他们的爱情来的如此突然,感情的介入和爱情的实现又异乎寻常地迅速,同时,其行动又是如此大胆地超越了封建道德的规范。《菩萨蛮》则直接写恋人“枕前”的誓盟,主人公选择了宇宙间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六种现象作为爱情结束的先决条件,表现其爱情的忠贞、坚定、真诚、炽烈和永恒持久,至死不渝。三首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爱神的骄子,爱情的胜利者。

    敦煌恋情词有的篇章也表现了不成功、不成熟乃至完全失败的爱情。《凤归云·幸因今日》以二首联章的形式叙述一位“锦衣公子”路遇娇娥,为其美貌吸引,竟至“垂鞭立马”,渴慕失态。他即路求婚,但其女已聘,且守志坚贞,因此被直言正告:“徒劳公子肝肠断,谩生心”,颇遭奚落,男主人公成为一个追求爱情而被拒绝的碰壁者。《喜秋天》则描绘了一位被愚弄的热恋中的痴情女子:

        潘郎妄语多,夜夜道来过。赚妾更深独弄琴,弹尽相思破。      寂寞更深坐,泪滴炉烟翠。何处贪欢醉不归,羞向鸳衾睡。

词写其等候幽欢而情人失信时的心态行为。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的埋怨情绪,更深弄琴,对烛垂泪等细节的描述,既刻画了其多情、痴情的一面,又写出了其被愚弄的一面。《南歌子》还描述了一位受聘而未嫁女子复杂微妙的心态:

         争不教人忆,怕郎心自偏。近来闻道多不安。夜夜魂梦间错,往往到君边。    白日长相见,夜头各自眠。终朝尽日意悬悬。愿作合欢裙带,长绕在你胸前。

词中的女主人公与未婚夫相隔甚近,至“白日长相见”,她似乎听到些有关丈夫的风言风语,因此牵肠挂肚,神绕梦牵,既担心又不放心,生出了“愿作合欢裙带,长绕在你胸前”的奇想。《抛球乐》刻画的是一位被情人玩弄后遭到抛弃的女性: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仔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

她在爱情彻底失败之后,于悲痛感伤的同时,亦有所思悟,故一面叹惋少年男子的轻薄负恩,一面后悔当初没把姐姐的警劝放在心上,只凭着一星半点的了解,怎么就能知道他是一位好人呢?

敦煌恋情词中的多数篇章是表现婚后情感生活的起伏变化,其中尤以闺思闺怨为主。这些作品通过展示女性的心态情绪,反映了她们的生活境遇,表现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形成了姿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形象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特征,通过它,我们既可体察到古代女子温顺多情、善良懦弱、或贤淑明达等多重性格,又可体察其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被玩弄、受侮辱的不公平待遇,尽管其中亦不乏命运的抗争者,却少得可怜。统观敦煌恋情词,没有发现一首直接地正面表现新婚夫妇甜蜜生活的作品,下面这首《怨春闺》虽然也包含着淡淡地闺怨成分,但主旨却是传达夫妻间的恩爱缠绵,且情景真切,意趣横生:

   好天良夜月,碧霄高挂。羞对文鸳,泪湿红罗帕。时敛愁眉,恨君颠罔,夜夜归来,红烛长明云树。

       夜久更深,罗帐虚熏兰麝。频频出户,迎取嘶嘶马。含笑阖,轻轻骂。把衣寻扯。叵耐金枝,扶入水精帘下。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于天净月明的美好夜晚在家等待夫婿归来时,那种喜悦的盼望之中又略合几分不能时刻厮守相伴的遗憾之情;下片写主人公香熏衾被,急切盼夫归来与夫妻见面后亲昵热烈的情景。全词以女主人公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先是轻松喜悦,次则感伤叹唱,继以殷切盼望,终于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其中环境的渲染、心理的刻画、细节的描述交织成篇,真切细腻地展现了夫妻生活的缠绵与甜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生活五彩缤纷,就象时刻变幻的白云,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永久地保持着爱情的甜蜜,下面这首《鱼歌子》反映的就是夫妻情感开始呈现裂痕的生活情景:

    绣帘前,美人睡,庭前蜗子频频吠。雅奴白,玉郎至,扶下骅骝沈醉。     出屏帏,整云髻,莺啼湿尽相思被。共别人,好说我不是,你莫辜天负地。

大约这对夫妻的感情早己淡薄,故未待夫回,妻已先睡,至狗吠奴叫,夫婿醉归,女主人公悲伤的泪水早己“湿尽相思被”,因此,她指责丈夫昔日经常向别人言长道短,说妻子的坏话,而今日自己竟也做出了“辜天负地”违背誓盟的事来。词截取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家庭夫妻生活的一个侧面。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时夫妻之间不得不作暂时的分别,于是送行便自然地成为恋情词中的一部分,由此表现浓挚的儿女情肠和缠绵的眷恋之态。比如:

     昨朝为送行人早,五更未罢金鸡叫。相送过河梁,水声堪断肠。    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驻马再摇鞭,为传千万言。

——《菩萨蛮》

     此时模样,算来似,秋天月。无一事,堪惆怅,须圆阙。穿窗牖,人寂静,满面蟾光如雪。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      晓楼锺动,执纤手,看看别。移银灯,偎身泣,声便咽。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

——《别仙子》

前一首采用回忆的方式,叙述送别情形,表现离别心态。“水声”句暗喻女子的哭泣,极言悲痛,写其不忍分别;结尾两句则突出男子的欲行又止,千嘱咐万叮咛的情形;从而传达了夫妻间的深厚感情。后一首写夫妻晓别的情景。上片以月照离人泪痕,虚写别前夫妇的话别与痛惜,下片描绘别时情形和双方情意绵绵的叮咛嘱托。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意境,即由此化出。

分别如此眷恋缠绵,别后更是相思深切,于是思夫成为恋词中的大宗。《山花子》中的女主人公后悔让夫婿出游,自己在家倍受孤独,她想象自己如果是江水是南山的话,也早己思念得“水竭山碎”:“去年春日长相对,今年春日千山外。落花流水东西路,难期会。西江水竭南山碎,忆你终日心无退。当时只合同携手,▓▓悔。”《鱼歌子》中的女主人公则陈述了徒对美景而孤寂郁闷的情形,倾吐了丈夫未能早归的烦恼:“春雨微,香风少,帘外莺啼声声好。伴孤屏,无语笑,寂对前庭悄悄。当初去,向郎道,莫负青蛾花容貌。恨狂夫,不归早,教妾实在烦恼。”《破阵子》中的主人公团思念深切而转向怨恨,甚至猜疑:“莲脸柳眉羞晕,青丝罢拢云。暖日和风花戴媚,画阁雕梁燕语新。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泪,焚香祷尽灵神。应是潇湘红粉继(系),不念当初罗帐恩。抛儿虚度春。”此词上片以白描手法自述动人的容貌和天气环境的优美宜人,表现“良辰美景无人共”之悲伤自怜;下片以垂泪、祈神的细节,写寂寞难熬和盼夫归来的心清,怀疑丈夫在外已结新欢,留恋忘返,而将自己抛撒在家,空守闺房,虚掷青春,从反面写出了思念的焦虑。有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因为与夫婿分别得太久而后悔嫁错了人:“一旦婢(聘)得狂夫,攻书业抛妾求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