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男模成上世纪男色启蒙
西方画家笔下的几个世纪…
漫游210年前的美国费城
读易经感悟 21世纪必须…
关于二十世纪以来的民间…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中国人类学世纪回眸
《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国…
深入把握改革开放30年统…
《做新世纪小主人》演讲…
最新热门    
 
21世纪人类新文化

时间:2009-8-8 16:44:04  来源:不详

   21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的时代。它面临许多重大抉择。选择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建设生态文化,这是人类最重要的抉择。

    一、什么是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这一定义是从与传统文化比较提出的,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人类创造文化,以文化的方式生存,运用文化的力量发展自己。在这里,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自然界支持人类文化的发展。

    但是,300年来,依据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人们认为只是人有价值,人是自然的主宰者;自然界没有价值,它只是人改造和利用的对象与工具。

    依据这样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具有“反自然”的性质。人类的文化创造,对自然界采取了两个主要行动,一是把大自然作为索取资源的仓库,向自然界索取越来越大量自然资源。二是把大自然作为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向自然界倾倒数量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复杂的废弃物。这是以损害自然价值的方式实现文化价值,造成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短缺为表现的自然价值的严重透支,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后果,是人类文化的消极和落后方面的表现。

    20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世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传统文化已经达到它的最高成就;同时,它伴随的问题,例如在社会关系方面,贫富差距扩大矛盾尖锐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军备竞赛、腐败、恐怖主义等世界公害;生态关系方面,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这些已作为全球性问题形式,表现为人类生存的重重危机。问题与挑战导致一个大变革时代的到来。变革就会有选择。我们认为,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克服生存危机的新的文化选择。

    二、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二次重大文化革命:一万年前,农业产生,以农业文明代替渔猎文化,这是人类第一次文化革命;300年前,工业革命,以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这是人类第二次文化革命。21世纪,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这是人类新的文化革命。

    人类最早的文化是自然文化。那时的人类生活,既是自然而然的,又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的生活同动物一样服从生态规律,完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一种“自然性”。

    古代社会的文化是人文文化。它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伦和人事,人文科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成就,但自然科学仍以经验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古代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成就。

    现代社会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使人类生活现代化;而且表现在政治和其他文化方面。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也就是说,人类文化经历自然文化一人文文化一科学文化,现在向生态文化发展。文化发展这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用下面两个简表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后一阶段包含前面阶段发展的内容。例如,人文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科学文化发展中包含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生态文化发展中包含前面三种文化,但是它们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同样,以社会中心产业而划分社会形态,农业社会中农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但采集和狩猎依然存在;工业社会中工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但渔猎、农业依然是重要产业,只是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业成为社会的中心产业,它不是否定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只是抛弃它们的不完善方面,采用新技术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人类文化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三、生态文化的主要结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选择,它表现在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

    1、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的选择。

    生态文化,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生物和自然界伙伴共同体。这种选择,要求改变传统社会不具有公平调节社会利益、不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机制,而具有自发的两极分化机制、自发地破坏环境的机制的社会性质;从而使实施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制度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度化,使社会具有自觉的保护所有公民利益的机制,具有自觉的保护环境和机制,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的选择。

    生态文化,确立自然价值观,摈弃“反自然”的文化,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实践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

    科学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科学与道德、事实与价值分离的原则,脱离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它的成果及其应用,可能成为极少数人的工具,只对少数人有利,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损害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圈的整体性。例如,它用于制造和生产高科技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它用于制造和生产高科技的破坏生态系统和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等等。例如,原子核技术的伟大成就;又如,DTT、CFC和其他化学化合物的发明和应用等等。虽然它带来重要福利,但也带来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

    为了减少或避免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需要把价值概念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又有利于自然保护的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包括大学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使科学技术向有利于“人——社会——自然”系统健全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具体途径,有利于经济持续性、生态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即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

    经济学转变:经典经济学只有经济增长一个目标。它否认自然价值,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损害环境质量和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都不计入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需巨大的经济投入。这样,经济增长导致资源和环境的损害,自然价值严重透支,这些既不在GDP账上出现,又不对这种透支进行足够的补偿。因而这是一种严重负债的经济,是一种增长虚假的经济。这种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需要新的经济学。

    新的经济学,需要确立“自然价值”概念,并把它作为关键词,不仅进行自然价值计算,而且把它作为一个核心概念,重新建构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框架,重新建构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伦理学转变:经典伦理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它不涉及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关系。因为生命和自然界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人类利用的对象,人无需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但是,现实世界有两种最重要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传统伦理学只适用于调节前者,而不能调节后者。因而在20世纪中叶,因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而暴发的、大规模的环境保护运动中,产生了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其它事物的行为的道德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从而改变两个决定性的规范: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2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这不仅是道德对象、从而人的道德活动范围的扩大,而且是人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目标的变化。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关于自然价值的理论。它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在文化的层次,它对人具有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即作为人的工具为人利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在生命和自然界的层次,它本身在地球上的生存,这种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正是由于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因而它是有生存权利的,人类对它的生存是负有责任的。

    从对生命和自然界价值的确认,到人类新的责任的确认,一种新的伦理学产生,这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是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的表现。这是人类新生活的需要。

    哲学转变:300多年来,笛卡尔——牛顿哲学作为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成为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指导人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它是以机械论和二元论为特征,过分强调分析方法和主客二分的哲学。它在主-客二分,人与自然、事实与价值、科学与道德分离中,人成为自然的主宰者,自然界只是人利用的对象。它在强调人的主宰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工业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在向自然进攻、改造自然的同时,发展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实行一种实际上“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生活;同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发展了科学主义的思想,并从而发展了损害自然环境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它以生命和自然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人的持续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害生命和自然的多样性;同时,以多数人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实现少数人的持续发展,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和不公正,并损害后代发展的可能性。这样导致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人自然”系统的生存危机,使“人一社会一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