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
再寻“金枝”——文学人…
最新热门    
 
文学归潜——兼谈文学研究的沉潜

时间:2009-8-8 16:44:25  来源:不详

文学,古代泛指诗性智慧,才情文思,或文献典制。今之文学含义取自西方,主要指有关审美想象和诗意才情所创造的文字性门类,或者说借助文字进行审美想象和创造的艺术活动。中西方在文学的定义问题上藉才情以冥会,凭诗意而暗合,都切入了才情文思秀出的基本精神。

古今中外的文学活动一味地在秀出在凸显,但是很少有人思索文学的归潜问题。这里说的归潜不是指宇宙万物的终极虚无——即不是哲学上所说的归因空无,也不是指天地众相的必然物化——即不是伦理学上所说的有死速朽,而是指文学在人类生存智慧意义上的文明通化。前二者是阴暗的或曰错误的,错在思维方法上堕入了恶的无限性;后一种是健康的或曰爱生的,爱在向死而生,为生而死,善死善生,能通能化。近代以来的文学及其研究无不是在“秀”字上作文章,而文学的归潜问题却成了一个忌讳的话题。

我所说的文学归潜包括三个方面:文学研究期待本真的隐秀,酝酿疆域的启蔽,呼唤文史的归藏。

一、新世纪文学研究期待本真的隐秀。这是文学归潜的前提和基础。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

1、文学的本真需要隐秀。文学的本真是非文学。文学的本真是文学的本然,它和文学的本质并不相同。文学的本质是其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文学的本真则是文学的非本质。本真不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本然有他”,“本根在界”,“本相非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别林斯基、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说明过同样的道理。20世纪中西方关于文学主体、本体、自律等向度的开掘自有其历史价值,但是刻意维护的恰恰是文学的本质,而非文学的本真;着力宣传的是文学的一枝独秀,而非文学的“深文隐蔚”;反复论证的是文学的自给自足,而非文学的自我非我;全面肯定的是文学的自成一体,而非文学的自我否定。这样一来,文学研究成了文学“天然合理”论的同义语,片面放大了文学包括文学研究自足性和抗争社会非正义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作为批判者和作为批判武器并不能代替自我批判的事实。我们所说的自我批判,就是隐秀之自觉自修。

2、文学的华采需要隐秀。文学本身就是华过其实的人文风貌,在苦难岁月她常常是弥足珍贵的不平则鸣,是人类苦闷的象征,而在承平年代则往往是养活才子佳人的“聊斋”,充其量是叮咬社会这头大动物的“牛虻”。在生活相对安逸物质供应丰裕的历史时期,文学及其研究也出一些好产品,但是陈陈相因的重复和矫揉造作的文本也为数不少。尤其在国家和社会文教机构包养数量庞大的文化大军之时,资源浪费和文化垃圾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公害。隐文学之秀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学隐秀之自裁。

3、文学的教育需要隐秀。文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习和弘扬祖国文学遗产,增进国民在文学本真方面的修养。钻仰文学之秀出和凸显是学习是弘扬,探究文学之蕴藉、含蓄也是学习是弘扬。长期以来,我们阐扬的只是文学竞秀的一面,而忽视了文学隐秀的一面。我们教学生文学,似乎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能诗文,善小说,文采飞扬,风流倜傥。这些气质当然有其优长,但是有才气而不张扬,能内秀而尚厚重,尤其是一个民族不可缺少的品格。青少年最易受文学轻举和张扬特性的熏染,当今高校一面倒的“文学秀”教育更助长了片面的文秀特点。文学隐秀教学势在必行,文学厚道涵养刻不容缓。早在20世纪50—60年代,陆侃如、冯沅君等先生曾就此倾向发出过矫正性的忠告,他们反复强调说大学中文系主要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要培养风骨质实的文化人,培养功底深厚的学术人才。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高校尤其值得提倡。

二、新世纪文学研究酝酿疆域的启蔽。这是我们深化文学研究的关键所在。文学归潜非得经由这一道门槛。

1、启蔽是解除文学观念的是己非它之蔽。如果我们承认“本然有他”,“本根在界”,“本相非己”,承认“工夫在诗外”,承认“文史哲不分家”,那么解除业已形成的文学疆域观念则是克服文学板块分割的重要举措。当今之世,文学观念泛滥成灾。启蔽者,解文学观念自闭之蔽也。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疆域观念的启蔽是文学破执的要害。

2、启蔽是对文学秀的合理遮蔽。文学经历了“块根”脱土的过程——文献学、诗文集、诗文评是其滥觞;经历了“扎堆”入园的洗礼——史性化、科别化、学分化是其规范;经历着“硬皮”、“癃闭”的病痛——壁垒森严、近亲繁殖、日益僵化是其症结。启蔽是退耕还林,是植根入地,是把“文学秀”纳入水草藩蔽的“人文自然”生态中去。换言之,启蔽是让文学走入文史哲的大家庭,走入天地人的大环境,走入全球化的大氛围。启蔽之蔽是护理,她要绿化被文学体制化过分垦殖的裸露之地。

3、启蔽是对文学疆域化解性处理。笔者在《文学的疆域》一文中也探讨过这个问题:“疆域如规,学科似范,教学与研究难免要适应社会分工去成就规范但这只是工匠类的低层次要求。”解疆近道,越界通化,有疆界而又能出神入化,这是学科建设最终的学术指归,也是人才成长应该追求的化境。古代文学研究可在“科”中涵,不可在“科”中固;可在“科”中化,不可在“科”中器;可在“科”中解,不可在“科”中霸。简言之,文学疆域可做学术起步的摇篮,不可做自我封闭的牢笼。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本根精神使然,也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人文深旨所在。

这里三度用启蔽,决非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要强调一种化感通变的文学疆域思想,即有疆无疆,在疆非疆。有焦点而无边际,在文史哲融会贯通中厚积薄 发。

三、新世纪文学研究呼唤文史的归藏。文学的归藏是储备、收藏、化感、通变。文史归藏是文学向非文学的过渡,是文学在本真意义上的通化(潜移默化),是文学对另一种宇宙时空的期待(藏器待时)。

1、文学的文史归藏是原道。原道是对文学本源、本根和本真的求索。本源是前提,那是浑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溯源无不回归“自然”;本根是胎际,那是生机,“生灭原无定,沉浮终有缘”;本真是实相,那是通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本真特别在乎去己。原道三本也是三法:一是复反,道动于反,反常近道;二是通变,“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三是哲思,形上谓道,哲人释然。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形上思考一直是弱项。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另文阐述。

2、文学的文史归藏是解毒。解毒是对人类文明戾气的化解。我们讲文史归藏实际上也有面对人类文明恶质化的拯救。西方学者对文明危机有以下几种态度和方法:尼采式的一概否定,视整个文明为“堕落的象征”;现代主义文艺的自杀式了断,即文艺的自戕;后现代主义的拆解转移,即文类丛林化或曰自然生态化。这些方法不论偏激、愤慨,抑或睿智、变通,都对我们有启发作用。我们提出的归藏主张,既有对国外人文智慧的汲取,也有对异域思想弊端的超越。原道的本意就是文史哲的融会,就是文类的丛林化和人文的自然生态化。原道的“原始要终”,不仅是回归本源,而且也是对来自商业大潮、意识形态、人性弱点、华采过剩、道德沦丧等文明劣根性的根性疗法。

3、文学的文史归藏是积储。积储是养精蓄锐,面对全球化文明变数而藏器以待时。全球化文明对各民族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球籍存亡的巨大威胁。我们一方面要辛勤耕耘,发挥文采以彪炳史册;另一方面也要刻苦归潜,深化思想以收敛锋芒。将二者结合起来讲,那就是文以藏道,道以蔽文。“秋收冬藏”以删繁就简,韬光养晦以潜移默化,积聚排山倒海的能量以迎接艰巨的考验,酝酿移星转斗的活力以等待更大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她有伟大的历史成就和艰巨的未来使命,这两方面都要求她乾行坤载,厚积薄发。古代文学研究特别应考究“深文隐蔚,余味曲包”的内涵。一个民族及其文学都应做到承平时潜龙以养气,繁华时藏愚以守拙,易行处雕削以艰涩,畅达中自贬以放逐。宏构伟制是隐秀归藏后的创设,吞吐太荒是寂寥万古中的造化。

有人崇礼乐而佞器,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有人问罗丹何为最好的艺术,罗丹答道:“最好的艺术就是忽略了艺术的艺术。”倘若反思当今文学研究的成败利钝,至少应该说归潜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略。倘用一句话概括归潜的命意,那就是让当今的文学研究慎终以追远,沉潜以涵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