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邓亚萍成为广州亚运注册…
厨师讨要600元工钱被老…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4000元打玉娇头的那沓钱…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最新热门    
 
2007年文艺理论热点扫描

时间:2009-8-8 16:44:56  来源:不详
2007年的文艺理论热点问题大都具有反思和探索的特征,而这正是文艺理论能够不断取得进步的常态。当然,热点是相对的,不同的观察者会有不同的眼光和选择,所以,我想2007年文艺理论的热点问题也决不会只限于下面述及的五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甫一提出就在思想理论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理论界也引发了强烈反响,在2007年度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
  学者们主要就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引领作用,也论及了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推进与建构功能。曾繁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我国文艺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南与启示作用,也为我国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要人们在当代文艺学建设中照搬这些理论,而是要求人们以其为理论指导,紧密结合文艺学的学科特点进行符合学科规律的科学的建设工作。(曾繁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艺学建设》,《人民日报》2007年1月18日)赵慧平认为,文学批评比文学创作更直接地沟通着社会公共意识与人们个体精神世界之间的联系,实现着社会文化思想与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转换与促进,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进步文艺以引领文艺创作是文艺批评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的首要工作。(赵慧平:《发挥文学批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文艺报》2007年11月20日)
  赖大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是相对于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而言的;在文艺价值取向多元开放的格局中,要突出应有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尤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和引领。(赖大仁:《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文艺报》2007年5月15日)张炯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是我国当代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文学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文化的最有力的传媒,理当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只有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作家的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内容,从而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作用。(张炯:《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艺报》2007年4月24日)蒋述卓认为,文艺要守护共同理想,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特别指出:“文艺为打造共同理想而实践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迫切需要重视的是如何解决以正压邪问题、社会公正公平问题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蒋述卓:《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文艺作用》,《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新时期30年文艺理论评估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文艺理论也将走过它的新时期三十年的途程。这几乎注定了对新时期三十年以来文艺理论的总结、反思与评估成为2008年前后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看点和热点。2007年,《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甘肃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都刊发了此类文章,形成了新时期三十年文艺理论总结、反思与评估的初潮。
  钱中文认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在现代性的指引下,大体明确了文学也包括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使文学理论初步回归自身。他说,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是近三十年来文论界的热门话题,而“建设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文学理论,必须要有坚实的现代性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我国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历史与现状的科学分析,以现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为立足点,面对三种文化资源和传统,在此基础上,综合地吸取各个文化资源、传统的长处,提出新的问题与思想,在多元的探索中渐渐形成当代文论的创新理论”。(钱中文:《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童庆炳认为,新时期文艺学三十年走过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两个阶段:80年代初中期“由外而内”,把研究对象“位移”到文学自身的规律上面;90年代以来的“由内而外”则把研究对象由语言“位移”到社会文化上面。今后的研究要“实现某种延伸与超越”,把研究对象“位移”到艺术文本与历史文化互动与互构上面。(童庆炳:《延伸与超越——“新时期文艺学三十年”之我见》,《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在另一篇文章中,童庆炳认为,新时期以来,文艺学学科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一样,走了一条从政治化到学术化再到学科化的道路;在这种演变的背后是各高校学术组织意识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学术任务的变化。与此相应,学术研究也从“路线”话语转变为个人学术话语,再变为团队学术话语,并预期未来中国的学术文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流派化”的阶段。(童庆炳:《政治化—学术化—学科化—流派化——从三十年来文艺学学术的发展看高校学术组织任务的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董学文不同意在建设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文学理论方面以所谓的现代性思想为指导,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对我国三十年来的文艺理论总体进程进行了概括:“在剧烈的转型中,在学科意识觉醒、观念与理路复杂的情况下,我国文学理论艰难地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朝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迈进。”他认为这一进程大致经过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反思和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统的阶段;在同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和本国文论资源碰撞、融会中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新形态的阶段;具体构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当代形态的阶段。(董学文:《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理论的趋势》,《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马龙潜主张,对以中国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结构体系的把握和对以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导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整体结构形态的理解,应是我们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进程的回顾和反思的思想与理论基础。他认为,从本质上讲,新时期文学理论近三十年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以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导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整体结构形态生成和建构的历史。新时期文艺学和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矛盾,始终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的问题,始终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问题。无论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所经历的曲折,都与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相联系。(马龙潜:《论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进程回顾和反思的思想理论基础》,《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审美意识形态
  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讨论,在2007年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求是》《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高校理论战线》《四川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河北学刊》《中外文化与文论》等学术期刊都刊登了相关讨论文章,与2006年的讨论相比较,2007年的讨论更深入、更透彻,对文学本质研究的推进也更明显、更有力。
  针对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学者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质疑,钱中文、冯宪光等学者在2007年连续发表文章予以反驳。钱中文不满有些学者把“审美意识形态”当成“审美”加“意识形态”来进行剖析的做法,认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审美意识”。他称,审美意识与意识一样古老,它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人的生存感受与感悟,先在口头语言的形式中获得表现,成为一种审美意识形式;其后融入了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文字,融入了具有独特的节奏、韵律的诗性语言的文字结构,使得审美意识获得了书写、物化的形式,特别在话语、文字多种结构的样式中,显示了与生俱来的诗意的审美与社会价值、意义、功能的复式构成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之间高度的张力与平衡,历史地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意识形态”。(钱中文:《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及其历史生成》,《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对于钱中文的这一观点,董学文、李志宏都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按照这种“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所谓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实际意义就是“审美意识”与“形态”的拼接,而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阐述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只能是外来的,与文学的本质属性无关。这种见解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也不符合文学实际,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伪概念”。在文章中,董学文还详细说明了他以发表文章的方式质疑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原委,澄清了许多相关事实。(董学文:《文学本质界定与唯物史观》,《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李志宏:《“审美意识”加“形态”的理论实质》,《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8期)冯宪光在《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发表《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一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学经验事实的概括,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或者从现代知识学的视角看,都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建构。对此,马建辉在该学报的第5期上撰文《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商榷,他认为,正确认识和评价“审美意识形态论”应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从这样的观点来判断,“审美意识形态”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更非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范畴,称其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准确的。
    不赞成把文学的本质界定为“审美意识形态”,那么以什么来取代呢?董学文主张应把文学本质界定为“审美意识形式的语言艺术生产”。他认为,这个界定既打破了把文学仅仅归结为意识形态的提法,又为文学意识形态属性留下了足够的阐释空间;既强调了文学的审美特性,又指出了它的生产性质;还可以把文学本质所蕴涵的人学属性、文化属性等也包纳进来。这一规定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推敲和改进,但比较起“审美意识形态”来却是拥有较多优点,更具科学性。(董学文:《文学本质与审美的关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2期)
  
  审美超越
  “审美超越”是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2007年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缘起于彭江虹等学者对王元骧的“审美超越”论观点的争鸣。
  2007年3月27日,《文艺报》发表了彭江虹的《精神家园的建构与审美超越论》一文。彭文认为,王元骧主张的“审美超越论”虽然相对于只承认人的存在而否认人的超越和发展的粗鄙存在观而言是进步的,但其基本观念却是建立在终极目的和有限目的或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裂的基础上的,因而“是一种主观幻想”。作者指出:在艺术世界里,我们可以批评甚至否定现实的丑恶现象,但是要克服之却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才能真正完成,这就要求文艺推动人民群众在现实世界中改造自己的环境,而非仅在艺术世界里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强调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而不是在艺术家的领悟和构思中从经验引向超验、从有限引向无限、引向自我超越。
  王元骧在9月4日的《文艺报》上发表《论文艺的“审美超越性”》对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