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四柱五行宜从事的行业与…
住宅风水五行与方位的关…
2009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下…
《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
数字时代情报学发展展望…
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考核…
文学批评态势与更新之途
全球化趋势中报告文学的…
最新热门    
 
趋势与方向

时间:2009-8-8 16:44:58  来源:不详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文艺理论也将走过它的新时期30年的路程,这几乎注定了总结、反思和前瞻成为2008前后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看点。2007年,《文学评论》、《文艺争鸣》、《甘肃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都发表了一些此类文章。总结过去是为了未来,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因此,总结就不能是简单的回顾,就不能只是知识的分类、梳理和概括。就当前来看,总结与反思都应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正确认识文艺理论30年的问题与成绩,深入把握文艺理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并以此为契机,把我国新世纪的文艺理论引向科学发展的轨道。
  对于30年来的文艺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已有不少文章谈及,所以它不是本文所要叙述的重点。本文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文艺理论发展的趋势与方向问题,因为文学理论不仅仅是关乎文艺的知识,同时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建构的环节,所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常常是考察其是否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30年文论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中的基本作用是确立正确的理论立场、理论方向和理论方法。
  我国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张扬个体,发挥文艺审美性质,都是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历史效果的。这种正面的或积极的历史效果体现为一种“扬弃”,即这里的市场经济、个体主体、文艺的审美性质分别是计划经济、集体主体(或人民主体)、文艺的社会性质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个体主体和文艺的审美性质的扬弃,它们之间有一个孵化和被孵化的关系。因此,只有从它们的母胚出发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市场经济、个体主体和文艺的审美性质。可见,“扬弃”在这里指示了一种立场和方向,扬弃者应该是站在这一立场并沿着这一方向才能实现、保持或继续其存在的先进性。
  而30年来文艺理论的发展状况的复杂性正表现为一些情况下,某种程度上,被扬弃者的逆动,即由于其自身的保守力量的膨胀而对扬弃方向的排斥和修改。这导致了在一些文艺理论著作中,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及其基本概念被淡化和被排斥,其主要方式是:1、以“过时论”否定之、抛弃之;2、放在论著开头,以“戴帽子”的形式搁置之;3、改变其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当代西方理论家的观念来重新阐释之,从而对其内涵进行修改或歪曲等等。这样,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些基本观念和基本概念在一些文艺理论著作中,有的消失了,存在的也大多成了一种抽象的符号,或其意义被改写——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却是搬用了西方现代学者的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导向功能在这些文论著作中被消解掉了。这样的趋势在文艺理论文本中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反映”、“人民性”、“现实主义”等概念的意义流变中是不难看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带有强烈的革命和批判性质,他们的理论是把文艺看作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以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本位,从联系的、现实的观点看待文艺的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实现,而非把文艺仅仅看作自足的个体。
  有学者把文艺理论近30年的发展轨迹描述为“政治化—学术化—学科化”,这样的表述失于简单化。知识的建构、学科的建设对文艺理论来说当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来说,过于强调学术化、学科化反而会改变其固有的性质,窒息其生命力。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根本意义不是在于建筑一个关于文艺的知识体系,而在于确立起明晰的理论立场和理论方向。将其过度学术化、学科化,其意义的个性就泯灭了。这一点最近已经有学者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文艺理论既是关于文艺的专门理论,也是人的观念的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部门,不管你是否同意,它总持有一定的立场和方向,这是难以回避的。我们要建构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的文艺理论,而非作为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文艺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确立的基本立场和方向。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灵魂。现实生活中,缠绕我们的眼球和头脑的,一边是大院文艺、皇宫文艺、富豪文艺,一边是工农文艺、底层文艺、革命文艺,关于这样的文艺的理论与批评,“价值中立”只能是一句空话。人们常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穷人的经济学,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也是穷人的文艺学,其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站在劳动大众的立场上的。那些从富人的立场、中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的,都不可能在本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此,文艺理论的发展也如此。文艺理论必须通过文艺去关心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文艺理论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随历史潮流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艺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不只体现在细读文本和推敲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社会历史的把握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上。恩格斯在1885年11月26日致敏·考茨基的信中说:“在当前条件下,小说主要是面向资产阶级圈子里的读者,即不直接属于我们的人的那个圈子里的读者,因此,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地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其使命也是如此。 现在大家都知道发展要又好又快,强调一个“好”字,对于文艺理论的发展来说,我觉得这“好”字就体现在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发展具有科学性上,对那些偏离了正确方向的发展,对那些不顾科学性的盲目发展,已经是到了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二、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趋势
  
  文艺理论在新时期以来的30年间不断发展,表现出多种趋势和倾向,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值得我们加以分析和研究。
  我国现代文论的一个传统是其鲜明而自觉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这一点,我们从现代文艺理论对一些基本范畴的解释和阐发就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我国文艺学教学大讨论也可以看出来。文艺理论面向的不只是文艺,它更多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人生。它的功能更根本地表现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功能和思考的功能,而对文艺本身的解释则成了实现这样的功能的中介或中间环节。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文论发展过程中,可以说,这样的功能是不断地在减退的。

 在80年代前后,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是针对文艺理论在过去的过度功能化(比如过度的政治化等)的弊病,这在当时无疑具有纠偏的效果。到90年代以后,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则是使文艺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社会历史的限制。当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不是去文艺理论的所有的功能,而是去某种或某些特定的功能。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也并不妨碍其别种功能的建构,而且,文艺理论往往以建构一种功能的方式来避免另一种功能。正如一些文艺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功能,但它却无可避免地成了市场意识形态网络上的一个环节或纽结。
  文艺理论去功能化的主要表现是:1、研究对象只集中于文艺本身,即着重于文艺的内部研究,挤压或排斥文艺的外部研究空间。80年代中晚期,文艺理论上的所谓向内转就是如此。主张文艺要朝向自身,要纯化;文艺理论要朝向文艺,要专注于文本研究。2、由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分析,转向了技术性分析,中国版本的形式主义文论就是如此。纯粹的知识性取代了深刻的思想性,进入了所谓“思想淡出”的时期;文艺理论在其表象上不再作为特定的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学科知识。3、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想或哲学基础,从而使具有整体有机性的文艺理论模式不再是文艺理论著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我国传统文论拼贴起来的无机的杂拌式文论著作。在这样的文本中,知识增多了、扩容了,而智慧却减缩了、消失了。 那么,如何评价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呢?我觉得,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在一些方面增强了理论对于文本的阐释力,这应该说是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文艺理论的去功能化减弱了它可以做出的对于人类的更大的帮助和贡献。可以说,文艺理论的功能化,也就是其社会化过程,如果去掉这样的功能化,那么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必然会遭受损失。因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的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作为人的观念形态的文艺理论也不例外。这正如齐泽克对意识形态表象的一个判断,他说:“当某种程序被指责为是‘地地道道的意识形态’的时候,人们可以确信,它的倒置同样是意识形态的”。

  如果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文艺理论来说,就是要求其“自转性”功能与“公转性”功能的协调,30年来文艺理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自转性”功能的过度扩张和“公转性”功能的逐渐式微而导致理论发展的片面和失衡。以文艺理论中概念的含义为例,可以说文艺理论中概念的内涵都是不断发展着的,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保持适当的“公转”与“自转”的张力,发展才可能是可持续的。这就要在概念使用、阐述和解释中形成其“内涵的整体性”的理论自觉,比如我们探讨“审美”概念,就既要看到它的“自转性”,也要看到其“公转性”。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也应是如此。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元骧教授才说,审美和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因为“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没有一个概念的意义可以只是“自转性”的,而非“公转性”的,反之亦然。当前来看,无论一些学者对“审美”概念的质疑,还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质疑,其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在具体解释和使用这些概念时使它们的“内涵的整体性”遭到了裂解。在这里,去功能化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整体性的制衡结构要素不全面了、不协调了,发展就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当然也就不可摆脱难以为继的命运了。
  
  三、30年文论发展与社会经济性质及其发展的联系
  
  分析理论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经济现实,因为观念的东西总是居于被支配的地位的,它不能离开社会历史现实而独立地发展和演进。虽然“经济在这里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但是它决定着现有思想材料的改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所以,没有社会经济现实作为背景,对理论观念的把握和分析就不可能是真正深入和彻底的。
  就以分析1980年代的文艺观念的演变来说,显然离不开当时的个体经济时代。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准许一部分人先富的制度安排,“大锅饭”的破局,个体工商户的涌现等等激发了个体经济时代的大潮。搁置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确立起个体的主体性成了个体经济时代的一项基本的诉求,这也是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似乎才可以真正理解文艺理论上的主体论思潮。在1980年代,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文学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讨论,文学意识形态本质问题的讨论,阶级性问题、阶级性与人性关系问题的讨论,美学热,方法论热等等都一方面破除了极左文艺思想和庸俗社会学在文艺理论上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质上也为个体成为主体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进程中,阶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