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广州:7万市民冒雨赶赴…
确保市民有序观赏日全食…
近古叙事中士人与市民地…
张飞形象:用市民意识改…
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
最新热门    
 
新市民传奇:海派小说文体与大众文化姿态

时间:2009-8-8 16:45:16  来源:不详
创意,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的个性如何在张资平后期小说制作中减弱与消失。叶灵凤肯“降格”以求,为报刊写连载性通俗小说是件好事,但也不能不看到,他笔下流出的大众小说,无论是语言和叙述,都缺乏他纯文学作品的那种光彩。他一通俗化便不免平庸化,付出了降低艺术独创水准的代价。
不过,总体上还应承认海派使通俗文学在审美方面得以提高的功绩。海派在大众趣味中同时加进文人趣味,加进文人理想,加进知识者期待物质生活精神化,促进生命价值升华的不懈追求。张爱玲如果没有了对人世间的悲剧型感受,那她只能是个高明些的言情小说家。徐讦的《风萧萧》如果不思考一些“比较永久的存在”,“比较广远、比较细微与根本的问题”,从而让每个人的“心灵有一种陶醉与升华的快乐”,或者不能“从一件小事里看到一个永恒的真理”[(74)],那这个长篇也仅仅是部好读的、恋爱加惊险的间谍小说而已。
文人趣味还包括幽默,纯诗的意识,理性意识等等。幽默当然不是耍笑逗乐。耍笑逗乐如马戏团小丑献技,偏于大众;幽默是机智的回眸一笑,是喜剧性的玩味人生,是文人的。张爱玲《琉璃瓦》煞有风趣。予且的许多作品,《七擒》、《相见欢》、《试婿记》、《求婚》,皆充满轻松的谐趣,而且有的喜剧结构纵横交错,人物关系充满着张力,比较复杂,不是普通市民所能领会,作者是懂得话剧艺术的[(75)]。抒情气质比较强的海派作家叶灵凤、穆时英、施蛰存、黑婴、张爱玲、施济美,又给小说带来诗。而理性意识在徐讦、杜衡身上便是对生活意义、生命意义的不断追索,在小说中加入议论。这也可以看作是文人提高大众水平的一些手段。
海派这一批作家在平凡的市民故事体中,是想要自觉提高它的文化蕴含的。大众里面便存在低级趣味。存心迎合,结果往往是张爱玲说的“有他们的浅薄而没有他们的真挚”。那怎么办?张还说,“将自己归入读者群中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76)]。这话很清楚,追随读者是主要的,多给的就是利用日常材料不知不觉揉进理想、知识、理性,增加小说的文化厚度、历史厚度。就是在通俗文体内部,使其容纳古老的和现代的双重记忆,把这两种记忆打通、激活。
整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始终在左翼有意的带动下,讨论“大众化”的问题。张恨水代表了文学由俗入雅的路途,把旧的章回体小说改造成新型大众小说;一部分左翼和海派,都走由雅入俗的道路,即进行纯小说的大众化尝试。左翼直到赵树理出现,才把硬要将欧化小说大众化的别别扭扭情况作了改变,但在民间化的湖泽里又陷没得太深了。倒是海派一心一意在大众读者市场的制约下,做着趋从大众又提高大众的文体操作。张爱玲是一种方向,她既是新的市民的,也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俗的,也是雅的,是雅俗对流的。

 


注:
(1)前文载1989年8月5日《文艺报》,后文载1994年《文学评论》第1期。还有一些海派研究文字分载在这些年的期刊上面。
(2)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传奇之名”由唐至明“凡四变矣”。现在它的用法已经非常泛化。见《通俗文学概论》附录:“中国传奇文学概述”,陈必祥主编,1991年5月杭州大学出版社版,第220页~221页。
(3)(53)引自《张爱玲文集》第二卷,1992年7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第279、178、181、190、196、214页。
(4)(14)(38)(63)(64)(65)(68)(76)引自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见《张爱玲散文全编》,1992年7月浙江文艺出版社版第471、471-472、179、472、367、371、19-20、81页。
(5)施蛰存:《小说中的对话》,载1937年4月16日《宇宙风》第39期。
(6)邵洵美:《小说与故事》,载1930年10月《新月》第3卷第8期。署名“浩文”。
(7)徐讦:《<风萧萧>后记》,收入《风萧萧》,1946年10月怀正文化社版。(8)予且:《我怎样写七女书》。
(9)丁谛《人生悲喜剧》短篇集,1944年9月上海太平书局版。
(10)周楞伽《失业》集,1936年11月北新书局版。《沉沦》集,1941年5月上海群立出版社版。
(11)《手指》收入《南北极》。1933年现代书局出《南北极》增订本时,收入《偷面包的面包师》、《断了条胳膊的人》、《油布》三篇,被认为有“普罗”风。
(12)见穆时英《本埠新闻栏编辑室里一札废稿上的故事》、《贫士日记》,分别收入《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两集。
(13)《春梅姑娘》收入《法公园之夜》集。《舞女丽丽》收入《爱的逃避》集。
(15)张资平《公债委员》收入《不平衡的偶力》,1927年4月商务印书馆版。
(16)叶灵凤:《红的天使》,1930年1月现代书局版。
(17)三篇小说均收入《南北极》。
(18)张资平的《飞絮》,1926年6月现代书局版。至1930年凡十一版。《新红A字》是张的最后一部长篇,1945年7月知行出版社版。
(19)张爱玲《小艾》见《张爱玲文集》第二卷。
(20)《浪淘沙》收入《灵凤小说集》,1931年6月现代书局版。
(21)《蔻拉梭》,收入《资平小说集》,1933年3月现代书局版。
(22)《殷宝滟送花楼会》,连载于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杂志》第13卷第2期至第4期。后收入《惘然记》。其他三篇均收入《传奇》。
(23)《寻夫记》、《一吻记》为予且《寒窗七记》中的两篇,载1944年《大众》4月号。
(24)三篇皆收入《上元镫》增订本,1932年2月新中国书局版。
(25)《薄暮的舞女》收入《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春阳》、《雾》三篇均收入《善女人行品》。
(26)《鸥》收入《小珍集》
(27)(28)(36)(37)(40)(41)(42)(51)(52)(66)(70)引自《鸿鸾禧》,《传奇》第35、200、200、119、114、32、89、213、110、213、158页。
(29)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见《张爱玲文集》第4卷第268页。
(30)(58)(59)《张资平评传》,史秉慧编,1932年4月现代书局版,第13、31、61页。
(31)刘呐鸥:《流》,《都市风景线》第37页。
(32)穆时英:《黑牧丹》,《公墓》第216页。
(33)予且的《别居记》载1943年7月1日《大众》第9号。《重圆记》连载自1944年4月15日至5月15日《小说月报》第40至41期。《守法记》载1944年5月10日《杂志》第13卷第2期。
(34)徐讦:《决斗》、《英伦的雾》均收入《海外的情调》。《一家》,1943年1月夜窗书屋版。
(35)张爱玲:《创世纪》,连载于1945年3月至6月《杂志》第14卷第6期至第15卷第1、3期。《心经》收入《传奇》。
(39)详见《公墓》第108~110页。
(43)予且:《觅宝记》,载1948年3月1日《大众》第5号。
(44)予且:《女校长》,1945年3月知行编译社版。
(45)见曾今可《决绝之书》,1932年6月新时代书局版。
(46)收入《传奇》。
(47)予且:《一昔记》,载1944年《大众》7月号。
(48)《鬼月》收入《鬼月》集。中篇《莫愁巷》连载于1948年5月5日至10月30日《幸福》第17期至22期,仅前九章,全文未完,也未见草行本。
(49)施蛰存:《小说中的对话》,载1937年4月16日《宇宙风》第39期。
(50)见现代书局为发行改订本《南北极》所做广告上汇集的批评。载1933年2月1日《现代出版界》第9期。
(54)(62)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载1944年5月1日《万象》第3卷第11期,署名迅雨。
(55)张爱玲《鸿鸾禧》,《传奇》第22页。省略号为原文所有。
(56)《杂志》的“编辑后记”见1944年10月10日《杂志》第14卷第1期。
(57)《“将军底头”》,载1932年9月1日《现代》第1卷第5期“书评栏”。未署名。
(60)(61)傅东华评语,钱杏cūn①评语,见现代书局为发行改订本《南北极》所做广告上汇集的批评。
(67)施蛰存:《春阳》,《善女人行品》第98页。
(69)东方dì②lián③:《穿衣论》,载1945年6月《天地》第21期。
(71)苏青:《结婚十年》第60页。
(72)均收入《上元镫》集。
(73)予且:《凤》,1937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
(74)均引自《风萧萧》,见1946年10月怀正文化社版第154,第470页。此长篇许多警策语多也证明下面说到的它的理论。
(75)予且《七擒》载1942年1月1日《万象》第1卷第7期。《相见欢》载1942年12月1日《万象》第2卷第6期。《试婿记》载1943年1月1日《大众》第3号。《求婚》收入《予且短篇小说集》,1943年7月太平书局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屯右加耳
②原字虫右加四个又
③原字虫右加柬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