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朝的族天下远不如汉王朝…
从青海藏族的年节错位看…
奇特的水文化与藏族的水…
藏族茶文化论析
中国当代藏族作家汉语创…
关于藏族认知风格的调查…
最新热门    
 
藏族天葬起源窥探

时间:2009-8-8 16:45:57  来源:不详

 本文对藏族天葬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它发端于藏族古代历史上的"天赤七王"时期(约公元前3-前4世纪),此时期以天神崇拜为核心的各种信条,不仅禁锢了七位国王的人身自由,而且葬送了他们的性命,此悲剧酿出了藏族天葬的源头。 

 


  自古以来,死亡就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面对死亡,每一个人应把安详和勇气、生活的力量和慰留留给活着的人们,这似乎成为人类精神上比宗教还要强烈的需求。因此,关于死亡和死亡以后的事情,从来就是各类宗教谈论的主要话题,也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无不探讨此问题。换句话说:"死亡也许是人生中最神秘、最惊心动魄的事件,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围绕着如何认识死亡、对待死者演出了一幕幕历史话剧。"①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早已形成既相近又有区别的各种自成体系的丧葬文化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丧葬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它自身特有的丰富多彩的风格。从形式结构上看,主要由天葬、土葬、石葬、崖葬、塔葬、肉身葬等多种葬仪所组成,可堪称人类奇特文化现象之一。形成这一风格的原因,除了受传统文化多元性的影响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地理环境因素。因此,藏族丧葬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文化中最令人注目、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从这个角度讲藏族丧葬文化与其它藏族文化的形式相比,更能直接地反映藏族这一高原民族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情态,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由于历史的筛选作用,天葬成为现今藏族地区人们选择最多的一种葬仪。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极感兴趣,经过不断探索,且取得了不少成果。由于丧葬文化最贴近人类生活,因此颇受藏族人民的关切,甚至将其视为最神圣的"私事"而加以严格管理。这样,就使包括天葬在内的藏族丧葬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逐渐成为一种"禁区"文化,再加上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奇缺,从而给有关学者的研

  究带来诸多不便。这亦是迄今为止对藏族丧葬文化,特别是对天葬的起源问题,众说纷坛、难以统一的主要原因。

  对于天葬起源问题,笔者依据最近发现的历史资料和实际物证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此和盘托出,以就教于方家。 

  藏族天葬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它与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以及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再加之历史久远,时过境迁等诸多因素,因此作为现代人来探讨它的起源就十分困难。为了对天葬的产生有个历史的系统的认识,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藏族的远古社会作一简略的追溯。

  藏族古史《柱间史》记载:"东、党、赛、莫,即四大宗族,是雪域藏地最早出现的人类。"这四大宗族,也可称为四大氏族,但更准确地说,"应为"四大姓氏"。可见,这四大姓氏或宗族为藏族族源。

  经过漫长的岁月,藏族历史逐渐有了头绪,开始系统化,"以后依次由玛桑九兄弟、二十五小邦、十二小邦或四十小邦统治。"②从这些不断更迭的统治者以及不断分化又合并的社会结构,可以看出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亦表明了当时的社会仍属于原始社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阶段,藏族地区也有了神灵观念,并出现众多神祗:山神、水神、地神、天神等等。依据有关藏文史料,藏族地区对神灵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但是具体情形已微茫难考。然而,据《金枝》载,有灵观不仅不是原始文化的唯一信仰,而且也末占有优势地位。原始初民最早企图通过符咒仪式达到控制风雨雪电等自然力量,然而,在漫长的时间演进中,他们发现巫术力量不能偿其所愿,于是才产生了戒惧或希望的心理,企图借助某种非凡能力、魔鬼、祖灵或神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藏族古代社会的神灵观念基本上是循此路线发展的。"万物有灵"观念曾迫使藏族初民虔诚地跪拜在具有巨大威力的各种神灵的脚下,他们献上自己力所能及的祭品,崇拜神,向神祈祷,表示感谢或赎罪,希望神能继续保佑自己。藏族古史《柱间史》记载:"赛·苯波、玛·苯波、东·苯波、奥·苯波、干拉·苯波、卓·苯波、琼·苯波、谢·苯波、年·苯波、吉合·苯波、角拉·苯波等十二名有识之士正在祭献神灵。"此乃约公元前三、四世纪藏族地区祭献神灵的情形,这十二名有识之士,即十二名苯波。苯波大约相当于巫师或祭司,此处称巫师较妥当。引言中苯波之前的字均为姓氏。根据《柱间史》等藏文史料,以上十二名苯波既是总管一切精神文化的巫师,又为当时藏族十二小邦之酋长,是集巫师与酋长于一身的特殊人物。正如"许多国家,在各种时代,都曾存在过集祭司与帝王于一身的人物。他们具有半人半神、或半神半人的性质。"③这种巫者为王和王者行巫,应当说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普遍意义社会文化现象。

  藏族古代社会孕育出巫师兼酋长这一看似特殊的现象,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厚的宗教思想基础和广阔的自然环境背景,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在很多地区和民族中,巫术都曾声称它具有能为人们的利益控制大自然的伟力 此,那末巫术的施行者必然会在对他们的故弄玄虚深信不疑的社会中成为举足轻重的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当中的某些人,靠着他们所享有的声望和人们对他们的畏惧,攫取到最高权力,从而高踞于那些易于轻信的同胞之上,这是不足为怪的。事实上,巫师们似乎常常发展为酋长或国王。"④这里同样说明了藏族古代社会里的巫师是如何牟取酋长地位,并将两职兼为已有的全过程,同时亦表现了当时巫师们的极端狂妄和勃勃野心。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藏族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国王及其赞普(国王)诞生了。他们的出现标志着藏族古代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分散的原始社会解体,新的统一的奴隶社会开始形成。根据藏文史料,这位国王名叫聂赤赞普,属于藏族古老的四大姓氏名下的莫姓氏。他武艺高强、谋略远大,依据武力征服了原先的十二个小邦,并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王国,成为藏族历史上第一位赞普,他实际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古代英雄人物。

  然而,以前身兼酋长的巫师们随着社会形态发生质变而失去了酋长地位。这是历史的发展给他们所带来的冲击,亦是神权和政权的分离。从此,这些失去酋长地位的巫师便专司巫术活动,使巫术活动更具有宗教性。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也曾指出:"当其中最有力者赢得了首领地位并逐步发展成为神圣之王的时候,原来作为巫师的职能就越来越退为历史背景,而依巫术渐渐为宗教罢黜的程度相应地被祭师或神的职务所替代。再经后些时候,王权的民事和宗教两方面的职权开始分开,有关世俗的权力归于一人,有关神权的职能归于另一人。"弗雷泽又说:"我并不是说这一整个过程处处都是严格地循此路线发展的。在不同社会里无疑地会有很大差异。我仅仅是想最概要地指出我所理解的它的总趋向而已。"然而,藏族古代的巫师们在社会的巨变面前,不但不甘示弱,而且更加强化自己的巫师地位,声称他们具有能为人们的利益去控制大自然的能力,是神与人之间的代言人,使自己具有半人半神的性质,甚至超越神之上。这样一来,聂赤赞普虽然身为国王,号称天王,也被牢牢控制在巫师的严密监督之下。在实际上已没有了国王的真正尊严和自由。然而,这类能够驾驭国王的实权派巫师在当时社会众多巫师中毕竟是少数,是那些具有最敏捷的智力和最无耻的心地之人。藏文文献《娘氏宗教源流》中是这样记载的:"苯波觉那贤·恰恰查和才米贤·伍杰查两位侍卫国王。"其它一些文献中只记载一位巫师侍卫国王,无论多寡,这类谋取特权的巫师,手中毕竟握有实权。藏语中的格苯或格贤,格指国王,苯或贤指巫师,其意即侍卫国王的巫师,也可称侍臣、祭司。从形式上看,似乎类似汉地元、明、清时期的帝师或国师,但在实权上两者则有天壤之别。巫师们主要利用国王的登基和丧事二大途径来对其进行管制,使国王失去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这种巫师控制国王的奇特现象,不仅发生在藏族古代社会,而且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古代社会里都曾出现过。

  至于巫师操办国王的登基仪式,《柱间史》中写道:"他(指聂赤赞普)的头顶与天之间有一个白色的天(神)绳被人们所看见,苯波们便认为,他是因为从天而降的拉赞普(神王)而十分俊美。故以木桥将他举之肩上,并向村民示威宣告,此乃我们苯波在祭献神灵时所遇到的从天而降的拉赞普。"这种巫师操办国王登基仪式的记载,在许多藏文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虽然其仪式看似简单,但在简单的后面则蕴含着既庄重又神秘的内涵。

  聂赤赞普,这位藏族古代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国王,经过巫师们的巫术活动或宣谕,便成为"从天而降"的"神"。关于"从天而降"之说,在《红史》中有这样一段 记载:"苯波教徒们则认为天神之王是由十三层天的上面沿着天神的绳梯下降的,从雅隆的若波神山顶上沿天梯下降到赞塘郭细地方,看见的人说,从天上降下一位贸普,这是吐善最早的国王。"国王"从天而降"之说,对于崇拜和信仰神灵的古代藏族人来 讲,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今先民真正困惑、感兴趣的是人的死而不是生。"⑤当国王聂赤赞普的认命或登基仪式圆满完成之后,侍卫在国王身边的巫师们又遇到另一个头等大事,即国王死后的去向。这对于在当时社会民众中具有威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巫师们来说,不算什么困难。他们按照"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思路,提出将国王尸体送回天界,"地上不留尸骸"的神秘主义方案。这样,既能表现神与人之间的差别,又能宣扬神的威望,实在是处置国王尸体的最佳办法。

 

  《红史》中这样写道,"聂赤赞普的子孙依次相传,有牟赤赞普、丁赤贸普、索赤 赞普、梅赤赞普、德赤赞普、赛赤赞普。他们与聂赤赞普合称为天赤七王,天赤七王的陵墓建于天上,神体不留尸骸如虹逝去。"这是藏文史料中如何处理国王尸体的记载之一。它从-个角度给我们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大家知道,先民用困惑、 好奇的眼光望着天、望着地、望着自己周围的一切,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思索,终于,他们找到了心中那无数个"为什么"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神。神以巨大的威力,操纵着自然界的一切。如果没有神,也就没有了万物。换句话说,也就是由于对生的渴望,先民在自己的头脑中才形成了神的观念。但起初他们对神的形象却是模糊不清的,"日月星辰是神,风云雷电是神;江河东流、春花秋实、落雨落雪、冷暖交替,……没有一样不是神的所作所为。"⑥我们从"神体不留尸骸如虹逝去"一句中,可以看出,巫师们借"彩虹"这一自然现象解答了国王死后如何升天的问题。这种解答,现在看来,显得有些怪诞,但对先民来说,却是言之有理的。因为在先民眼里,彩虹这一捉摸不远的自然现象,或是一种神,或是某一神显现的外在形象。这就是巫师们让"神王"死后,也如彩虹消失在空中的思想基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