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方与…
最新热门    
 
寒食不入日本考

时间:2009-8-8 16:46:2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唐代是中国民俗传播日本的重要时期,寒食节当时已为遣唐的日本人所知,但有意识未导入日本。其原因在于寒食与日本的本土文化不相容,在于日本人关于秽的观念。在唐朝做为寒食重要内容的皇帝赐火,因为秽的妨碍,在日本很难出现;在中国给寒食带来强大生命力的扫墓之风,因与秽的观念相矛盾,同样无法影响及日本。
 
【关键词】 寒食节 日本 秽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历法传入日本,有以下文字资料可为参证。《经籍后传记》曰:
    以小治田朝(今按推古天皇—原注)十二年,岁次甲子,始用历日。[1]
    中国古代节日传入日本,大概与历书的传入有很大的关系。随着中国古代历法的采用,人们对年历中的节庆日的关心渐次提高,是很自然的。从现在能读到的日本年中行事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节庆日对日本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最强的唐朝,举凡当时的大的节庆日——如上已、端午、重阳等,都已传到日本,并成为日年中行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饶有意味的是,在唐代非常流行的寒食节,却没有传入日本。
    寒良节的起源,相传始于介子推的故事。如《琴操》、《后汉书·周举传》所载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huì@①《邺中记》等,皆记寒食断火起于子推被焚事。然而,将介子推故事与寒食联系在一起,大约是后来的事情,是“流俗所传”,寒食的风俗有着更远的源头。正如隋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寒食条注中所辨证的那样,介子推被焚传说本为后出。其事《左传》、《史记》都没有记载,而另一方面,《周书》却早有“司xuǎn@②氏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 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而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从时间的相符可证明禁火为“周之旧制”,[2]是与火信仰相关联的古老节日。
    做为古老的节日之一,与寒食相关有很多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其中最为古老的当属禁火的习俗。《荆楚岁时记》曰: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3]谓之寒食,禁火三日。[4]
    这一风俗,在山西最为流行,元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载了介休县绵上寒食禁火的情况:
    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相传火禁不严,则有风雹之变。社长辈至日,就人家以鸡翎掠灶灰,鸡羽稍焦卷,则罚香纸钱。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庙卜乞小火,吉则燃木炭,取不烟。不吉则死不敢用火。或以食暴日中,或埋食器于羊马粪窖中,其严如此。[5]
    禁火之外,与寒食相关的风俗,影响最大、流传也最久远的,当属扫墓之俗。唐诗中有写寒食扫墓的诗句。如王建《寒食行》、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等等。而柳宗元的《寄许京兆孟容书》亦写出来了当时寒食扫墓盛行的样子:
    近世礼重拜扫,已缺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6]
    此外,据史料记载,唐代寒食节还有许多文体活动。如拔河、蹴鞠、打秋千、斗鸡卵等等。
    如上所述,寒食是具有相当长的流行史与特殊的传说、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禁忌的节日。说它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节日,可以说毫不过份。在大量引进唐文化的日本律令时代、在与中国宋元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的镰仓时代以及南北朝时期,寒食都有影响及日本的可能。但是,不论是历史上记载年中行事的代表性的史料如《江家次第》、《建武年中行事》,还是在今天日本的年中行事中,都找不到寒食节。就是说,寒食没有传到日本。
    那么,寒食为什么没有传到日本?本文意图结合中日两国的史料,就此略做考辩。
        二、唐代的寒食
    正如论者所称,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是唐文化。前述诸如上已、端午、重阳等,都是在唐帝国时期传到日本的。而入宋以后极为盛行的中秋节,并没有在日本得到流行。这足以说明唐帝国时期是中国民俗传播日本的重要时期。[7]那么, 寒食是否也是因为唐时尚未成为重要的节日,才未传到日本的呢?
    考诸典籍,回答是否定的。
    正如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中所论及的那样,寒食之俗本周之旧制。至汉刘向《别录》载有:“寒食蹋蹴”。[8] 可知寒食已有特定活动内容。再后来,后汉末至南北朝,介子推被焚的传说被附会于寒食。这一附会无异对寒食的普遍流行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介子推的家乡——山西地区,其盛行程度已达“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9]的程度。 北方苦寒,数日或一月不火,人何以堪。是以周举有移书之举,曹操有明罚之令。但由此亦可看到,还是在唐朝以前,寒食即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民俗中占有一席相当的地位。
    到了唐代,寒食从民间走向宫廷,地位有显著的提高,成了重要的几个节日之一。唐人非常重视寒食,上自朝廷,下至百姓,禁火之俗,几乎遍及中国,唐诗中有“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家家尽禁烟”(张仁宝)、“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许裳)等诗句,形象地描写了各地寒食节的情况。与禁火相联系的,是流行于唐代的赐火之俗。每年到了寒食结束的日子,朝廷都举行起火仪式。《辇下岁时记》载“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疋,金碗一口。”[10]新火起后,为表示君臣的亲近关系,皇帝还将火赐给近臣。唐烜《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燕子斜。日暮汉宫传蜡烛,清烟散入五侯家。”唐人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亦描述了“万室而寒灰寂灭,三辰而纤霭不生”的寒食后,自皇帝处蒙赐新火“销冷酒之余毒,却罗衣之小寒”时的无究荣耀之感。[11]又宋人《春明退朝录》云:“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惟赐辅臣戚里。”[12]可知赐火之俗,宋时犹存。经过了寒食三日冷食之苦后,朝廷通常举行大的筵会,并赏赐百官。这种承恩宴上,多才多艺的唐人,留下了不少的诗篇。[13]
    寒食在唐代最大的变化是上墓之俗的出现。寒食上墓,大致起源于唐代。先流行于民间,并逐渐得到了朝廷的承认。杜佑《通典》:“开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寝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14]唐代民间寒食上墓之风盛行,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每到寒食之日,家家有出城祭扫,以至于没有祭扫的坟墓,会被认为是无主的荒坟。(唐王建《寒食诗》有:“但看垄头无新土,此中白骨无后人”句)到了盛唐时期,朝廷开始认同这一风俗,并将它编入五礼。此外,还针对这一风俗而定下了专门的假日。《唐六典》卷二记假宁令“寒食通清明四日”,卷六记:“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15]《旧唐书》载宪宗元和元年三月戊辰诏:“常参官寒食拜墓,在畿内,听假日往还。他州府奏取进止”。[16]对自己的祖先,唐帝国皇帝也规定在此日祭陵(《唐书·礼乐志四》)。到了五代时,更有庄宗与皇后亲自参加寒食拜祭的记录。[17]
    问题是,寒食的地位何以在唐朝有如是大的提高?
    我推想这与初唐政治有一定关系。其一、寒食信仰最核心的是起源古老的火信仰,中村乔认为与参星(火星)信仰有关,而参星属晋,是以太原一带寒食古来盛行。[18]李氏唐朝虽然出身于陇西,但按诸史实,其龙兴之地,实在太原。太祖李渊自隋大业十一年往山西河东为黜跋讨捕,十三年为太原留守,遂起兵太原。其二、做为其起兵的契机的晋祠祈雨,[19]实即与介子推有相当关系(太原郡一带子推为风雨之神),其三、其入关前三万骨干部队,皆募于太原地区[20]。而如前所述,古来山西人重视寒食。李唐王朝与太原、与介祠以上诸种因缘,同唐代寒食地位的提高,不能说没有内在联系。
    另一方面,扫墓习惯的形成,对寒食的普遍流行和地位的提高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就普遍意义而言,祭奠先人,因与儒家封建的思想体系相联系,其重要性远在已渐渐淡化的古老的火信仰与介子推的传说之上。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确定极早,殷周文化转换之际有关的基本特征,即已基本确定。到了孔子,更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说教。在宗法一体化的古代封建社会,臣事君以忠,子事父以孝,是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儒家思想的根本。换言之,孝乃是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古代的法令里关于不孝的规定和处罚,可以充分反应出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举佛教初入中国时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为例,佛教反对派排佛的一个最有力的逻辑就是,佛教讲轮回,无父无君,与忠孝思想相左。孝的表现在现实世界是子敬父,推而广之,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则在敬祖。中国古代不论是庶民还是帝王,对于祖先的祭奠都极其重视。正因如此,寒食扫墓之风的形成,对寒食在节日中地位的提高意义重大。以扫墓风俗的形成为标志,寒食由渐渐远离现实的传统节日,变为同时具有新的意义的节日,换个角度说,寒食被纳入了现有的统治意识形态中,从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以至到今天,禁火与换新火的风俗已经不再存在,但清明扫墓与纪念死者的风俗,却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论寒食为日本所知
    我们在考察了唐代的寒食后,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只能是:寒食在唐代已经是重要的节日之一,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寒食在古代是否为日本人所知?
    回答是肯定的。在当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与寒食相关的典籍资料传到日本,以及日本遣派至唐的使者僧侣曾在中国渡过寒食节,这两方面都是有案可循的。
    先谈典籍。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典籍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博士王仁携《论语》、《千字文》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