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男模成上世纪男色启蒙
西方画家笔下的几个世纪…
读易经感悟 21世纪必须…
关于二十世纪以来的民间…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中国人类学世纪回眸
《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国…
深入把握改革开放30年统…
《做新世纪小主人》演讲…
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
最新热门    
 
《世纪之交的文化反思》的思路

时间:2009-8-8 16:48:05  来源:不详
  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学、
道学以及中国化了的佛学为主要思想资源,共同铸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她来自于中华民族
又培育了中华民族。但是,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传统文化离开不
了历史的影响,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有的是决定性的
影响。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也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如梁启超说的,既要
语其长,也要道其短。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传而统之。“传”谓纵向,它是从古至今一
直传下来的,这是其历史性。“统”谓横向,它是现在还在起着作用的,
它和各个时代的“当代”社会血肉相连,这是其现实性。否则传统就没
有生命了。历史是不断变化的,传统文化也随之不断变化,有淘汰、有
吸收、有改造,有发展,是之谓“变则通”也。
    儒学的发展也是多元的。“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孔子死后,儒
分为八,加上子夏、曾子,成了十家。后来的荀子,批评子张、子夏、
子游为“贱儒”,对子思、孟子更是不客气。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但那个儒术,其实已混入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就是汉宣帝所说的“王霸杂之”,那已经是一个政治文化的儒学了。
    以孔子为代表的那一派儒家,是注重“人”的。特别讲究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和做人的道理。但这和从“神”那里解救出“人”来的“人文
主义”不一样,他虽然实质上把“人”看得比“神”重要,但却把“人”
编织在宗法社会的网上,每个人都成为这张“统一”的大网中的一个结
子。每一个结子都有其固有的位置,不得越出,叫做“思不出其位”。
“结子”与“结子”之间,有千丝万缕互相捆绑着,叫你不能动弹,叫
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在这里,作为独立的个人,是
没有的。只有关系中的人。这种关系是宗法社会的关系。讨论儒家,不
管怎样分析,这一点本质属性,恐怕是难于否认的。
    从儒家的这个本质属性来说,这个“传统”,确实是中华民族沉重
的包袱。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处处可以遇到它的幽灵。
    但是,历史确实丰富而复杂,儒家在讲究人际关系和做人的道理的
过程中,都确实提出了许许多多精彩的思想。特别是当西方的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病来以后,儒学的思想和
精神,就更加受到欢迎了。现代新儒学也因此而更加活跃。香港中文大
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刘述先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一
百年前,韦伯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出为何在儒家文化的笼罩之下,无
法产生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的合理的解释。现在的问题完全倒转了过来,
学者想要明白的是,亚洲究竟怎样走上它自己的现代化的道路,无须重
蹈西方的覆辙”。这位教授说,“到目前为止,学者还未能建立儒家文
化与当前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定因果关系,但也很难否认二者之
间有某种关系性”。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些问题呢?除了有区域的差别之外,是不是
还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呢?当西方资本主义受尽“现代化”的苦楚,
要从“现代化的苦难”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
力奋斗。我们当然没有错,也许西方的这些思想家也没有错。这也是需
要反思的。

            五、走向整合的世界

    亨廷顿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局势的变化,想到了文明的冲突。世界
许多知名的学者,反对亨廷顿的理论,认为这种“冲突”不会成为主流。
相反,世界的总趋势,将是文明的互补、世界的整合。科学技术的发展,
确实使地球变得小了,文化的交流,资源的转输,人才的流动使我们有
理由相信,世界的前景是乐观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这种趋势更
加明朗。邓小平提出,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大大
地加强了人们对世界前景的信心。当然,世界整合的必然趋势,并没有
消除在这个过程中间充满着的矛盾和对立,包括某种条件下可能发生的
严重的矛盾和对立。我们怎样来对待和处理这种世界局势呢?我们应该
以什么样的面貌和心态加入这个世界的格局呢?总结两个“世纪之交”
的经验,我们应该克服哪些短处,应该发扬哪些长处,应该改造哪些弊
端,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文化素质呢?这是最需要反思的。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