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黄土文学流派
虚拟的千座高原——游牧…
最新热门    
 
黄土高原考察琐记

时间:2009-8-8 16:50:13  来源:不详
提要 这是一篇考察黄土高原的回忆录。由于一些机缘,得遍历黄土高原各处。在考察过程中,得以确定若干故城关隘的遗址,辩明几条交通大道的通塞,从而论证前哲时彦的讹误不实之处。黄土高原早在远古时期即已辉煌昌盛,其后历久不坠。可是现在却已残破不堪,许多地区沟壑纵横,难有平坦之地。这是长期侵蚀有以致之。积疚既明,或有助于黄土高原的治理。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故城 关隘 侵蚀 沟壑

              一 1972年考察以前的旧事

  我在黄土高原上从事考察工作,是从1972年开始的。在此以前,也曾去到黄土高原上走过一些路程。其中可以略事提及的有两次:一次是1938年前往陕西榆林,一次是1945年前往内蒙古杭锦后旗(当时称为陕坝,为绥远省政府所在地)。这两处在以后的岁月中还曾再次到过,可是前后都有所不同。后来有了长途汽车,来往是方便的。可是在那时,抗日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中,困难重重,有公路而无汽车,乃是常事,长途旅行,只能骑牲口或者坐大车,就另是一种风味。牲口和大车自然不能和汽车相提并论,只能慢腾腾地行走,是着急不得的。其实慢点也有好处,沿途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当时所走的路程也就是和现在相同的大道。两次都是由西安出发,由西安北行,经耀县、黄陵、延安、绥德而至于榆林;由西安西北行,经彬县、泾川、平凉、固原、银川、石咀山、磴口而至于杭锦后旗。
  虽然当时还没有探索黄土高原的设想,但对于黄土高原也能有一点肤浅的了解。可以说有些字是我到陕北才认识的。陕北的人以梁峁并称,这个“峁”字以前我就没有见过,更说不上认识。梁是由原切割后形成的。地形高起而上面平整的为原。原经过侵蚀成为梁,梁再经过侵蚀才成为峁。原本来都相当广大,由于侵蚀,原上出现了宽窄互异的沟。许多沟把原分成许多梁。梁是呈长条并不很宽的地形。梁上再经侵蚀又有了沟。这些沟把梁切割成了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四周都为沟所围绕,仅剩下一个高土堆孤独矗立,因而就成了峁。别的地方少有这样“峁”的地形,也就不用这个峁字。
  就是“崾嶮”两字,也是到陕北之后才认识并领会其作用的。陕北多陡峻的深沟或两相对立而又陡峻的山崖,两侧的坡道又皆笔直而少弯曲,因以崾嶮相称。有一次我等四人共乘一辆吉普车出行。同车的人皆能高谈阔论,了无已时。途中经过一个崾嶮,坡度不仅陡峻,又复相当绵长。陡峻的坡底仅有能容一车通过的小桥,桥下又复深邃,仿佛不易见底。如此陡峻的坡度,车子又不能减速,减速就很难冲上对面的陡坡。这时车上再无高谈阔论,仿佛万籁俱寂,仅闻车轮滑动的声音。过了崾嶮,登上对岸的坡顶,司机回头向大家说:现在可能明白,诸位的性命就在我这手指之间!在以前的年代里,这样的崾嶮经常为争战时所利用,以其有利于防守。
  以前读唐人的诗,有些诗句很难理解。王维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其中的一例。由贺兰山下北行,走到内蒙古,才深切体会到王维诗中状物的工整。在大漠附近,不止一次看到孤烟直上数百十丈之高而没有稍微弯曲散乱的景观;在长河侧畔看落日,显得格外浑圆。王维这首诗是在居延泽近旁作的,其实在大漠附近,长河侧畔都是能欣赏得到这样的景观。如果王维不到大漠附近,可能也写不出这样堪称绝唱的诗句。
  这样难得遭逢的情景,还可以提到黄河冰上的行车。车是马拉的大车,有其独特的风格。这不是横越黄河,而是在黄河中间大溜的冰上向下游行走的。为了防备马在冰上滑倒,马蹄上都钉上带剌的铁掌,行走很快,仿佛像飞的一样。这样连续行走,至少也有百儿八十里的路程。当时大车的车轮上都钉有铁钉,行驶起来在冰上磕碰,声音清脆悦耳。现在交通方便,可能不会再有人能有这样的机会。我所行走的河道,是在石咀山北。听到在冰上行走的清脆声音,固然是难得的,冰上的流沙竟然像流水一样,由冰上向东岸流去,有一种仿佛波涛的声音,也是从来没有想像得到的奇迹。这里黄河西侧为乌兰布和沙漠,当时西北风大起,沙漠被风吹动,由冰上成片成股地流向东岸的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也是有沙漠的,乌兰布和沙漠东流,鄂尔多斯高原积沙当然更多。好在冰封黄河每年只有几个月,不然这里的黄河东西两侧,都成了乌兰布和沙漠了。

              二 关中东部潼关内外的考察

  1972年开始的考察工作,只限于军事地理,还说不上更多的方面。考察的范围不大,是以陕西为主,兼及其邻近的山西、河南、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有关的地区,但道路却走的不少。陕西全省的县,除过东南的白河、洵阳、平利、岚皋、镇巴外,所有的县都去过,有的县甚至去过四五次。还曾经五渡黄河,辗转于吕梁、句注诸山之中,数登陇坻,徘徊于六盘、贺兰诸山之间,更北越阴山山脉,瞻望广漠无垠的瀚海边缘。
  最初考察,由西安东行,经韩城,渡黄河,经侯马,折回潼关,再由潼关东出函谷关,复穿过熊耳、伏牛两山,由武关归来。此行虽然只限于军事地理,也不能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无关。战国时期魏国西长城的变迁就是明显的例证。魏国西长城由华山之下筑起,达到韩城,蜿蜒于韩城之南的东西少梁原上。东西少梁原虽为氵居水所隔断,却都濒于黄河。这里的长城并无尽头,因为随着河岸的崩塌,长城的尽头也就坠入河水之中。看来河岸的崩塌了无已时,以后还是难于避免的。其实,魏国西长城的建筑是至为坚固的。我曾攀登西少梁原上长城的顶端,细数夯土的夯窝。夯窝至为密集,口径不大,却相当深凹。长城侧面所显示的夯层也并非过厚,可见当时用功的艰巨。在以粮为纲的时期,农民为了平整土地,多种粮食,思欲毁掉长城,增益顷亩,花费很多财力,购买大量炸药,埋于长城根旁,炸药爆炸后,长城却巍然未动,毫无残缺破损之处,也应算得上一宗奇迹。
  函谷关和潼关都曾经是有名的关隘。函谷关有旧新两关:旧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新关在今河南新安县城东,是汉武帝时迁徙的。我这次考察的是旧函谷关。旧关已无关城,其地今为王垛村。王垛村濒弘农河西岸,村西一面漫坡,坡上分成若干层梯田。梯田间高差并非过大,因而漫坡也非甚陡,显得平夷无阻。这样的形势,如何能称为雄关?这样的差异,乃是后来人为作用的演变,当年并非如此。以前曾经有人说过:“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天日”。据此可以想见,函谷关不仅道路两旁有森林,整个弘农河畔的漫坡上都应是森林。所谓“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天日”,正是这样的意思。森林如此荫密,只能由谷中道路行进。这正是险要的去处。其实所谓函谷,是东自崤山,西至潼津这条大道的通称。这条大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为天险”。可是现在王垛村所在的漫坡,了无林木,就是西到潼津的大道上也很少树木,既非“空谷幽深”,也难得都是“车不方轨”,因而也就说不上“天险”。这不能说自然形势就没有变化,主要应是人为作用有所促成的。
  潼关城也经过迁徙,而且并非一次,前后地形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以现在的潼关当作最早的潼关。当潼关始建之时,黄河紧逼南岸,潼关就不能不建筑在秦岭山下的高原上。其地西为潼水河谷,东临深沟。潼水河谷侧畔的长坡并不甚陡,河谷亦较宽阔。潼水下游入于黄河,故由潼关西侧登上潼关,路途还较为平夷。潼关东侧之沟直至黄河岸边,沟深坡陡。由河畔上原,只有沟边一条小路,跋涉亦颇不易。潘岳《西征赋》所说的“溯黄巷以济潼”,就是指此而言的。黄巷就是黄巷坂,指的是沿黄河的东西通行的大道。东来的人们到达黄巷坂的西端,还得傍着绝涧上原。所谓绝涧就是这条沟边的小路,是非常陡峻和窄狭的。后来潼关城迁到原下河畔,来往固然方便,防御的效能就未免有所减少了。
  潼关之北,可以称道的还有两座关隘:一为蒲津关,一为龙门关。蒲津关现为大庆关,在今山西永济县,还有遗迹可寻。龙门关则应在韩城市和河津市之间的黄河侧畔龙门山旁。可是在龙门东西山坡同遍寻,皆无所获。关城虽不可得,山下河水湍急,舟渡艰难,却是险要去处。现在公路、铁路有桥可以通过,已成坦途。当我前去考察时,仅有铁索浮桥。桥上铺板,可以行人,偶遇大风,即将所铺之板撤去。我等不能停留,只好踏着铁索过去,下视腾翻巨浪,目为之眩晕,几至不能成行。龙门河谷陡峻,奔流的河水已仿佛近于瀑布。“河山之固”,早在战国初年,就曾经得到魏文侯的称道,现在看来,似乎还没有若何逊色。

 三 陕北和内蒙古一些地方的考察

  由关中东部归来,稍事休息,当年又复继续出行,趋向陕北和内蒙古自治区。这一次行程较长,考察的地方也相当繁多。大致说来有洛川原上的洛川旧城、黄河岸边的吴堡和佳县两座县城、榆林城北的镇北台及其东西两翼的长城、唐代的麟州城和宋代的府州城、红碱淖和洪州城、银州城和永乐城、沙漠中的统万城、多盐湖的盐州,还有旬邑县的石门关,归途中又复在关中西都考察了一些战地和道路。
  这次远行,榆林以南所行的大体仍是三十年前走过的旧路。那时行色匆匆,见闻自是有限。这次可以从容探索。这其间且曾徘徊于富县的长城原中,也曾攀登到延安的嘉岭山上,细审山原的变迁。在以前悠久的年代里,山原都有变迁,而原的变迁特为显著,原上一些县城要邑也不能不为之一再迁徙,尤以洛川县城最为显著。洛川县就在洛川原上。洛川原迄今犹为陕北的大原,其旧城在今县城东北,已近于原边。旧城始建之时,还可以说是缘山,由于附近的沟头伸延,竟然成了临壑,最后不能不另行迁徙。
  陕北一些县城濒于黄河,其间设置都有一番考究,大都是为了能够易于利用地理形势,而以吴堡,佳县最为独特。故途中绕道前往,一探究竟。吴堡县城位于河畔原头,原头高耸,河岸陡峻。道路就在河岸边缘,又复狭窄难行,若是发生战争,确实是易守难攻的要塞。佳县县城夹处于黄河和佳芦河之间。河岸皆形同壁立,一线道路两侧皆临深壑,进入县城也非易事,同样是军事要地。在北宋与西夏对峙时,宋人正是藉着这两座城池巩固河防的。近年吴堡县城下移到黄河岸边的宋家川。黄河上已筑有桥梁,交通便利,与前迥不相同。
  曩日北行,仅至于榆林。榆林于明时为延绥镇城,长城的建筑较其邻近各处为坚固整齐,以镇北台为中枢向东西两翼展筑。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至为雄壮,迄今犹高耸地上,引人瞩目。镇北台下的红山市,系明代为鞑靼所开的马市,作为互市场所,今已成一片荒滩,难于实指。镇北台东西的长城,在榆林境内的段落大率圯毁,仅余若干敌台络绎散布于荒烟蔓草中,仍仿佛一线相连,使人略知当年长城的所在。
  榆林在明时为陕北重镇,其东的神木和府谷两县,早在唐宋时期即已为边防要地。神木于唐时为麟州治所,府谷于宋时为府州治所。只是后来县城皆有所迁徙,并非当年的州治。唐麟州城在今神木县北杨家城。杨家城位于窟野河畔,唐时在这里设置麟州,就是为了控制窟野河谷。窟野河虽非大川,河谷却相当宽广,可以通行众多军马。明代在这里所筑的长城,即筑在麟州城的西城墙上。麟州城外的长城已为许多沟壑所切割,断断续续各自成其段落。麟州城内亦多为沟壑所隔绝,残缺不全,实已成为村落,而且还不是较大的村落。西城墙上雉堞犹存,可以想见当年麟州城的雄壮气派。其时村民正在拆毁城墙,平整土地,若迟到数日,必将一无所见,就难于理解当年在此建立州城的缘由。
  宋时府州治所在今府谷县城北黄河岸旁。府州和麟州不同。麟州的设置是为了控制窟野河谷,府州则为了控制黄河西岸。府州治所高踞原头,固然易于防守,却极为缺水,须由黄河中取水供应,如水源被切断,州城就难于防守。当年筑城为了巩固取水道路,就紧濒黄河,连城下也不留空隙,如果有意要切断城内水源,也是难于由城下通到河边。可见当年筑城确是用尽了心机。
  府州和麟州都有沟壑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