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感恩山东、感恩临沂
车向山东 看齐鲁古韵风…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老舍缘何执教山东齐鲁大…
山东人“闯关东”与乡土…
最新热门    
 
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

时间:2009-8-8 16:50:42  来源:不详
题记D位于垂帷龛楣起始处,破坏了原雕龛楣。题记左上方龛楣纹饰上有补凿的1.2号附龛,高19、宽27厘米。圆拱龛形,内雕二身禅定坐佛。龛下沿打破了龛楣联珠纹。

第五像为善跏趺坐姿,高179厘米。肉髻高圆饰对称的圆轮涡纹,发中刻宝严珠。面轮圆润,眉广眼舒,口鼻处略有残泐。眉间白毫凸起,体形丰圆,右肩袈裟直垂披于体侧,举起的右手已残,原应施无畏印。左肩袈裟转绕右腋而下,左手抚左膝。佛衣下摆随体态覆盖双腿及台座。像体态圆厚丰满,衣薄贴体。佛头后壁刻出较大的桃形项光轮,轮内有三垂纹饰,其内圈饰莲瓣纹,中圈为七身化佛与缠枝忍冬纹,外饰卷曲火焰纹,雕饰颇为华丽。佛座为束腰须弥座。上台具有两层叠涩。下底面刻出宝装莲花。(图七)座下部刻琢出一怪兽头部,其口中吐出两朵带梗莲台以承托倚坐佛之双足。又有莲枝交叉缠出两朵荷叶,伸向台座中部衣摆下。须弥座高53厘米。龛口前沿下刻有一方题记,高22、宽24厘米。其两侧有浅龛刻供养人,右方龛刻六身胡跪男子,左方龛刻三身胡跪捧供物女子。题记E为:

大象主王八元/囗女男囗/男囗囗二/五人囗囗/二十囗月日

此像左方与第六像之间又纵列刻有两条题记F、G。题记F高54、宽12厘米,文仅三字:

弥陀院。(图八)

题记G高134、宽20厘米。有公元703年纪年,文如下:

长安三年囗二月囗囗囗王八元囗囗。

此像上方即始有精美的联珠垂帷纹连续延伸。像上方又做出卷纹尖拱龛楣。尤为特别的是在第五像和第六像之间的龛沿下垂部雕饰一只怪兽,其后肢扶壁,前肢上举,尖耳大眼颇奇特;兽头龛沿距龛底高度为173厘米

第六像为结跏趺坐姿,高177厘米。肉髻高圆发纹仍饰为对称圆轮涡轮。中有宝珠严。面轮圆润。容颜端秀。眉间白毫明显凸起,其眉舒广眼俯视。口微露笑意。颈带蚕节纹。袈裟从右肩披至右臂,抬起的右手已残,原应施无畏印。左肩大衣披转至右腋下,僧祗支内衣微露。右胸贴体的衣纹显出圆满的体姿。流畅圆转的褶纹与斜披的袈裟平行。右侧臂膝及座前一部分已残损。在龛前的地面上有一残石,恰是此像左膝等部分损失的一块。像座为扁方形束腰须弥座。束腰转角处饰有立兽,下底面有刻宝装莲瓣纹。像后的桃形项光华丽,三层纹饰与前像同。(图九)       此像左侧与第七像之间有题记H。高129、宽15厘米。文为:

大唐长安三年清信女比丘尼王八元妹江妃/敬造弥陀像一躯普为法界仓生俱时利苦(图十)

第七像为结跏趺坐姿,高170厘米。肉髻高圆,饰对称圆轮涡纹,发中宝珠严。其面轮长圆,眉弯目俯,颈有蚕节三纹。袈裟从右肩披下,从左肩斜披转而下,僧祗支内衣微露。两手及腿、座前部分已残。佛后壁有华丽的项光。纹饰同于前两像。束腰须弥座的形制同于第六像。下存有莲瓣纹。龛下前沿同第五像,有一方题记和两侧共九身供养人之龛。题记I高13、宽3厘米,仅刻有五字:

大程村王方。

但此处石面略可见残存笔划,有可能题记是磨去原有记铭后刻成,。此像上方垂帷纹尖拱龛皆同前两像,第六像至第七像的龛顶残损了一块。因而不清楚此处龛沿是否原雕有兽头饰样。

第二号龛为方形龛,高68、宽60厘米。其上方打破了垂帷纹的大龛楣。龛中雕一佛二菩萨像。佛像结跏趺坐。肉髻满纹,面方圆,眉目舒垂,穿袒右袈裟,宽肩厚体,右手持指地印,左手上举已残。台座束腰,衣摆分三股悬垂于座前。二菩萨侍立两旁,皆束髻,裸上身着裙, 同垂右手,左手上举,踏带梗莲台。帛带绕于身前。龛沿右方有题记J,高25、宽7厘米。记铭:

大象主囗妃供养夫栾囗/供养囗囗囗合家供养。

此龛右侧下方有胡跪供养小像。左侧下方仅有线刻痕,似与上面菩萨莲台有关。

第三号龛为尖拱龛,高138、宽49厘米。龛内造像已残失,仅留有依稀之立像痕迹。龛沿右侧有题记K,高23、宽4厘米。铭为:

大程村王方囗囗张氏

第四号为横方形双层龛,共高39、宽60厘米。上龛雕五身小坐佛,下龛雕四身小坐佛。

第五号龛形不明显,龛中仅一身风格不同、造型较粗劣的立像。似穿袒右大衣,腰束带。

第六号龛为略呈尖拱顶,上部的联珠垂帷纹和尖拱卷纹龛形与第一大西龛侧一致。但已有部分为第七号龛龛楣所打破残损。佛为结跏趺坐姿,右足露出。通莲座高174厘米。佛肉髻漫圆饰有螺发,发中有宝珠严。面轮圆丰。眉展目垂,额心有凸起白毫。偏衫覆右肩,右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