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如此回应“特权考生事件…
五行现实应用
金融危机形势下弘扬儒家…
论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现…
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
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
写境•造境 现实&…
“回归历史”与“面对现…
苏拭的现实主义词风研讨
最新热门    
 
回应现实的挑战面向理论的创新——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建设理论研讨会述评

时间:2009-8-8 16:51:19  来源:不详
的全面发展的研究和认识,就成了我们打开文学艺术殿堂的大门、探索文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文艺科学的入口处。四川大学教授冯宪光认为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中,可以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人类学模式上,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思路。他认为,与政治模式、意识形态模式和经济学模式相比,人类学模式的文艺学理论视野更为开阔,在学理上超越一般功利目的、特别是超越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功利目的,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特征。此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忠厚以"人的发展论和当代文艺思潮"为题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潘天强向大会提交了论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卢铁澎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人的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历史形式》。这些论文或从马恩原典出发,或以文学思潮史为对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 
       2、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人论和文论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成复旺把中国传统文化看作是一种生命论的文化。这种生命论文化把天(宇宙)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生命大家庭;把人理解为与自然相统一的生命主体;把文理解为物我一体的生命意象。这种生命论的文化无疑属于前现代文化,但是对于矫正现代文性的弊病、在新的形势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却具有重大的意义。怀特海指出,"除非我们把物质自然和生命融为一体,否则二者都是不可理解的。"作为典范性的后现代科学的生态学就把宇宙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或曰生命圈。而后现代的基督教也考虑用宇宙大生命这个"神圣实在"代替作为人格神的上帝。总之,就是走向生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从过去投来一束照向未来的光芒。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惠敏在题为"孔子的仁学:一个后现代性的阅读"的发言中指出,如果我们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来理解,那么它所处理的问题及其思维方式则是亘古就有的。他不想把孔子说成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但认为孔子也曾处理过那些被后现代主义所放大了的主题,如主体性、他异性,也就是说,孔子曾经"后现代性"地思维过。与当代新儒家牟宗三对孔子的"仁"的解释完全不同,他尝试从一个后现代的视角重新阅读之。他承认在中国哲学史上"仁"有一个被本体化的历史,但在作为中国思想原典的《论语》那里,"仁"是一个实践性的、过程性的和无限开放的哲学范畴。它体现为一个不懈的德性追求,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  "仁"的运动性或过程性意味着"仁"不是一个本体性的目标,它是一个无终点的过程,无确定目的地的力。"仁"是儒学中主体建构的核心内容,也是未来中华人格建构的重要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袁济喜对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文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说,传统美育作为一种美学观念与教育文化范畴,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中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人格境界的不懈追求。当前,中国人对物欲的极度追逐,迷失自我,同"文革"中的政治迷信一样,都是在外物的蛊惑下失去自我,是人性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人格的建设与精神的升华,就成为中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而传统美育在这种人格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与任务。
       德里达断言中国文明处于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国内外学者对德里达这一判断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周荣胜分析了德里达这一观点的自相矛盾之处及其对中国文明的乌托邦幻想,认为中国传统文明依然处于追求始源、始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中,并在古典文论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詹杭伦在会上作了题为"人的修养与赋的品格"的发言,冷成金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诸葛忆兵提交了论文《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王燕提交了论文《传统与社会转型中作家的职业选择》。这些发言和论文都从某一个方面都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代人论与文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