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回归企业家精神本位
弯腰精神 台湾1万3千人…
用色彩让员工员工精神焕…
公司风水与企业领导人的…
公司风水与企业领导人的…
公司风水与企业领导人的…
公司风水与企业领导人的…
中秋节,在物质的发展和…
王宏刚:妈祖-中国海洋…
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
最新热门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归——浅谈新时期文学的“人学性”

时间:2009-9-7 10:53:41  来源:不详
,那么“反思文学”则更具有深沉思考的理性穿透:或在生活禁区方面勇于大胆突破,或在社会主题方面深入开掘,由对因历史造成的伤痕的揭露,转入对社会主义命运的关注和人物心灵的开掘。塑造复杂的人物性格则成为反思文学自觉的艺术追求,为民请命的“犯人”李铜钟,年年造屋年年落空的农民李顺大,“漏斗户”陈奂生等人物形象身上,凝聚着痛楚的历史曲折和辛酸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讲,“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延续。
  二
  从文化寻根开始,一些寻根作家以及一些在寻根思潮影响下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由文化走向了生命,走向了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命形态,生命本体的关照。李庆西认为,“寻根派”作家,“首先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事物,他们喜欢拉扯柴米油盐、描写婚丧嫁娶;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描述中,他们有意使自己的审美态度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态度相协调。”而这种导向“回到事物本身”的选择,不是对命运做出的简单的逻辑概括,“‘寻根派’作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日常生活的价值关系,也正是因为他们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中发现了命运的虚拟性。如果要真实地表现人格的自由,可行的办法就是穿透由政治、经济、伦理、法律等构成的文化堆积,回到生活的本来状态中去。”[5]所以,文学的根只能在“生命”之中,“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对人自身的关怀。


  在“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中,作家刘恒的作品集中表现了人的生存经验的某些基本方面——本能性的欲望,主要是“食”和“性”的欲望,他试图通过还原人的生存经验的最基本的因素来呈现他对人性的本质的理解。《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粮食》一起被称为姊妹篇,《狗日的粮食》偏于写“食”,而《伏羲伏羲》偏于写“性”。《狗日的粮食》以极为生动的笔触突出地描述了人在“食欲”的驱使下的生存活动。小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处于窘困生存状态中的人们所经受的生存的磨难和挣扎。刘恒经常将人物放置到某种极端的状态——极端的饥饿和性压抑中,拷问出人性的本质。《伏羲伏羲》更怵目惊心地呈示了发生在杨家的生命悲剧——性爱悲剧。作家通过“性”这个窗口,以沉郁凝重的笔调,深刻的道德文化批判意识,揭示了人在生命本能层面上的悲剧性的生存际遇。
  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人们对物质生活、世俗人生的前所未有的追求,逐渐淡化文学创作的精品意识,忽略对于具有崇高意味的精英人物与环境的描写,而突出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这似乎成为作家别无选择的选择。“新体验小说”、“新市民小说”、“新生代小说”等在“新”字号旗帜下的文学作品,在对当代社会中欲望追逐的描写中,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种种心理心态。特别是“新生代小说”关注世俗生活的本色叙事,将现代人的生存的无奈与孤独、恐惧与绝望暴露无遗。
  三
  新时期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极特殊的时代,它是经历或参与者们只能重温而无法重临的一段旧梦。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所走过的精神历程时,就会发现,不论是八十年代前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对人的生命精神的召唤,“寻根文学”对人性解放的呐喊,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对人的生命本能的表现,以及“新写实”小说对人的生存本相的展示,从精神到本能,文学始终没有离开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相对于它之前的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文学”。
  但同时,我们也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