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情教思想与对佛教的态度——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说起 |
 |
时间:2009-11-11 12:32:00 来源:不详
|
|
|
流的主流意识是经过不断整合后形成的以儒家思想文化占绝对优势和统治地位,同时配合以释道的有限度的多元的思想文化环境[5]。很自然,它必然对“三言”的思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冯梦龙的情教思想是把“情”看作世间一切生命的本源,情教的实质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以情度世”就是通过“情”超越生命的局限性。也正是在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基点上,儒释道三教与情教思想是统一的。因此在“三言”中不仅有对正统儒家思想的竭力维护,还有对释道思想的崇尚膜拜。“情”并未突破封建伦理的“天理”地位,未能成为封建礼法的“情教经典”,而依然屈从于“天理”。在晚明强大的主流社会意识态势下,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现实与传统的漩涡里奋力挣扎和抗争的冯梦龙。无论作品对佛教的膜拜,还是对情教的否定,都与其情教思想相背离。他想用情教来帮助人们超越世俗生活和感情的痛苦,并以情为基础构建完美的社会道德体系是无法实现的。这样,“三言”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情教作品。这正好反映了我国晚明思想理性的正反合的矛盾运动。这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橘君.冯梦龙诗文(初编) [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10:84· [2]周柳燕.情本论和情教观在“三言”里的融合与失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114-116· [3]陆树仑.冯梦龙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9:86· [4]陈兵.新编佛教辞典[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11:30· [5]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269上一页 [1] [2] [3]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