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煤矿干部教育整顿个人总…
县教育局2009年工作总结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总…
教育部基金补助学校推动…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
教育局科学发展观活动征…
教育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简述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
礼仪教育演讲稿范文
中学下半年教育教学工作…
最新热门    
 
再论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时间:2009-11-28 11:30:19  来源:不详
歌,然后又教他们唱了“我跟妈妈学纺纱”。进程和内容是围绕这本教材进行的,曲调和歌词内容有些改变,这是在地方课程的实施和乡土教材的利用方面值得肯定的一面。学校侗歌教学虽然是集体教学但是没有涉及到侗歌的精华侗族大歌。学校侗歌教学依照现代学校的班级组织形式进行的侗歌的教学能否实现对侗歌的有效传承,值得我们深思。
  
  三、小黄学校侗族大歌的传承者
  
  目前小黄小学的侗歌老师有两名,都是女性分别是潘培和潘锦莲老师。潘培,中共党员,1983年出生。90年代潘培作为小歌手就到过北京,巴黎等地演出。由于演出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后来县里的领导就允许她们不用参加考试都可以进县城的初高中读书,可是由于基础不扎实,她们进入县城以后跟不上课程。于是她只在高中读了一年就由于跟不上课退学了。后来又读了凯里的一所旅游性质的中专院校,考取了凯里地区的导游证。现为小黄小学的代课老师,教龄不到半年,所带课程分别为侗歌和四年级的数学。她来代课的原因是学校原来的歌师出去打工了,她就应学校的邀请来教侗歌。潘锦莲,1979年出生,初中毕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小黄侗寨惟一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女孩。2003年始任代课老师。除代侗歌课以外还兼有二年级的数学。

  四、学校侗歌教学的忧虑
  
  李书磊在对丰宁小学与其所处乡村的教育循环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际调查之后指出,“农民新生产的对农业科技的徽弱需求,国家与政府对农业科技的主动推广,靠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是不可能有什么回应与帮助的。”由此可见,在现代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滋生的民间需要,未必是国家和政府或政策能够予以满足的。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来实现这种民间的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现今侗族大歌引进学校,符合现今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精神。在“集成、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这一名曲的目的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中国民间音乐历来都是以“口传心授”为传出方式,但是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未尝不是一歌好的新方法,特别是从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在受到极大的破坏,民间隐喻处于濒临危机的状况下,学校教育的传承方式就更现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任胜洪.侗族歌班的社会人类学分析[A].多元对话,和谐教育构建[C] .2007,10.
  [3]张勇.侗族大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3.
  [4]巴战龙.简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腾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7]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8]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