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互联网版权自律宣言发布…
七旬老人为绣花鞋申请国…
南京发现千处民国建筑 …
国家文物局官员高度评价…
国家大剧院举办“三国”…
国研中心专家:“曹操墓…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
“光头大师”艾森巴赫首…
简述传统中国的国家特性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任…
最新热门    
 
开拓国家形象、文化创新研究的新领域

时间:2010-1-21 11:24:41  来源:不详
外,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中文化形式和元素的全球性,恰如中国食品和李小龙的魅力势不可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被许多研究者看作是这种理念传播的成功尝试。在核心文化价值的建构之外,几乎所有研究者都相信中国文化的普世魅力,相信其传播的必要性。孔子学院的建设,日渐频繁的对外演出,留学生的互派,各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均被视为传播中国文化吸引力的手段或方式。
   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要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全球战略长远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中国的迅速崛起让西方价值观占支配地位多年的国际社会受到震撼、感到不安,尤其是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还存在大量的疑惑和误解。中国就像一个巨人,一夜之间就站在世界面前,大家还看不清这个巨人的真实面貌,摸不透他的性格,怎么能不感到惶恐不安呢?这个面貌就是国家形象,这个性格就是文化软实力。中国自身对当代国际社会的认识和把握有待深入,在运用国际通用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意图和魅力,吸引和说服国际社会这一方面还很欠缺。
  笔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西方社会是怎样看待中国近年来软实力的发展的?
  刘康: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年五月发表的《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在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软实力”报告》,对中国近年来软实力的增长趋势做出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美国的具体细致的应对策略。《报告》认为,中国软实力的比较优势一是不附加条件实施外援与贸易,二是软实力主要依赖国家力量。但《报告》强调中国软实力的局限在于缺少深度,易引发文化方面的误解和不满。中国以政府单一主导的软实力难以跟美国多元、多种渠道、文化、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广泛渗透相比。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公共事件,不仅凸显了我们的传播体制中危机公关机制、协调机制的不完善,难以迅速、透明、公开地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也显现了历史、国际关系、国际传播等方面更为深远复杂的问题。

  目前欧盟各国、正在复兴和崛起的“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俄国、印度和巴西,以及亚太、拉美、非洲等地区和国家都在为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洗牌和重建提出各自的方案,确保各自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各国与地区对文化、价值等文化软实力战略予以高度重视。各国(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近年来的发展均高度关注,认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对于世界秩序架构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底蕴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约舒亚·库兰奇克(Joshua Kurlantzick)2008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改变世界》,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中国通过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国际影响力正在取代前苏联,成为美国的首要竞争者。美国人未雨绸缪,在软实力方面把中国看作一个主要对手,所以我们自己也需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我们的团队也请库兰奇克以及美国参院外交委员会学术班子的重要成员参加,其目的是做到真正的知彼知己。 笔者:您认为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是什么?您长期在美国生活,对于西方世界有比较深的认识,您认为在西方社会眼中,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怎么样的?
  刘康:首先讲一下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关系。我认为软实力的任务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当前全球局势骤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正在难以挽回地衰落,世界多极化的局面日益凸现,全球都在瞩目中国这个发展最迅速的大国,期待中国在世界秩序大洗牌过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在当前这个全球格局下,全球视角、全球战略、全球布局,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核心。把握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战略关系,以多种方式、多重渠道来塑造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