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一本小说两样解读下的中…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
颜色在中西文化中象征意…
中西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
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美育的中西美学比较
论当前中西跨文化交流的…
从中英姓名窥探中西方文…
初探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
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
最新热门    
 
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

时间:2010-1-30 11:20:03  来源:不详
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说卦传》)
  此外训诂方式中的“互训”亦可以看成词语层面的互文,只不过“互训”并没有语言层面的互换、补足等程序。“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解词方式,如:讽,诵也。诵,讽也(《说文》)。适、之、嫁、徂、逝,往也(《尔雅》)。
  还有,周易中的“互体”也可以看成符号图形层面的互文。“互体”指称“一卦的六爻中,除内卦与外卦这样两个经卦外,另有二爻、三爻、四爻这样三个爻组成一个新的经卦,再由三爻、四爻与五爻组成一个新的经卦,这种内外两卦交互组成一新卦象。
  近代,随着西方修辞学的引入,训诂学意义上的“互文”又进一步被理解为一个辞格,变成写作中的一种技巧,它要求两个语言结构间结构形式上有对称性,意义内容上有互补性。(《大学修辞》280页)。因此,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互文可以使文句简练对称,使音节铿锵和谐,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互文从句子结构上有短语互文、当句互文、对句互文、鼎句互文、多句互文;从语义补充上,互文有:“A等于B,B等于A”“A句等于A+B,B句也等于A+B”“A不等于A却应解作B,B不等于B却应解作A”“A等于A+B,B句却只等于B”“A等于A+与B相关者,B等于B+与A相关者”“A等于A+对B的否定,B等于B+对A的否定”(胡范铸,1993)。
  短语互文,如:奇山异水;当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辞》);鼎足互文,如:“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多句互文,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读诗书……(《孔雀东南飞》)
  A等于B,B等于A,也叫“互文等训”,如: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这里“为”和“与”构成等训。 

  A句等于A+B,B句也等于A+B,即所谓“分省互补式”,特点在于前后两部分各举一边,在意义上互相补充。如: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苟子·王霸》),补充后意义就是:国危则无乐君乐民,国安则无忧君忧民。
  A不等于A却应解作B,B不等于B却应解作A,也叫“错综互文”,如:泉香而酒冽。互文后应该是“泉冽而酒香”。
  A等于A+B,B句却只等于B,如:烟笼寒水月笼纱。互文后变为:烟笼寒水月笼寒水和纱。
  A等于A+与B相关者,B等于B+与A相关者,如: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互文后变成:不闻夏殷周衰,中自诛妹(喜)褒(姒)妲(己)。
  A等于A+对B的否定,B等于B+对A的否定,即所谓“相反见义式”,这类互文不能从上下文中找出现成的互文词直接拼合互补,而是前后两部分相对的两个词语弦外有音,应当各自补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方才文义相足。例如: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补足后就是:君子约言,小人多言;君子后言,小人先言。

  三、中西互文概念的整合
  
  从上可知,西方学术传统中的互文只关注篇章层面的互文,互文手法形式单一,而没有注意词语结构的种种变化,比如“错综互文”西方就没有发现。另外西方互文理论和互文手法之间本来就有矛盾,因为根据西方互文理论,每个文本都是互文的产物,互文是文本的常态,而互文手法这种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否定了互文的常态性,因为只有非常态的,才可以作为与众不同的手法提出。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互文观也有缺陷,它只关注了词语层面,没有关注具有同样丰富互文现象的篇章,没有发现篇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