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一本小说两样解读下的中…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
颜色在中西文化中象征意…
中西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
中西面子观的差异
美育的中西美学比较
论当前中西跨文化交流的…
从中英姓名窥探中西方文…
初探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
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
最新热门    
 
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

时间:2010-1-30 11:20:03  来源:不详
与篇章之间“粘贴”和“引用”的互文内涵。那么这两种互文理念之间有没有打通的可能?
  西方互文性(inteHextuality)理论是当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中国并没有完整、系统、独立的互文理论,“互文”只是作为训诂学的某个术语,修辞学的一个辞格存在的,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互文”思想。如果我们站在中国尊重现象、不耻支离的学术传统上来反思“互文”,就会发现散见于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互文”注释同样蕴涵了文本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不同语言结构之间的对话互释关系,作者对文本的著作和编码问题,读者对文本的阅读阐释、解码认知问题,经学家分别和文本、作者、读者对话所起的主体作用,以及在读者和作者对话过程中所起的媒介作用。
  中西方“互文”术语根源和符号本身本来不同,只是由于都蕴涵了文本互释的思想,西方术语“intertext”被中国学者在翻译过程中,凿通语言壁垒时,同中国本土术语“互文”变相整合成同一个术语——“互文”。西方“互文”术语来自于1960年文学批评家们旨在把文本从它过去从属的领域中分离出来,独立进行直观审视的理论背景,所以其关注的层面更加宏观,往往注意文本本身存在的创新性和合理性,作者的创作源泉和手法,读者的阅读方式和心理。中国“互文”来自于训诂学家对传统经学注释的实用主义传统,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文学或文本存在的合理性,也不是为了把文本同其他领域分离开来,而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看懂古人经典,领会古人的深意,做到举一而反三,闻一而见二。作为训诂学的一个术语,“互文”最终目的还是为训诂服务,而训诂本身就是“训,说教也”“诂,训故言也”——也就是解释古代语言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何中国“互文”专注于语言层面的字、词、短语、句子之间的互释,而很少关注文本篇章之间的互释,对作者和读者这个层面思考也不够深入。
  虽然中西方互文根源,方法,目的,对象范围都有所不同,但这都是在翻译家变相整合两个不同语言符号为一个中文符号之后谈的,其实如果抛弃“互文”这个符号的能指层面,单就“互文”所指蕴涵的概念,中国书本中早就孕育了现代西方“互文”概念所涉及的一些对象,比如清人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的注释体例中“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蒙上文而省例”“探下文而省例”“举此而见彼例”,近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比喻”“引用”“双关”“讽喻”“别解”“避讳”“仿拟”“析字”“藏词”“飞白”“镶嵌”“省略”“错综”等,这些术语都在某些层面反映了西方“互文”理论所谈论和探讨的现象。当然西方“互文”理论所涉及的很多方面亦是中国书本中的盲视区域,比如对文本篇章界限的探讨、文本创新性的探讨等等。同时,当站在西方“互文”理论家的角度来看,如果克氏和巴特了解到中国早就有“互文”的思想,发现中国训诂学中竟然还存在着他们一直没有注意的盲区,一定不会没有话说。
  比较中西概念通常有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把中西方概念平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第二种找出中西方概念之间的传承关系,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受了影响。第三种就是在更高的层面把中西方概念整合起来。
  研究“互文”两个源头,我们看到中国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