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石钟山:军事文学作家向…
天津三河岛炮台遗址:曾…
海南三亚海上军事博物馆…
弘扬以《孙子兵法》为代…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
武乡发现后赵皇帝“石勒…
湖南宁乡山洞发现1031军…
美伊军事冲突何时发生
《三国演义》中陆逊的军…
论军事研究中的文化分析
最新热门    
 
军事熟语的文化特征

时间:2010-4-9 11:17:03  来源:不详
邦宁”源自《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定。“以战止战”语出《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些熟语都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理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中,就变成了禁暴诛乱、维护和平的工具。但在治世的环境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一种厌战的心态。军事熟语中以厌战为主题的有:兵凶战危、兵连祸结、止戈为武、洗兵不用、化干戈为玉帛、大兵过篱笆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一年大仗,十年穷、国破民遭殃,国强民安宁、兵过如火烧,百姓活不了等“化干戈为玉帛”源自《左传·鲁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指苍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国的国君不是友好相见,而因此引起战争。“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玉帛”指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用玉帛作为互赠的礼物,故引申为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中国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味地苟安于和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危亡时,中华民族往往体现出惊人的凝聚力,满怀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豪情。这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在军事熟语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众心成城、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不和于国不可出军、不和于军不可出阵、不和于阵不可进战、不和于战不可决胜、人心齐泰山移等。语言的真谛使我们相信:团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也是一支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司马法·严位》提出:“三军一人,胜。”《左传》也明确指出:“师克在和,不在众。”《管子·形式第二》中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指上下级不和睦,表面上虽然安定,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吴子·图国》中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意为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兴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能摆兵布阵;临敌行动不一致,不可以同敌作战;战斗部署不协调,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强调了团结对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军事熟语在其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内容详实,系统完备,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华兵书宝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338.58.367.
  [2]中华传统文化大观[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3]常万全.中国古代培育军队战斗精神的方略及其启示[J].中国军事科学,2006,(1). 
  (4)马俊英.孙子兵法(M3.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64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