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法制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
公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
论析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
学术批评,净化教育环境…
方言:教育者要有批评的…
教育部发布调查报告:网…
教育学院团委宣传部工作…
国学课程列入沈阳教育规…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问…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
最新热门    
 
论析教育:文化批判何以可能

时间:2010-11-28 12:03:33  来源:不详
作用。哲学“保有人类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之外进行反思的权利”,在不断地对人、人性和人的美好生活进行追间的过程中,“使得人类保持着超越盲目和偏见的能力,从而免于彻底的思想病态和由此带来的无可救药的灾难”。哲学是文化进行自省的神经中枢,它始终对偏离人性的文化活动保持批判态度。教育哲学内化了哲学的本质精神,对教育中人的生存状态、人的价值的实现等保持高度的清醒,它澄清教育的本质,提高教育的品味,使教育活动围绕其终极目标而展开。因此,要实现教育对文化的批判,教育哲学的价值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三)实现教育活动方式的转变
    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能培养具有文化批判能力的自我解放的主体,它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对话式的教育。灌输式教育只会培养出受文化奴役、缺乏批判意识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说的:“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灌输式教育消除了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完全忠实于自己所接受的文化。因此,灌输式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的文化活动,教师的这种教育活动阻碍了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和解放,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压迫行为,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因此,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解放和完善,就必须转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在引导式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的平等,为他们实现双向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双方在对话和交流的教育情境中理性地建构各自对世界的文化观念,使双方都能作为世界改造者的角色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中来。因此,引导式的教育既解放了受教育者,同时也解放了教育者,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