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试析1890年前后《申报》反迷信活动与中国传统新闻观念的近现代转型 |
 |
时间:2010-11-28 12:03:35 来源:不详
|
|
|
报刊在新闻真实上落伍许多。例如:万国公报今的主编林乐知说:“公报为何而作哉,选西国之新闻,登中原之事实,不假修饰,务在率真,奚事铺张,惟求夏实。”《万国公报》新闻栏目中采编的国内外新闻基本符合新闻真实的要求,绝少狐媚鬼气之选。造成这种对比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秀才主笔和读者对新闻纸的最初认识有偏颇。既然“新闻”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且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那么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新异之事(新闻)登上新闻纸在常识上应该没有捍格;况且在强调“新近发生”上,外来的新闻观念与传统的“新闻”概念是一致的。因而,当《申报》因刊登狐鬼气的新闻遭到英文报刊的嘲讽时,报馆为自己辩护云:
采集人言,搜集众说,遇有奇迹异谈,但便事有可取,为之登录,如古之《夷坚志》、《太平广记》所载者灯读之,举为谈助。 总之,《搜神记》、《虞初新志》、《夷坚志》、《太平广记》等笔记小说在近代第一批秀才主笔们看来应是报刊内容及文体之范本。笔记小说体也是秀才主笔们最擅长的文体之一,如王韬有<淞滨琐话》、《后聊斋志异》、(淞隐漫录》、《瓷墉余谈》、《赢儒杂志》等洋洋大观的笔记小说之作,而且传奇志怪之作当成新闻稿件,与当时国人对新闻纸的认识也是一致的。1883年,一位读者赞美(申报)云: 厘楼海市谈非幻,牛鬼蛇神载不妨。别有宦途千百变,尽他纸上梦黄梁。 有意思的是,这位读者显然是用传统“新闻”一词的含义理解并赞扬荀申报》刊载牛鬼蛇神一类作品。换言之,笔记小说体的“新闻”是符合当时读者对新闻纸所刊内容的期待的。可见,早期(申报》新闻观念与现代新闻真实如实地描述、解释现实生活真相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1889年至1892年《申报》的反迷信活动 《申报》传奇志怪式的新闻采编方式持续了17年,到了1889年1月8号刊登了一则(幻梦奇征》,1月19日还登载了一则《志怪》,但是接下来,《申报》对狐鬼神异等迷信信仰采取批判的态度,并用科学知识启蒙民众不可相信鬼神之谈,其发勒之标志是1889年6月28日刊发的论说《论怪》一文。该文认为人心中有怪贝i1怪生、心中无怪贝il魅去,其结论曰: 是故男女老幼,妍丑肥瘦之倏忽变幻者,皆人心自为之颠倒耳,仆何尝容心于其间哉,怪之为说如此可破,从来狐魅鬼祟之陋习,凡齐谐志怪之书,干宝搜神之记,悉一扫而空之。《左传》云:妖由人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其斯之谓驮,由此推之,天下可惊可骇之事,实出于至平至常之理。 该文认为应该与狐鬼等迷信采取决绝的态度,对搜神志怪之作予以摒弃。从1889年6月至1892年12月《申报》论 说栏刊登26篇涉及解析常理和反对迷信的论说,反迷信声调高涨(详见文后附表)。这些论说的观点可用《神仙说下》的一句话概括为相信科学格致之理,“一切荒渺虚诞之说,诚哉其不足信也已。当然,曾经为报馆所钟爱不已的传神志怪之作也遭到质疑“其他搜神志怪之书,又乌足深信而不疑也哉,要知道,《搜神记》等传奇志怪之书曾被申报馆视为报刊内容采编之圭桌,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申报馆对怪异迷信的批判态度,也使其新闻栏目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神妖狐鬼为内容的社会新闻从版面上显著减少,即便是涉及传异志怪类的新闻报道,往往也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试图澄清、消除其负面影响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