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浅析也谈编辑的劳动性质与劳动价值 |
 |
时间:2010-12-15 12:15:59 来源:不详
|
|
|
这就是说,编辑人员的主体人格是精神产品生产劳动者。如果从编辑人员的劳动产品—编辑作品加以分析,编辑劳动的主要内容是适合进人传播系统的传媒稿本的劳动创造,这一点与著作人(作者)的劳动形式基本相同。从文化传播的社会基础分析,传播是满足社会成员之间思想交流的产物,而为实现理想的传播目的,传播者需要对自己的思想内容付诸一定形式,因为人类早期物质条件限制,传媒只是单一的载体形式。随着文化传播社会需求的扩大,传媒载体的优化发展,复制成为社会生产而商品化,编辑行动才得以逐渐独立出现。古代著作家实施著作行为,也总是以传播需要的各种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活动。而以他人作品为劳动对象的编辑劳动者,在审视社会文化需求,选择作品原稿进行整理加工的创造性劳动中,也都脱离不了著作活动的规律。他们所做的全部努力,除充分考虑载体必需的形式之外,就在于完善著作稿的内容和形式。这是现代编辑劳动的基本原则,他们的这种劳动价值也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编辑劳动价值的中介性,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方式是简单机械地传递式的,把球从作者手接过来传给读者,编辑是文化创造的参与者,编辑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到这些,自然对编辑劳动性质和劳动价值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对从事这种劳动的人员给以关注和尊重,这也是笔者谈论此话题的一点初衷上一页 [1] [2] [3] [4] [5]
|
|
|
|